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二十多個禿斑,40%的面積,我從皮膚科看到精神科
原創 二兩燒餅醬 果殼病人 收錄于話題#皮膚病21#過敏與免疫病1#精神心理20
我家三代以內的親戚都毛發濃密,連一個地中海都沒有。所以當一夜之間禿了頭的時候,我整個人是崩潰的。
覺得自己像個怪物
崩潰發生在2020年12月一個平平無奇的周六,我一邊查收工作信息想著明天加班,一邊讓理發小哥給我剪頭。
突然,小哥不確定的聲音在耳后響起:“你腦袋后面是疤還是沒頭發……好像是這塊沒頭發。”
我難以置信,立刻讓小哥給我禿發的地方拍張照片。事實證明,我真的斑禿了,并且這只是噩夢的開始,在接下來一個半月里,我掉了40%的頭發。

發現脫發當日,其他地方頭發還挺密丨作者供圖
察覺到斑禿后,我立刻先去了一家三甲醫院皮膚科。當時醫生不斷安慰我,說只要不是全面稀疏地禿,大概率是會長回來的,并給我開了一瓶米諾地爾搽劑。
然而我的頭發繼續大把大把地脫落,并且耳側頭發也逐漸稀少。每次洗完澡看著地漏處一大團的黑發,我都會蹲下來大哭。我才二十幾歲,不喝酒不熬夜不抽煙,為什么要這樣掉頭發?按照這個速度,我很快就沒有頭發了。

右邊的黑團是短發的我單次洗頭的掉發量丨作者供圖
從發現禿了的當月,我開始了時時刻刻戴帽子的生活。同事問起來,我就如實告知脫發了。我還買了兩頂假發,以防真的沒頭發的那一天。
我嘗試不把這個當病,每天照常工作。但吃飯時、打字時悄無聲息掉落在桌上的頭發告訴我,身體肯定哪里出了問題。
特別特別累
很快,更多的身體問題顯露出來。
從大腿開始全身出現了成百上千的紅疹子,并且之前蚊子造成的蟲咬皮炎快速惡化,滲出大量組織液,到了需要包扎才能穿褲子的地步。

小腿外側巨大的蟲咬皮炎,雙腿共十余處丨作者供圖
2021年1月,在距離發現脫發僅1個多月后,我去了另一家三甲醫院并得到了“彌漫性斑禿,脫發面積約40%”的診斷書。
按照醫生的說法,我除了后腦勺那塊最大的、橘子大小的禿斑,頸上、頭頂、耳側還有20多塊更小的禿斑。

2021年1月,耳側和額頭也開始禿丨作者供圖
“你睡覺怎么樣?”醫生問。
“不好,經常失眠到四五點。”
“對什么東西過敏嗎?”
我告訴醫生自己是過敏體質。醫生說斑禿可能和過敏、失眠有一定關系 ,并開了過敏原在內的幾項檢查。
幾天后檢查結果出來了,我處于嚴重過敏狀態。與過敏有關的抗體IgE指標的正常值是0~100(Ku/L),而我的是3930。同時,作為一個鏟屎官我竟然對貓毛中度過敏,對海鮮和塵螨也過敏,也就是說,很多以前可以吃、可以碰的東西,我現在都不能碰了。
除了脫發的精神之痛,我更切身體會的是失眠的苦。
一周里約有四天會通宵失眠,導火索可能是睡前到來的工作短信、或是胡思亂想的回憶。那段時間只要不上班,我都在跑醫院。
一堆腦部檢查之后,醫生認為我的腦遞質失衡,并有輕度到中度抑郁,而遞質失衡、抑郁都與失眠相互關聯。
睡眠科醫生了解到脫發癥狀后,便問起我近期生活有沒有變故。我說之前分手了,工作壓力也很大。分手后我把搞對象的熱情都放到工作上,特別累,特別特別累。
從皮膚科看到精神科
2021年初,我開始了天天吃藥的日子。
回想病情最重的日子,真是暗無天日。那時,前額也開始大塊脫發,普通帽子快要蓋不住。我對任何食物和事情都失去了興趣,即使長期服用激素,體重也掉到了成年后的最低點。
我感覺自己像個怪物,如同《天龍八部》里的段延慶,又禿又爛。

我感覺自己像個怪物,如同《天龍八部》里的段延慶,又禿又爛丨《天龍八部》劇照
另一方面,我變得非常容易緊張,即使是敲門聲或短信提醒,也能嚇得我跳起來。
2021年2月,我在同事的提議下去了精神科。醫生一通操作猛如虎,從量表到核磁統統整上,最后結果指向了中度抑郁、中度焦慮。而頭發突然大量脫落,可能是心理疾病軀體化的表現,最終引發免疫系統對毛囊的異常攻擊。
醫生給我開了安眠藥、抗抑郁藥和抗焦慮藥,并建議心理咨詢。
第一次心理咨詢時,咨詢師了解完我的病情和求醫經歷后,問我:
“你這么積極地就醫是為什么?”那時我的病歷能有一厘米厚。
我說我想恢復正常的生活,想早點正常上班。
“你恢復正常的生活是為了什么?你有什么期待嗎?”
我答不出來。我得想一陣。
我徹底放下了工作,騰出手解決生活中的事情。春節去看了《你好,李煥英》,角色“鬼剃頭”的位置、大小和我的一模一樣,相當真實了。
現在距離發現脫發5個月有余,最禿的位置也長出了一點點毛。

2020年3月,經過藥物治療脫發減緩,有的禿斑開始長頭發丨作者供圖
天天戴帽子也成了習慣。唯一不好的就是北京刮大風,總要按帽子。有次剛買完菜一陣妖風襲來,我抬手一按,手上提著的雞蛋被甩碎六個。
那天晚上吃了好多炒雞蛋。
醫生點評
吳杰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作為一種和炎癥相關的疾病,斑禿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在發病過程中,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可能都具有一定作用。心理壓力和睡眠問題也可能參與其中,影響著斑禿的發病和恢復。
從失戀,到工作壓力,再到失眠以及抑郁,這位患者在發病前后經歷了很多事情。斑禿的發生發展,不排除和這一系列的壓力事件相關的可能性。面對這樣局面,正確的做法是冷靜分析當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重點解決主要矛盾。
就像這位作者一樣,出現壓力后轉移注意力、得病后積極治療,這是很好的。我們要相信科學、相信三甲醫院醫生的經驗。
在斑禿發生發展中,過敏體質也有促進作用,所以積極抗過敏是明智之選。但過敏原檢查結果也僅供參考,并非陽性就一定有問題。
事實上,通常過敏原檢查結果中度以上異常才有臨床意義,而且這種異常還要經過臨床檢驗,也就是說再次接觸后確實又發生過敏,此時才能認定二者之間存在關系。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僅僅根據檢驗結果,就要按圖索驥地進行忌口。
得了斑禿,多數患者不需要進行很多化驗檢查,尤其是核磁共振等昂貴的特殊檢查。
不過醫生之所以會對作者進行這些特殊檢查,與其當時的不良狀態有關,有必要通過一些檢查排除其他方面的誘因。檢查結果正常,也讓患者思想上放松了不少,最終還是有利于病情恢復,并不是真的花了冤枉錢。
斑禿并非不治之癥,絕大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只要能夠解除誘發因素并適當治療,多數3~6個月可以治愈。
在藥物方面,外用“米諾地爾”通常也就夠了。甚至不用藥物也能自行好轉,就是時間長一些。對于頑固斑禿,可以局部外涂含有糖皮質激素的藥膏或溶液,通過抑制免疫反應減少后續脫發,有助于盡快恢復。
個人經歷分享不構成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如有就診需要請前往正規醫院。
作者:二兩燒餅醬
原標題:《二十多個禿斑,40%的面積,我從皮膚科看到精神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