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翻翻那些老照片,聽聽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愛情故事
放下一年的忙碌,在春節(jié)靜靜地尋找時光逝去的印記,才發(fā)現(xiàn),那些最親近的人,已經(jīng)變了一個模樣。這時,你是否有翻看老照片的沖動?看看父母那時的模樣,聽他們講講那時的故事,留在記憶中的,是那些真真切切的幸福,在一起的美好。
春節(jié)期間,歸家陪伴父母的澎友發(fā)來了父母的老照片,聽聽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講述那時的故事,或許就是最好的陪伴。

江蘇啟東 ,盧夢君:靜靜走過30年
1984年,他25歲,她也25歲,他在新疆的邊防戍守,她在江蘇的工廠勞作,他們結(jié)婚了。1998年,他39歲,她也39歲,他們終于結(jié)束了14年的“異地戀”。日子波瀾不驚,也難免有爭執(zhí)有吐槽有埋怨,可生活不就是如此,在一起就是美好。


山西太原,李聞鶯:爸媽32年后重拍婚紗照
1983年1月,23歲的老媽華麗麗滴甩掉一枚“高富帥”,嫁給31歲的大齡城郊男青年老爸。2015年1月,他們又去拍了一組“婚紗照”。照片是特惠套餐,化妝簡單,背景俗氣,剛開始我都有點看不下去……可是誰能說,30多年伴隨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俗氣,不是一種真真切切的幸福?


四川成都,楊潔:時光穿越40年
公婆是生命中遇到的第二對父母。1975年,成都人民公園,那時公婆還很年輕,他們是一對甜蜜的小夫妻,我老公還沒有出世;2015年,成都錦里,兩個老人抱著小孫子,歲月寫在他們臉上,時光橫跨四十年,他們依然幸福依偎。

貴州畢節(jié),許夢娜:場景簡陋至極的外公外婆結(jié)婚照
這張照片拍攝于1996年,是外公外婆的第一張結(jié)婚照。場景簡陋至極,背后的紅色背景其實是一塊蓋沙發(fā)紅布,還破了洞,還好爸爸用相機記錄下了他們年輕的模樣。春節(jié),我把外婆接到家里和我一塊睡,她半夜依然給我扯被子蓋。小時候,我聽她講海螺姑娘的故事,現(xiàn)在,聽她講家里的艱辛。我偷偷打開了錄音機,錄下了她的聲音。我不知道,這樣的聊天還能繼續(xù)多少次,我只愿能久一點,再久一點。



北京,莊大丹:媽媽為了愛情遠(yuǎn)嫁上海
媽媽是天津人,爸爸是上海人。他們的愛情,即使在現(xiàn)在看來都讓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為了愛情,媽媽就這樣遠(yuǎn)嫁上海。每年過年,家人聚在一起,就喜歡翻一翻老照片,講講當(dāng)年的故事,最讓我百聽不厭的,就是爸媽當(dāng)年相愛的故事。


貴州安順,付丹迪:記憶中的鏡頭都與親情有關(guān)
第一張是我上小學(xué)一年級剛?cè)雽W(xué)的時候,爸媽領(lǐng)我去我們縣城的照相館拍紀(jì)念照。第二張是我大學(xué)畢業(yè)前回家過年,臨走前在河邊的合影。16年過去了,我長高了,比父親高出一個頭,今年回到家,父親的第一句話卻仍是:行李太重,我來提。如果時間是一部紀(jì)錄片的話,那么我記憶中最多的鏡頭,都與親情有關(guān)。


山西長治,李云芳:難忘曾經(jīng)的老宅
我家老宅,我生于斯長于斯。1994年,為照片中長胡子的那位長者,也就是我的爺爺修墳完工,全家留下這張合影。如今長者已逝,少年成中年,老宅前荒草叢生。


湖北武漢,周琦:父親母親38年的歲月印記
春節(jié),父母翻出38年前的老照片,感慨萬千。歲月在他們臉上留下越來越多的印記,也給他們帶來了越來越多美好的回憶。看著家庭成員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好,過年時圍在身邊,兩個人樂得合不攏嘴。


江蘇南京,俞凱:重歸20年前舊地的感動
背景中的這幢新民族形式風(fēng)格的“飛機樓”建于1954年,是原華東民航學(xué)院主樓,也是南京市的重要近現(xiàn)代建筑。上世紀(jì)90年代初的春節(jié),我在“飛機樓”前曾為父母拍過兩張合影,如今20年過去了,又是一年春節(jié)到,陽光依然明媚,“飛機樓”也風(fēng)采依舊,但再次來到樓前老地方的父母卻已經(jīng)青絲變成白發(fā)。時間都去哪兒啦?按下相機快門的瞬間,我的眼眶濕潤了。

重慶巴南,邱蕭蕪:時光爬過爺爺奶奶的臉
1994年,爺爺奶奶和四歲的我合影。我七歲的時候,父母離異,爺爺奶奶代替他們成為了我的"父母"。小時候的自己蠻橫又嬌氣,給爺爺奶奶添了很多麻煩。照片上的爺爺奶奶看上去那么的年輕,而今早已滿頭白發(fā),不知何時老年斑和皺紋已經(jīng)爬滿了他們的臉,走路行動也比不上以前利索。


江蘇鹽城,胡寶秀:爸媽變胖了!
照片里的父母三十六七歲,我很意外,爸媽哪有這么瘦!印象里,爸媽一直都是胖嘟嘟的,原來他們也瘦過美過。特別是媽媽,傲嬌的小卷發(fā),自織的白圍巾,文藝女小資啊。PS:老爸現(xiàn)在胖嘟嘟,和瘦時的他判若兩人,只有那口齙牙是我熟悉的,我嘴里也有一口,任性的遺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