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誰是讓威廉王子來站臺的帕丁頓?全世界最有禮貌的小熊!

“《泰迪熊》是給成年人看的,有時還有些粗魯,《小熊維尼》是完全低幼的,《帕丁頓熊》是同時讓大人和孩子們喜歡的,它為家庭而存在,像一個紳士一樣的禮貌,告訴我們?nèi)绾魏椭C地與他人相處,如何去愛?!敝破舜笮l(wèi)·海曼這樣評價他的新片主人公“帕丁頓熊”。
已在全球收獲2億美元票房佳績的英國影片《帕丁頓熊》將于3月5日在中國大陸地區(qū)上映。這部真人動畫喜劇電影3月3日下午在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辦了一場號稱“史上最高規(guī)格、最高禮遇”的首映儀式,除影片主創(chuàng)外,英國威廉王子也到場為《帕丁頓熊》助陣。威廉王子宣布,此次訪華將推進英國電影電視協(xié)會的獎學金項目引入中國內(nèi)地。
自1956年誕生至今,有太多原因令這只來自秘魯?shù)挠⌒芘c其它卡通形象們截然不同——他總是戴頂舊帽子,見人就會彬彬有禮地脫帽行禮,一口一個“先生”、“女士”、“小姐”,比它的熊同伴們(比如泰迪)乖巧得多;他酷愛橘子果醬,在跳蚤市場殺價一流,還習慣在隨身手提箱的隔層里藏著他認為最重要的東西——一只熊的護照。
在保爾·金的新片《帕丁頓熊》(Paddington)中,帕丁頓成功地再次為自己添加了新的窘窘笑料,比如不懂怎么乘電梯,看見“狗狗必須被抱著坐電梯”的告示之后聰明地順了一只狗抱著,得意洋洋踏上電梯之旅之后還是弄得熊仰狗翻。如果熟悉這只熊的習性,你會欣慰地發(fā)現(xiàn),當生于1956年的人快要變成老先生的如今,帕丁頓還是那只在努力融入倫敦社會,并且永遠自帶笑料的認真熊。

這是一部不用帶腦子來看的電影。然而,不用帶腦子的電影不代表這就是一部壞電影。相反,《帕丁頓熊》很好看。它在怪物超人橫行的今天守住了一個溫情脈脈的童話世界,溫情到?jīng)]有人會奇怪為什么大家不會被一只會說話的熊嚇到,也剔除了古典童話故事中的一切殘暴,奉行的仍是戰(zhàn)后西方童書作品中遵守的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世界的原則。
在當年,這樣的原則常被視為落后而屢被挑戰(zhàn),卻在如今顯得彌足珍貴,畢竟如今的孩子們已經(jīng)太早識破了圣誕老人的神話。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在看《帕丁頓熊》的時候都大可以放心,里面就算有壞人也不手段殘忍,亦不會落得可怕的下場,最多只是被罰打掃衛(wèi)生而已。
另外,如果對英國有愛,你還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唐頓莊園》里的老爺子休·博內(nèi)威利成了外冷內(nèi)熱的“布朗先生”,新“神秘博士”彼得·卡帕爾蒂屈尊成為布朗一家的壞鄰居,薩利·霍金斯則成了老派又有愛的布朗太太。影片還盡力納入了倫敦的景觀,雨中白金漢宮外的守衛(wèi)偷偷遞給帕丁頓的食物是小熊在陌生城市的一次難忘的溫暖遭遇。

在這個故事中,西方人終于不再嘲諷典型的中產(chǎn)階級家庭體面背后的空虛,而是難得地令我們相信,稍稍經(jīng)過一點外力刺激就能成為完美家庭的事例真實存在,多么治愈。
【延展閱讀:帕丁頓熊小史】
1956年代的某一天,BBC攝像師邁克爾·邦德(Michael Bond)看見了貨架上最后一只孤伶伶的玩具小熊,于是買下來送給他的妻子。小熊回家之后,他開始腦補這只熊的故事,并以離他家很近的帕丁頓車站為小熊命名。1958年,《一只叫帕丁頓的熊》出版,佩姬·佛特南(Peggy Fortnum)為其制作了插圖。


這本書以及1970年代的BBC系列電視動畫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布朗家族在結(jié)束漫長的一天之后在倫敦帕丁頓火車站發(fā)現(xiàn)了一只小熊。這只遠渡重洋而來的小熊來自秘魯,因為照顧他的嬸嬸露西住進了當?shù)匦艿酿B(yǎng)老院。
在戰(zhàn)后的歐洲,很多孩子背井離鄉(xiāng)逃離被戰(zhàn)火毀壞的故鄉(xiāng),只身提著箱子,掛著名牌來到英國謀生。受此啟發(fā),帕丁頓熊被塑造成了一只掛著“請照顧這只熊,謝謝”的牌子橫空出世的孤兒形象。
布朗一家——布朗夫婦和兒子約翰遜、女兒朱迪把他接回了家(溫莎花園32號,很多人失望地發(fā)現(xiàn)這個地址是虛構(gòu)的!),并把他當成侄子而非寵物一樣地撫養(yǎng)。在他周圍除了布朗一家,還有管家博德女士,同為“外來者”的匈牙利難民、古董商店老板格魯伯先生和壞鄰居科里先生,以及帕丁頓的富有親戚Pastuzo叔叔。帕丁頓的一大特征就是:無時無刻不在大吃橘子醬。

在后來的日子里,帕丁頓熊的故事被翻譯成了40多種語言,26本“帕丁頓熊”系列叢書在全球范圍內(nèi)售出了3,500萬本。
他的作者邦德先生隨后辭去了BBC的工作,正式成為全職作家,并創(chuàng)作“帕丁頓熊”系列作品至今。是什么令他對這只熊投入了如此巨大的情感?邦德的解釋是:“帕丁頓永遠樂觀,無論他失敗了多少次。對我來說,觀看這只外來的難民小熊融入一個社會,永遠帶著不變的初心,是簡單而不會改變的快樂?!?/p>
盡管帕丁頓熊永遠處于“新倫敦熊”的狀態(tài),多年來他的故事亦會隨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并且永遠像個新移民一樣不斷嘗試新的事物。
如果說帕丁頓熊的移民形象來自戰(zhàn)后移民潮,那么他的很多習慣則來自作者邦德的父親。1926年,邁克爾·邦德出生于英國伯克郡,他的父親是一個溫和的郵局經(jīng)理,老派而守規(guī)矩。“我的父親是個有禮貌的人,經(jīng)常戴著一頂帽子。假日的時候我們?nèi)ズ_?,他會把褲子卷起來戴著帽子下海,以便在遇見熟人的時候能夠及時地舉帽行禮。如果恰巧沒戴帽子,他會覺得很不好意思?!?/p>
如今的邦德已垂垂老矣,卻從未想過讓帕丁頓和自己將停下在倫敦探險的腳步。他的最新作品《來自帕丁頓的愛》——帕丁頓寫給露西嬸嬸的書信集剛剛出版?!叭绻闶且粋€作家,沒人會覺得你將有退休的一天。我也不想退休,并且很高興自己還在工作。我很難想象自己如果不寫帕丁頓的故事了會怎樣?!?/p>
今年1月,倫敦博物館舉辦了一個慶?!芭炼☆D熊”熱回潮的展覽——《一只叫帕丁頓的熊》。
從最早的原著插圖,到1965年邦德用來寫故事的打字機,這場展覽囊括了這只小熊60余年的故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