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等待1307天!望著涅槃的意大利隊,老球迷怎能不淚流滿面

現場歡慶的意大利球迷。
12日凌晨,推遲一年的2020歐洲杯正式揭幕——首戰坐鎮羅馬奧林匹克的意大利,3球痛擊黑馬土耳其,不但如愿開門紅,也取得了球隊征戰歐洲杯61年來的最大比分勝利。
波切利的男高音、絢爛的花火、名宿內斯塔和托蒂的觀戰,12916名觀眾入場,配合全場高達25次的射門……
這一夜,是專屬于藍衫軍的歡樂頌,這一夜,亞平寧無人入睡。
而這一夜,距離意大利隊無緣俄羅斯世界杯,已經過去了1307天。

波切利在開幕式演唱。
大勝,清新脫俗
“我很清楚意大利的實力,同時也深知對方的弱點,首戰取勝不是空想,而是我們進軍溫布利(挺進決賽)前的第一步。”
很難想象,對東道主如此大不敬的表態,會出自69歲的老帥居內什之口。這或許是對弟子們的另類激勵,但也充溢著對主隊的不屑:一支在預選賽和友誼賽逞威風的藍衫軍,不是強隊!
居內什有足夠的理由傲慢,這支土耳其在過去兩年多里先后擊敗了法國和荷蘭,德米拉爾、瑟云居、卡巴克三大中衛的配置,似乎比意大利更加豪華。
而恰爾漢奧盧在意甲打拼多年,對藍衫軍戰術條令并不陌生,更何況早在21年前兩隊首次大賽交鋒,星月軍團只以1比2惜敗,于情于理,本場都有得一拼。
然而,曼奇尼奉上的,是一場“老叟戲頑童”的完勝:控球率63%對37%,射門比25比2,射正7比0,還讓心浮氣躁的對手吃到2張黃牌,若非本屆歐洲杯啟用新手球認定規則,藍衫軍完全不必等到52分鐘才首開紀錄,上半時就已經把對手打花。

曼奇尼感謝因莫比萊。
自曼奇尼上任至今,持續以傳控、配合和地面推進為主打的意大利隊,早就不是那支扎牢籬笆、防守反擊的球隊。
思路由消極轉為積極同時,精神氣場也為之一變:面對率先收縮陣線的土耳其,意大利隊并沒有因判罰不利而自亂陣腳,始終堅持耐心倒腳、創造機會。而當對手沉不住氣后,曼奇尼用迪洛倫佐換下弗洛倫齊,成為本場的“勝負手”。
自此之后,原本就捉襟見肘的土耳其右路防線更加吃緊,意大利隊的前兩個進球,都從右路發起,一次令對手自擺烏龍,一次令因莫比萊從容建功,待到心態已崩的土耳其不設防地丟掉第三球時,曼奇尼令旗一揮,首發鋒線三叉戟,全部下場休息!
毫無疑問,這是對居內什賽前態度的最佳回應。
慢熱,是意大利隊大賽亙古不變的主題,小勝即安,更成了業內心照不宣的規則。然而,多數球迷或許未曾料想,曼奇尼端上的這盤3比0,是意大利隊61年來歐洲杯征戰的最大比分。
一支24人名單中沒有1名專職后腰的意大利,用最理想主義的方式,迎來了開門紅。

穿著巴喬球衣的意大利球迷。
度劫重生
“死亡”“災難”“可恥”“混亂”……2017年11月13日,當徒勞的意大利隊一次次沖擊瑞典隊防線未果,只能在家門口咽下無緣世界杯的苦果時,上述觸目驚心的字眼,高頻率地出現在了那一天各大體育媒體的頭版頭條。
這是一場令人窒息的劫難,就在那一天之后,以往以戰術宗師自況的意大利,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自責乃至焦慮——布馮眼含熱淚作別國家隊、德羅西拒絕被換上場、基耶利尼惶惑而黯然地走下場,定格在那個悲情秋夜。
國難思良將,家貧思孝子。在那個關乎意大利足球生死存亡的當口,誰敢接手這支士氣低迷、軍心渙散的落魄豪門?答案是球員時代不怎么受國家隊待見的曼奇尼。

意大利球員的強勢表現,讓土耳其成為背景板。
“當你代表意大利比賽的時候,你應該感到快樂、有激情并充滿榮譽感。”上任后第一件事,曼奇尼便撥通了不少老將的電話,并保留了博努奇、維拉蒂、弗洛倫齊、因莫比萊等前朝骨干,初步奠定了國家隊的框架。
士為知己者死,上屆世預賽進球難產的因莫比萊,一度被意大利各家媒體批斗,縱然上賽季加冕歐洲金靴,也被譏諷點球過多,勝之不武。
《米蘭體育報》主筆加蘭多在開賽前如此鞭策因莫比萊:“要么現在爆發,要么永遠沉寂。”
而本場,藍鷹中鋒戰勝了心魔,從未代表國家隊在大賽中建功的他,打入了藍衫軍本屆歐洲杯貨真價實的第一球(首球為德米拉爾烏龍)。
在31歲的年紀,這次因莫比萊終于不再猶豫。

藍鷹中鋒因莫比萊終于在國家隊飛翔。
同樣積極的變化,發生在球隊更多“小角色”身上:巴雷拉是上季意甲最佳中場,但在國家隊更有統帥氣場;讓法甲冠軍里爾主力右閘切利克全場都疲于奔命的,是以往被詬病勇猛有余、智慧不足的斯皮納佐拉。
“在球隊的團結程度上,如今的這支意大利和2016年歐洲杯時相似,但很顯然現在我們踢得更漂亮。”弗洛倫齊的表態,足以說明一切。
如今,歐洲杯開門紅的藍衫軍,將連續不敗紀錄提升到28場,在21場零封同時,最近13場只丟1球,進球3+則多達11場。
換言之,打垮土耳其,只是意大利的常規操作。賽前狂言不已的居內什,賽后也無奈認命:“這不是屬于我們的一天,我們輸給的是表現更好的那一方。”

曼奇尼已經完全坐穩了意大利主帥的位置。
我要和里皮并列
時光荏苒,那支曾躋身1988歐洲杯四強的藍衫軍22人,如今都已是50歲開外的爺叔輩,其中固然不乏曾加、費拉拉、多納多尼、維亞利等人投身教練席,但多半是玩票為主,淺嘗輒止。堅持至今的,僅有安切洛蒂和曼奇尼。
比起以忠厚老實著稱的安帥,性格更加桀驁外放的曼喬,選擇國家隊,實在是個意外中的意外。
“誰逼你接手的?”這是曼奇尼上任之初,每次新聞發布會必被“點名回答”的問題。彼時的曼奇尼,只能坦率而無奈地回答:“是我自己選擇了國家隊。”但如今,這個當初不被看好的決定,正愈發多方共贏。

歐洲杯也為球迷帶來了歡樂。
在普遍精研防反、追求效率足球的意大利,操持攻勢足球的曼奇尼,無疑是反傳統的叛逆者。但在歐洲足壇愈發洶涌的戰術變革面前,曼喬或許才是緊跟潮流的那一個。
當然,變革絕不意味著全盤否定,而是批判繼承。曼奇尼的國家隊教練組里,“傳統”仍然俯拾皆是。
在博卡青年退役后不久,2017兵敗之夜最后一個昂著頭離開的德羅西,還沒拿到教練證書,就成了國家隊教練;而在出征歐洲杯前一周,戰勝癌癥的維亞利,正式接受曼奇尼邀約,擔任國家隊領隊一職。
加上多年都是曼喬副帥的薩爾薩諾,1991年為桑普多利亞奪得意甲冠軍的“三人組”,時隔30年在國家隊完成會師。

意大利隊名宿馬特拉齊來到現場。
重建,不止于國家隊的人員更迭,不止于戰術思維的煥然一新,更在于綱舉目張的戰略規劃。
出征歐洲杯前1個月,意大利足協提前將曼喬的續約合同擺上了案頭,漲薪至300萬歐元,合同期綿延到2026。一向對國家隊主帥格外吝嗇的足協,拿出了前所未有的誠意。
“希望未來,我的照片能擺在維奇尼、里皮的旁邊,也掛在科維爾恰諾基地的墻上。”5月,曼奇尼造訪意大利足球圣地時,面對先賢們豪情滿懷。而當卡佩羅、多納多尼將國家隊視作洪水猛獸、避之不及時,甘之如飴的曼奇尼,用3年時間,引領國家隊完成了救贖。
意大利隊史最長的不敗紀錄,是傳奇教練波佐的30場,而意大利隊只要面對瑞士和威爾士繼續正常發揮,便可達成下一個“小目標”。
但這些都不是曼奇尼的終極目標——“我更希望到了2022年12月,我能夠加入到里皮的行列之中。”
孩子才做選擇,歐洲杯和世界杯,曼奇尼都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