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徒步中國》作者雷克談《狼圖騰》:一個關于精神病的故事

我看了《狼圖騰》,書也看了電影也看了。我想說我們評價任何藝術作品之前,可能要搞清楚一個很重要的點,這個點就在于可能一個藝術作品真正的價值跟藝術家本身的想法是沒有什么直接的關系。
就好比梵高,他的《向日葵》,我們不知道他當時畫那些向日葵的心理狀態(tài)是什么,我們不知道他畫它們的時候是不是在想“哇!那些花很漂亮,我要畫一幅很漂亮的畫”。但是,我們后來看到那幅畫,我們覺得“哇!他的視覺很特別”。而且他把自己的精神壓力也畫進去了,我們覺得很棒。
又好比美國小說《Moby Dick》,《白鯨》,當時作者認為自己寫的是冒險小說,怎么跟白鯨斗爭。但他寫的不是冒險小說,而是對人的強迫癥和精神病的一種很深刻地描寫。他自己不知道,寫完了還給一個朋友寫封信,他說:“嗯!我的書很紅啊!我要寫下一本書,而且下一本書我要換一個很棒的動物。因為上一個是白鯨,下一個我要寫一個很棒的魷魚。”所以我們不用特別在意藝術家對自己作品的評價,他可能自己都不懂,這就是藝術很奇妙的一面。

我們每一個印第安人的片子里面都會出現(xiàn)一個很典型的老頭,那個老頭就是很帥而且很通情達理的老頭。你想不就是那個《狼圖騰》的片子嗎?而且《狼圖騰》對狼的描寫也是完全假的。狼好像會思考、會報復、會自殺,包括它們殺那些馬我也覺得完全是假的,是對狼的一種人化。

但是這一切也不是重點,重點在于我認為《狼圖騰》是關于精神病。這個想法不是我自己想出來的,是美國的一個朋友在自己的博客里寫的,他說《狼圖騰》是關于精神病,我覺得是對的。
(電影中)別人跟主人公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瘋了”,對吧?而且他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沒有什么道理的。他對狼也不好,對人也不好,對什么都不好。他所看到的蒙古人是假的,他所看到的狼也是假的。他自己的演技,我本來覺得那個演員是不是太爛了,但是如果他演的是個瘋子的話,那演得太到位了,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就比如他在那個狼洞,跪著要給狼喂吃的,可能導演覺得那個鏡頭很棒,我覺得那個鏡頭很恐怖。我覺得要么那個狼沖出來把他吃掉了,要么他沖進去把狼吃掉了,給人感覺非常恐怖,就是因為那個人他瘋了。那么這種精神病,可能是像《白鯨》那種,就是私人的一種精神病,但是我覺得這個作品的價值在于它是一代的精神病,因為那個時候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嘛。很多人被社會壓力被洗腦,他們就得了一種精神病。可能現(xiàn)在依然還有,他們能生活,但是他們有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