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韓國政壇新星崛起:36歲李俊錫今天角逐最大在野黨黨首
韓國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中的一名新星冉冉升起。
他叫李俊錫,前未來統合黨(國民力量黨的前稱)最高委員,因從未當選過國會議員被媒體稱為“零選”,又因年僅36歲就獲得黨首選舉入圍選拔支持率第一而被視為一股“勢不可擋的旋風”。
對于一貫重視輩分資歷的韓國來說,李俊錫的出現不免令人詫異。他為何能脫穎而出?未來,國民力量黨會面臨怎樣的局面?這股旋風的背后又暗藏著什么深意?諸多討論在5月28日國民力量黨黨首初選后逐漸發酵,將預計于6月11日舉行的全黨大會推向了話題高峰。
“韓國政壇已經刮起一股‘李俊錫旋風’。”隨著話題一次又一次被掀起,討論已從國民力量黨擴大至其他韓國政黨,年輕政客正在崛起,以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沖擊著韓國政壇。

李俊錫
36歲政客如何崛起
1985年3月31日,李俊錫出生于韓國首都首爾。從小便資質不凡的他從精英名校首爾科學高中畢業,隨后公費前往美國哈佛大學留學,就讀經濟學、計算機科學雙學位,當時還擔任了哈佛大學韓國學生會的主席。畢業后,李俊錫回到韓國,開創了一家為貧困人士提供教育資源的企業,致力于“分享學習”。
2011年,李俊錫在首爾麻浦區教育中心見到了還是國會議員的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兩個人討論了整整兩個小時。
“那次聊天對我影響很大,我把之后的兩年都奉獻給了那兩小時。”在2014年接受媒體采訪時,李俊錫回憶道,他在那時被樸槿惠挖掘,開始擔任新國家黨(編注:新國家黨于2017年更名為“自由韓國黨”)緊急對策委員會委員,直到2012年5月。作為被樸槿惠直接招募的人,如此年輕就能在黨內擁有一席之地,也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話題。

李俊錫與樸槿惠
而對于韓國部分年輕人來說,“李俊錫”這個名字也并不陌生。2013年,李俊錫以“樸槿惠背后的男人”、 “樸槿惠的‘孩子’”為標簽出演了韓國心理戰游戲綜藝節目,當時的他在節目中已頗有謀略,給人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此后,他因善用各類社交平臺,多次出演各類電視節目,早早便獲得了一定的公眾認知度。
然而,李俊錫的從政“劇本”并非如此一帆風順。2016年10月,樸槿惠陷入“親信干政”丑聞,并于次年遭彈劾下臺。與樸槿惠關系密切的李俊錫當時堅定地站在了支持彈劾樸槿惠的那一邊,并于此后退出了新國家黨。
2017年,李俊錫加入由新國家黨“反樸槿惠派”退黨議員創建的正黨(于2018年2月和國民之黨合并并更名為正未來黨),并于同年參與該黨總統候選人劉承旼的競選活動。隔年,李俊錫開始擔任該黨的最高委員,但2019年10月,在黨派內斗升級期間因曾發表針對該黨領導層的批判性言論被解除職務。此后,李俊錫脫黨并加入當時新成立的新保守黨,擔任該黨青年愿景委員會委員長。2020年,新保守黨與自由韓國黨、向未來前進4.0等組成未來統合黨,于同年9月更名為現在的國民力量黨。
日本《每日新聞》報道稱,由于從政經歷尚淺,李俊錫曾三次參與國會議員選舉但又三次失敗。但政治評論家武藤正敏在日媒jbpress刊文中指出,李俊錫素來對舊政治體制抱有批判態度,并一直在就業困難、階級差異等社會議題上代表年輕群體發聲,可能會為國民力量黨帶來一定的革新。
支持率第一的輿論制造者
在上周國民力量黨召開黨首競選的入圍選拔中,兩家調查機構以2000名普通國民和2000名黨員為對象進行了輿論調查。在眾多擁有相當經驗的老政治家中,最終出爐的調查結果卻令人意外——李俊錫戰勝了多名資深政界人士,以綜合41%的支持率居出線的五名候選人之首。
“李俊錫是三次競選國會議員三次失敗的‘零經驗’者。”時事評論家邊真一在此前的文章中寫道,他的支持率高于有多次擔任國會議員經驗的羅卿媛、朱豪英等資深人士,使政界大為驚訝。而《中央日報》也在其社論中稱,這是韓國政治中“令人震驚”的一刻,二三十歲的政治精英一直只有極少數,“30多歲的年輕黨首”對于韓國來說似乎也極其遙遠。
在四七再補選(4月7日韓國地方議員和地方政府領導再選和補選)后,共同民主黨和國民力量黨都發起了一系列的攻勢,朝野雙方的競爭已愈演愈烈。此時李俊錫的登場“略顯意外”,對于極其重視資歷的韓國政界來說,自然是非常罕見。
“李俊錫旋風”為何會刮起,這一現象又說明了什么?
遼寧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李家成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韓國政壇近日出現的這樣一個新老交替之風,一方面反映了當下韓國人口結構的變化、或者是一種新的政治結構的誕生——‘千禧世代’的崛起。這個說法主要是指20世紀80到90年代出生的韓國年輕人在韓國政壇當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其中,李俊錫可以視為他們的代表。”
《韓民族日報》曾分析稱,韓國年輕選民過去傾向于支持泛進步、共同民主黨的觀點,而在四七補選中投票傾向發生明顯改變,18歲至39歲年齡段的許多人轉而支持保守派候選人。
“近些年文在寅執政時期失業率較高、房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以及韓國土地公社公職人員炒房事件都引起了年輕人更大的不滿,他們也希望通過自己手中的選票來表達不滿,這種情況必然會反映到政治格局上。”李家成告訴澎湃新聞。
而李俊錫將會對國民力量黨有何影響、該黨將如何勾畫明年大選的版圖,也引起了強烈的討論。“人們渴望變化,明年大選的結果將取決于誰能夠更快、更多地改變,哪個政黨能夠與人們熟悉的過去訣別,就能夠掌權。”《中央日報》在社論中評價道,這一現象背后傳遞的是“傳統的國民力量黨無法取勝”的信息。
李家成也指出,由于之前受到樸槿惠沖擊,國民力量黨本身在韓國政壇的負面印象也被無限放大。從黨的自我革新角度來看,也需要有一個“全新的面孔”來作為黨首代表國民力量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能需要能夠給人“新人新氣象”的感覺、擺脫以往的一些負面印象。
“年輕的聲音”正被掀起
“今后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黨內年輕人群此次將給予李俊錫最大的幫助。”李俊錫的支持率持續上升后,一位初次當選國會議員的國民力量黨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說道,而這股支持的浪潮并不只局限于國民力量黨,正蔓延至其他政黨甚至是執政黨民主黨中。
“出生于1985年的李俊錫今年未滿40歲,根據憲法規定的總統選舉被選舉權標準,如果不修改憲法,他就不能參加下屆總統選舉。”《東亞日報》報道稱,韓國民調機構蓋洛普本月初發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對于誰是最適合引領韓國的政治領導人的這個問題,李俊錫支持率排名第四,僅次于京畿道知事李在明、前檢察總長尹錫悅和共同民主黨前代表李洛淵。盡管李俊錫尚未就是否參與總統競選明確表態,但韓國憲法限制總統候選人年齡必須是四十歲以上的規定,已開始被重新審視。
韓國國會最年輕的議員、正義黨柳浩貞此前就曾表示,“如果36歲的李俊錫能成為主要在野黨的主席,那么即使未滿40歲,他也應有資格成為總統。”該黨青年分會領導人康民進也指出,總統的選舉不應被某一代人壟斷,而是開放給所有年齡層。
此外,包括國民力量黨所屬國會議員河泰慶、無黨派人士尹相現在內的多名議員也呼吁修改憲法,調整對總統候選人年齡的限制。
“年輕群體認為,取消對總統候選人年齡的限制,會放松已根深蒂固的(韓國政壇)特權群體的控制。”韓國明知大學政治學教授申率在接受《韓國時報》采訪時表示,這一呼聲也與年輕人對“不公平現實”的憤怒有關,他們認為這一年齡限制是老派政客“追求既得利益”的結果。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簫軻對澎湃新聞表示,年輕群體崛起的現象反映了韓國社會尤其是年輕人對于傳統政治“染缸”的不滿,李俊錫善用社交媒體的個性也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但這也是一種情緒化的表現,并非集體理性的結果。
“對于年輕群體的崛起,前一段時間尹錫悅的聲浪極高,也是這種情緒化的表現。韓國年輕選民進行更多的政治參與,一方面是一種進步現象,因為年輕人更具活力、更有革新精神;但另一方面,韓國現在的經濟社會條件對年輕人來說是很壓抑的,他們的訴求當中多少是理性的,又有多少是情緒化的。”王簫軻認為,如果得不到疏導,這極可能就是“韓國的民粹主義現象”,對于韓國政治而言,這種現象并非好事。
6月11日“挑戰” 會實現嗎?
“只有將傳統的支持層和2030一代相結合,才能在大選中獲勝。”在黨代表候選人愿景發表會上,李俊錫對著國民力量黨發出了如此呼吁。
盡管李俊錫在入圍選拔上的支持率名列前茅,但由于黨內擔憂猶存,全黨大會的投票方式也與入圍選拔的不同,6月11日的投票結果是否會與此前的結果相同,仍尚不得知。
在投票方式方面,《中央日報》報道稱,正式競選將以“黨員投票70%,普通國民民意調查30%”的比例來決定,在黨員投票比重的增大之下,李俊錫或將面臨劣勢局面。

李俊錫
而在個人評價方面,目前仍有黨員對于李俊錫是否能在明年帶領國民力量黨“平穩走出充滿險阻的大選之路”方面抱有疑惑,而從未有當選議員經驗的他若是成為黨首,黨領層將變成怎樣也難以預測。
“期待國民力量黨會有變化確實是事實。”一位前國民力量資深黨員對《中央日報》表示,但也有黨內大佬在接受韓媒《每日經濟》采訪時指出,考慮到全黨大會后馬上要舉行總統大選的前提,李俊錫不應掀起“新老交替之風”,而應把重點放在促進全黨團結上。另有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若是李俊錫一直保持較高支持率,不排除其他資深候選人將合作的可能性,屆時,在黨內影響力相對其他候選人較小的李俊錫則會面臨難關。
李俊錫確實掀起了一股旋風,在通常被稱為“老人黨”的國民力量黨中注入了新思維,但其是否能促使其中一些資深政治家去接受這種趨勢?王簫軻指出,在韓國社會,尤其是以老年人為基本盤的國民力量黨,實現這一點太難,尤其是隨著尹錫悅基本確定加入國民力量黨,國民力量黨很可能會要求年輕世代顧全大局,繼續隱忍。
“(新老交替之風正在被掀起的趨勢)可能會促進國民力量黨更加重視人才梯隊的培養,但如果黨內年輕力量的主張過于激進,反而會遭致打壓。”王簫軻告訴澎湃新聞,如果國民力量真的是在反思而不僅僅是為了選舉,才可能真正出現新老交替和世代革新。
在多重復雜情況交織下,李俊錫是否坐上黨首之位仍是未知數,6月11日的最終選舉結果難以預判。《東亞日報》報道指出,“史無前例的新候選人的躍進”這種趨勢會持續到何時、是否影響到普通黨員的投票心理,仍有待觀察。但目前可以明確的是,這股新風正在推動國民力量黨的變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