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線粒體基因差異,如何影響免疫系統?
文/陳根
目前,大量的臨床數據表明,免疫系統在新冠狀病毒(COVID-19)的感染中起著一定的作用。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即先天免疫反應,在感染后會立即啟動,殺死病毒和任何被病毒破壞的細胞;第二道防線是適應性免疫反應,如果有任何病毒殘留,幾天后該系統就會啟動,利用其對病毒的了解來動員各種特殊力量,如T細胞和B細胞,以與病毒作斗爭。
我們已經知道,新冠的感染是免疫反應沒有對COVID-19進行成功防御的結果,但我們不知道為什么在人體的第一道防線中,線粒體占據重要地位。

線粒體是一種細胞器,是人體先天免疫系統和能量生產的關鍵部分。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與其他病毒相比,和線粒體基因的差異有著更為緊密的聯系。這些差異提供了解釋,即為什么老年人和有代謝功能障礙的人對COVID-19的反應比其他人更嚴重。
利用病毒爆發初期上傳的公共數據,研究人員進行了RNA測序分析,將線粒體與COVID的相互作用與其他病毒進行了比較,這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季節性甲型流感病毒和3型人類副流感病毒。研究結果確定了COVID-19(而不是其他病毒)會使身體的細胞保護反應變弱。
其中,最主要的是SARS-CoV-2降低了一組線粒體蛋白的水平,這些蛋白被稱為復合體一(Complex One)。通常情況下,當這種蛋白質的功能是作為一個警報系統,告知感染細胞進行自我毀滅,以便病毒無法復制。而抑制線粒體蛋白水平,會使該細胞的代謝輸出和活性氧的生成停滯下來。
另外,COVID-19還會對細胞進行重新編程,使其不制造與復合物一相關的蛋白質。這可能是病毒繼續傳播的一種方式。此外,線粒體編碼的基因沒有被SARS-CoV-2打開或關閉,因此在面對病毒時,產生幫助細胞躲避病毒的能量速度是可以控制的。
該研究發表在《自然》雜志上。其擴展了關于COVID-19削弱身體先天性炎癥反應的發現,報告了病毒是通過轉移線粒體基因的正常功能做到的。研究結果也為有效針對COVID-19提供了一個支點。未來,或可考慮將線粒體生物學作為冠狀病毒的主要干預目標。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