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建筑遺產在社區|漫步和分享招募:南廠北居的楊浦濱江
上世紀初,在上海楊浦濱江眾多的工廠背后,還有英式聯排住宅、日式花園住宅、給白俄居住的羅宋公房,以及里弄建筑。這些居住區里很多都是帶花園的住宅,或留出了大片的公共綠地、足球場和網球場,城市空間豐富,尺度宜人,景色優美。雖是工業區,也能明顯受到當時“花園城市”思想的影響。這樣的景觀和人們慣常對大楊浦灰色的、污染的工業地帶的城市想象完全不同,這里儼然曾經是一個國際性的城市空間,是工業文明對現代城市的影響在上海的具體體現。而100年前來到這里工作、定居下來的“新上海人”,也在這個空間完成了從農民向市民轉變的歷史過程。無論對上海還是對上海人,大楊浦都是重要的歷史空間,我們需要更完整地保護,留給下一代,告訴他們一個完整的楊浦故事。
2013年,為了保護當時瀕臨拆毀的聶家花園(遼陽路51弄),還在同濟大學讀書的張海雋和曹琳找到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呼吁搶救。之后,在阮儀三老師的積極呼吁下,當時的楊浦區政府當即宣布聶家花園列入保護(列入第五批歷史保護建筑,),而使得這個見證了上海民族資本發展的重要家族的老宅得以保存下來。
這件事以后,張海雋和曹琳聯合其他志愿者伙伴開始對楊浦區的歷史建筑,特別是那些沒有保護身份的歷史建筑開始進行自發的調查,在2016年出版了楊浦歷史地圖民間版(第一輯);之后,這個地圖小組的成員紛紛畢業工作,業余時間越來越少,一直計劃的第二輯地圖就這樣耽擱了下來。

志愿者小組自發制作的《楊浦歷史建筑民間版》內頁地圖及封面
但是,時代的發展和城市更新的腳步從來沒有減慢,2020年開始的上海舊改三年行動,席卷了整個中心城區,地圖上的很多建筑也沒能幸免,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地圖小組認為有必要快速集結起來,一起來分享、聆聽、思考,關于楊浦濱江背后更多的人與城市的故事。

南廠北居的楊浦濱江
時間:2021年6月20日 下午2:00-6:00
招募參與人數:10人
第一部分 志愿者分享
時間:2:00-3:00
地點:楊樹浦救火會舊址(地址:上海市楊浦區楊樹浦路1307號)
分享內容:
1、周仰:在楊浦拍過的照片
2、海雋:地圖上歷史建筑的變遷
3、怡亮:發現楊浦的美感
4、曹琳:規劃或保護法規的普及
第二部分 城市漫步
時間:3:00-6:00
路線:以3條主線串聯,共約27個地點
主線1)聶家&恒豐紗廠
主線2)楊樹浦水廠
主線3)日商紗廠
報名方式:請掃描下方活動行二維碼報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