- +1
看電影讀原著|這是最年輕的父母和最衰老的孩子之間的故事

由宋慧喬、姜棟元主演的韓國電影《撲通撲通我的人生》正在國內上映,這部“催淚系”電影講述了患有早衰癥的兒子和看上去比兒子還年輕的父母之間的故事。事實上,這部電影是根據韓國作家金愛爛的小說《我的忐忑人生》改編而成的,小說中文版已經由99讀書人出版。
除了《我的忐忑人生》,日劇《面包和湯和貓咪好天氣》、電影《編舟記》和呂克·貝松作品《別惹我》的原著小說也會在近期由99讀書人出版。 《我的忐忑人生》是金愛爛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了“最年輕的父母和最衰老的孩子之間的故事”。敘述者“我”是父母在十七歲時就生下的孩子,如今也到了十七歲,卻不幸患上了早衰癥,擁有八十歲的衰老臉龐。
全書主線是兩個故事。一是講述現實中發生的故事,也就是“我”在生命最后一年里發生的事情。因為醫療費,“我”參加了電視臺的捐款節目,與看過節目的同齡人通過郵件往來,成為了朋友,在一段時間內激情澎湃,后來卻得知那是個虛假人物……在此期間,“我”寫了一部小說,描述了父母相愛的浪漫過程,追問了“我”為什么會被生下來,以及這短暫的十七年生命對父母、對“我”而言意味著什么,作為獻給父母的最后的禮物,而這部小說就構成了第二個故事。
電影據說很催淚,小說開頭部分的“引子”其實已經足夠感人,還把整個故事和情感基調全盤托出。借這個“引子”,來感受下故事的基調吧。

引子
爸爸和媽媽十七歲那年生下了我。
今年我也十七歲了。
我能活到十八歲還是十九歲不得而知。
那不是我們決定的事。
我們能確定的就是時間不多了。
孩子們呼啦啦長大。
我也在呼啦啦老去。
別人的一個小時是我的一天,
別人的一個月就是我的一年。
現在,我比爸爸還要衰老了。
爸爸從我臉上看到自己八十歲的面容。
我從爸爸臉上看到自己三十四歲的臉。
未來沒來,卻與不曾經歷的過往對視,
并且相互問訊:
十七歲的年紀適合做父母嗎?
三十四歲的年紀適合失去孩子嗎?
爸爸問:
如果重新來過,你想當什么?
我大聲回答:
爸爸,我想當爸爸。
爸爸問:
更好的還有那么多,為什么當我?
我羞澀地小聲回答:
爸爸,我要當爸爸,重新生下我,
因為我想知道爸爸的心。
爸爸哭了。
這是最年輕的父母和最衰老的孩子之間的故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