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兩會專訪|胡衛談借調成風:增加中央公務員,減少地方公務員

2014年湖南省僅清理省直機關一年以上借調人員就達1100多人;山西省機關事業單位清退借用人員1632人。
一些國家部委機關正式員工和借調人員之間比例甚至達1:2以上。
在滬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副主委胡衛注意到,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機關里都大量存在各類借調人員,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在他看來,這背離了行政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的基本方向,主要原因是機關部門公務員編制核定不科學,特別是中央機關工作事務過多,人員編制則相對過緊。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遞交的提案中,胡衛建議對全國范圍內的機關借調人員進行一次清查清退,杜絕把借調工作人員的做法“常態化”,同時適當增加中央公務員數量,調減地方公務員數量與事業單位人員數量。
“借調作為一種特殊的機關工作人員流動方式,雖然存在一定合理性,但太過隨意。”胡衛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現在大量的借調人員助長了讓下級機關分攤人力成本的不正之風,不用給被借調人員發工資和福利,或者只承擔與正式員工相比較非常少的工資和福利,近乎無償占用了被借調單位的人力資源,導致實際中的行政成本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加了。同時,也無形中加劇了上下級機關之間不正常的資源交易,有的單位為了獲得升格、評獎或項目申請上的便利,甚至不惜走后門、拉關系,也要往一些權力部門“送人”。
胡衛說:“有的政府機關借調下級機關或事業單位的干部,并不是用來完成臨時性任務的,而是長期從事一般性的工作,也使這部分被借調人員工資晉級、職務晉升、考核獲獎,職業生涯發展和工作積極性很受影響。”
胡衛分析,借調現象大量存在,其原因主要是機關部門公務員編制核定不科學,管理一成不變。“工作任務和人手不成比例,只能依靠借調人員開展工作,很多中央機關都存在這一問題。”
他表示,按國際慣例,中央、省級、地方公務員之間的數量結構呈現“梯形”結構,而中國則呈現金字塔結構,有的中央機關工作事務確實過多,而人員編制則相對過緊。胡衛在提案中提出,科學動態核定機關人員編制,核減職能減少、工作任務不飽的機構人員編制,適當增加從事市場監管、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職能的機構編制數量;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權限,適當增加中央公務員數量,調減地方公務員數量與事業單位人員數量。同時,編制分配應每隔一定時間進行一次調整,建議是每5年或最長10年應調整一次。
胡衛建議,相關部門對全國范圍內的機關借調人員進行一次清查清退,杜絕把借調工作人員的做法“常態化”,嚴格控制政府行政部門向下屬和關系單位借調人員的數量及比例。確因階段性工作需要借調工作人員的,要堅持“按需申請、從嚴控制”,并建立借調人員評價、考核和審查機制,同時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使機關從繁忙而具體的瑣事中解脫出來,更好地集中精力加強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制定和實施。
胡衛認為,為徹底改變一些機關出工不出活的“懶政”現象,建議盡快建立各級機關“能進能出”的人員流動機制。對那些因各種主客觀原因不能勝任現職工作的人員,可以通過一定的分流措施引導他們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對那些適合上級機關工作的人員,要通過正式途徑依法積極進行考錄或調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