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人從日本買回來的馬桶蓋產自杭州,浙江制造業大佬坐不住了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小小的“馬桶蓋”意外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甚至驚動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針對“出國買馬桶蓋”,他表示要抱開放的心態,反對貿易壁壘,消費者有權享有更多選擇;同時,中國企業要升級,如果國內也有相同質量的產品,應該更有競爭力。
而“日本馬桶蓋其實產自杭州”的消息、“浙江制造為什么比不過國際大牌”的疑問,則戳中了浙江企業家的神經,令他們反思“浙江制造”如何再出發。澎湃新聞(www.kxwhcb.com)3月15日獲悉,針對“馬桶蓋”事件,包括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蘇泊爾集團董事長蘇增福等10余位知名浙商發出“重塑浙江制造自信”的倡議。
“馬桶蓋”話題,始自財經作家吳曉波1月發布在其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的文章《去日本買只馬桶蓋》。
吳曉波在文中稱,他們公司高管去日本開年會,幾乎人人都背回來吹風機、菜刀、電飯煲等日用品,這些購物行為在中國赴日旅游團中也非常普遍。這篇文章7天的點擊量就達到252萬。
再次撩動人心的,是日本松下公司稱,位于杭州的松下杭州電化住宅設備公司是松下集團全球唯一的潔身器(馬桶蓋)研發、制造和銷售基地。也就是說,吳曉波的同事們千里迢迢從日本背回的馬桶蓋,就是在他們生活的城市生產的。
“有輿論抨擊中國消費者‘非理性’,我個人不贊同。到日本買馬桶蓋,是消費者基于產品性能、品牌、性價比作出的選擇。馬桶蓋‘在浙江制造’,與真正意義上‘浙江制造’是兩個概念,它只是由中國的勞動力生產,核心技術、現場工藝管理以及品牌還是日本企業的?!闭闵萄芯繒绦袝L胡宏偉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制造”與世界最先進水平還是有相當的距離。
“始作俑者”吳曉波告訴澎湃新聞,“馬桶蓋”引起全國范圍的討論是好現象,說明大家在用新的視角討論“中國制造”,“文章發出后也有些壓力,有人說我為日本商品背書,誤導消費者——反而是來自實業界的指責最少,制造企業都認為這不是件壞事,他們在考慮怎么把產品做好、把消費者贏回來?!?/p>
吳曉波說,他發文的初衷是討論中國制造業如何再出發,“我的觀點是,任何商品,其核心訴求是不是能打動消費者最為關鍵,每個企業要力爭做出全世界最好的產品。浙江制造、中國制造如何突圍?沒有捷徑,就是做好產品?!?/p>
怎樣做好產品?浙江制造企業在這次事件中尋找自身的“痛點”。
“日本的商品,除了制造非常強,產品設計也很貼近消費者。作為制造者,我們不能怪消費者挑日本產品不挑中國的,而要思考怎么做品牌營銷、怎么管理品質?!比f事利集團董事局主席屠紅燕表示。
絲綢之路集團董事長凌蘭芳認為,相比國際大牌,中國制造、浙江制造有3個方面的差距:誠信和專注、設計和創意、生產和服務。
胡宏偉表示:“浙江企業差的不是普通技術,而是最核心的技術,要把決定成敗的‘最后一公里’那部分做好。除了技術差距,浙江沒有做出世界頂級產品也和‘人’有關——浙商往往更重視營銷,而不是靜下心來做產品?!?/p>
3月15日,在浙江經視牽頭下,10余位知名浙商發出“重塑浙江制造自信”的倡議。
“我呼吁浙江企業要有自信,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同時消費者也要有自信,買我們國產的產品?!弊趹c后表示。
徐冠巨在倡議中稱:“這一段坎,浙商一定能過去,未來還看浙商。浙商應該有信心,浙江制造的產品是可以放心的,消費者應該對浙江制造有信心?!?/p>
“這個宣告是讓人振奮的。中國制造應該重新把所有注意力聚焦到性能和核心技術開發上,還應該把中產階級的崛起當作未來最大的人口紅利,這是中國制造迎來新春天的兩大因素?!眳菚圆ㄕJ為,中國制造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相當薄弱,到2013年在全球的比重已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制造業大國,“我們用36年的時間證明,中國人在制造上是有天分、實力的,現在的困境只是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問題?!?/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