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毛振華:警惕原材料上漲擠壓企業利潤空間,制約制造業修復
澎湃新聞記者 蔣夢瑩
字號
6月8日,由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穆迪公司贊助的“中誠信國際2021年中信用風險展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中誠信集團創始人、中誠信國際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毛振華在會上發表了題為《周期錯位下的中國經濟與政策選擇》的主旨演講。毛振華指出,雖然經濟修復并不平衡,但中國經濟仍存在三大發展窗口期。
首先,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率先向正常化回歸,為中國經濟贏得了金融危機以來的又一帶來的錯峰發展窗口期;其次,短期內大國博弈有所緩和,為中國布局和應對提供了一個較為短暫的時間窗口;再次,中國應對疫情沖擊的政策相對克制,信用寬松的力度低于其他主要經濟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債務風險持續的高位累積,為后續政策操作預留了空間。
不過,毛振華提醒稱,當前經濟運行中仍存在多重風險,需要持續關注其演化態勢。首先,當前中國債務風險仍然處于高位,對經濟增長的制約仍存。其次,經濟周期與信用周期錯位轉換,或導致經濟運行面臨產出與融資“雙缺口”壓力。再次,雖然通脹整體仍可控,無惡性通脹之憂,但仍需警惕原材料價格上漲或擠壓企業利潤空間,制約制造業修復。第四,外部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持續存在。
毛振華建議,在內外多重挑戰并存背景下,宏觀政策要統籌兼顧內外環境的變化,統籌兼顧穩增長與防風險。具體來看,短期內仍需堅持穩增長與防風險雙底線,宏觀調控以“穩”為主,做好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通過持續穩增長和一定杠桿水平下的債務滾動進一步緩釋和化解風險,并充分考慮疫情及外部環境演化適時動態調整。
責任編輯:鄭景昕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