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爭議”算什么,看看民國時期的校長多難當

澎湃新聞記者 徐蕭
2015-02-15 18:04
來源:澎湃新聞
? 文化課 >
字號

林建華

        2月15日上午,北京大學全校教師干部大會上,中組部副部長潘立剛宣布,林建華擔任北京大學校長,免去王恩哥的北京大學校長職務。王恩哥另有任用,但具體去向還未透露。

        從2013年3月,王恩哥接任北大校長,至今未足兩年。兩年里,王恩哥備受爭議。現在,北大送走了一位爭議校長,但是迎來了一位更受爭議的校長林建華。

        王恩哥短短的北大校長任期內,最大爭議是力推北大燕京學堂項目。當時,北大師生和社會輿論對該項目的宗旨、選址、培養模式等方面紛紛提出質疑,王恩哥在項目專題咨詢溝通會現場還遭遇到北大師生的一片“噓聲”。

        而林建華在爭議方面則更加“突出”。先是2013年3月,在重慶大學校長任內,林建華被一篇名為《重大之殤——討校長檄》的網文“筆伐”,后又在2013年6月,調任浙江大學校長初遭遇“抵制”風波。

        大學校長的確并不好當。看看民國的這些故事吧。

嚴復:從公推到被推倒

        大家都知道嚴復做過北大校長,并且深受師生愛戴,但很少有人知道嚴復曾經做過復旦大學的校長,結果還頗不愉快。

        實際上,嚴復不僅是復旦大學的第二任校長,還參與了復旦大學的創生。1905年,復旦首任校長馬相伯帶領學生脫離震旦公學,另立了復旦公學,當時就請了嚴復擔任復旦公學校董。隨后,一份由嚴復居首署名的28位復旦校董發出了《復旦公學募捐公啟》,為復旦募捐建新校舍。此外,嚴復還和馬相伯一起為復旦“評定”了教授法、管理法,他們也共同主持了復旦公學的招生考試。

        正是因為與復旦一直有著密切關系,所以當馬相伯不堪重負辭職后,復旦公學干事員葉仲裕、張桂辛等人向新任兩江總督端方提出申請,請求讓嚴復擔任復旦公學監督(校長)。端方對嚴復非常賞識與尊重,自然沒有問題。

        然而,這樣一位由師生們公推的校長最后卻與復旦師生產生了嚴重沖突,最后落于下風,黯然辭職。

        當時,嚴復一些任人唯親的做法,引起了包括葉仲裕在內的一批老資格復旦人的不滿,他們不斷與嚴復所派來的諸管理者為難。嚴復決定以庶務長葉仲裕挪用公款、庶務張桂辛管賬無方為由開除他們,葉仲裕等人也不斷在報上刊登啟事,指責嚴復尸位素餐和任人唯親,隨后或是葉仲裕等人暗中運作,或是自發,復旦的學生也開始介入沖突,批評嚴復“任用非人”、“靡費過多”。

        對于這些指責,嚴復在回應中并未做出辯白,對于一向愛惜羽毛的嚴復來說,頗不尋常。平心而論,嚴復在擔任復旦校長前后,都為復旦做了不少事情。但總體來說,學生的批評或有夸張,但作為復旦公學監督的嚴復并不太稱職,加之當時學風囂張,學生鬧事、罷學是常態,學校校長的任何舉措都有可能遭到學生的責難。

        1912年2月,嚴復出任北京大學更名后的第一任校長,有心在北大大干一番,可惜面臨經費短缺等重重困難。袁世凱政府拿不出錢,干脆提出停辦北京大學,遭到北大師生反對。嚴復不斷上書,拒理力爭,總算保全了北大。要是沒有嚴復出面抵制政府決策,北大的歷史就要改寫了。然而保全了北大,卻得罪了政府,嚴復僅上任八個月就被迫辭職。

馬相伯:因誤解而被轟走

        嚴復從北大離任后,袁世凱政府任命章士釗為北大校長,僅在任兩個月,是北大最短命的也是沒有實際到任的校長。當時,北大曾發生挽留嚴復與反章的學生風潮。章士釗推辭,“遲不赴任”,所以在蔡元培的推薦下,袁世凱政府又任命馬相伯為代理校長。

        馬相伯與嚴復都曾出任復旦與北大校長,但是二人在兩校的境遇則迥然不同。北大學生對嚴復充滿感念,加上對政府的抵觸,馬相伯的上任和章士釗一樣,成為一件不合時宜的事。

        馬相伯上任后,同樣面對經費問題。為解決經費,撐住北大,馬相伯以北大校產作抵押,向比利時銀行借貸了40萬法郎。盡管這是幫助北大擺脫困境之舉,但卻沒能得到北大師生的理解,甚至認為新校長“盜賣資產”,群起而攻。馬相伯無奈離職,在任僅兩個月。

        現在在北大未名湖畔,有嚴復的塑像,而在復旦文科圖書館,雖不起眼,也給嚴復立了個像,但馬相伯在北大不要說雕像,連曾任校長之事,也不被承認——在北大官網歷任校長中看不到馬相伯之名。

馬相伯與七君子合影

何燏時:結束嚴復的“美好時代”

        繼章士釗和馬相伯之后,何燏時奉命收拾北大的亂攤子。

        何燏時是浙江諸暨人,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后,獲工科學士學位。何上任時,北大的情況開始有些好轉。但半年后,何燏時就遭遇了更為窘困的局面。

        一個不準預科學生免試升本科的新政,點燃了火藥桶,北大預科學生舉行集會,要他到會解釋。何燏時置之不理,于是有130多名學生涌入校長辦公室,迫使他當場立字據保證向教育部辭職。據說何燏時當時爆了粗口,因此險些被胖揍一頓,才不得已立字為憑。

        但何燏時并未辭職,反而獲得了教育部力挺,他在20名巡警保護下重返北大,開除了領頭鬧事的八名學生,激發更大規模的抗議,事態快速擴大。但是這次,北大預科學生僅為一己之私,得不到社會支援,在與教育部談判對峙的過程中,處在了下風,并沒能趕走何燏時。

        其實,無論是抵制章士釗、馬相伯,還是何燏時,多少都與嚴復時期的“美好生活”消逝有關。據說嚴復時代的北大,學生交學雜費可以緩辦,考試可以攜帶書籍,夜里沒有門禁,曠課也不扣分。這些“好事”,在何燏時就職后全都沒有了。

        另外,嚴復出任北大校長期間,招聘進來很多教員,按照《申報》當時的分析,他們擔心新校長就職后,對自己的位置構成影響,所以鼓動學生抵制。

        但是何燏時的離任和學生的抵制沒有多大關系。從嚴復1912年10月辭職,到1913年11月胡仁源上位,13個月間,北大走馬燈似的進出了5位校長。所以,借著學生倒何事件,當局下定決心要將北大并入天津北洋大學。原本與教育部一個鼻孔通氣的北大校長何燏時,此時成為利益受損者。他開始登高疾呼,與學生站在了同一戰壕,最后憤然辭職。

楊蔭榆:魯迅筆下的“學閥”

        楊蔭榆是楊絳先生的姑母,也是魯迅筆下的“寡婦”和“廣有羽翼的校長”。在魯迅的筆下,楊蔭榆是鎮壓學生運動的學閥,面目可憎。

        但楊蔭榆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學校長。她于1924年2月到1925年8月,擔任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校長,魯迅當時兼任該校國文講師。這所學校還有兩個和魯迅關系密切的女學生——被魯迅紀念的劉和珍和后來成為魯迅夫人的許廣平。在楊蔭榆任校長期間,爆發了影響頗廣的“女師大風潮”,因此遭到魯迅的猛烈抨擊。

        1924年秋季開學之初,女師大部分學生因受水災和江浙戰爭影響,耽誤了一兩月時間沒有按時報到。楊蔭榆決定整頓紀律,嚴厲處置了幾名學生,要求她們立即退學。“女師大風潮”由此爆發。有學者考證,楊蔭榆是一個循規蹈矩,辦事認真,嚴以律己又待人嚴苛的女學究。所以在上任不久,楊蔭榆就得罪了一些教員和學生。

        再加上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辭世,女師大學生自治會決定參加公祭,但被楊蔭榆反對。自治會沒有聽從,反而公推自治會總干事許廣平向楊蔭榆逼宮,要她立即辭職。

        隨后不久,楊蔭榆以紀念“國恥日”的名義在校舉行演講會,她作為主席登臺主持,卻被學生轟下臺。學生們封了楊蔭榆的辦公室,堵住校門,不準她進學校,楊蔭榆只好在外租房辦公。

        在驅楊運動中,魯迅和周作人、錢玄同等人一直站在學生一邊,共同發表宣言反對楊蔭榆。面對愈演愈烈的風潮,教育部下令停辦女師大,另成立國立女子大學,楊蔭榆就此去職,也得以擺脫泥淖。抗日戰爭期間,楊蔭榆為保護同胞姐妹免遭日軍蹂躪,被槍殺。

吳南軒:不顧清華自由風氣遭驅逐

        1930年代的清華,也出現了連續“驅逐”校長的風波。在這股風波中,吳南軒成為了清華歷史上任職時間最短的校長。

        在吳南軒之前,為清華費盡心力、有莫大貢獻的羅家倫被學生驅走,而之后閻錫山選派的喬萬選連清華的門都沒進來。當時,清華師生們希望在周貽春、趙元任和胡適中挑選一位出任校長,但南京政府在陳果夫的推薦下,任命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副教務主任吳南軒主政清華。

        吳南軒是江蘇儀征人,留美出身,著名心理學家。清華師生覺得吳南軒雖非理想人物,卻也沒什么過錯,于是便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沒有做任何迎拒的表示。

        吳到任后,表示“將恪遵蔣主席飭整學風的意旨”,加強清華的“精神建設”與“心理建設”。根據這個精神,吳南軒后來未經校務會議和教授會商討,擅自聘請了教務長、秘書長及一些學院的院長,這與清華師生追求的民主和自由氛圍格格不入,引起極大反感。

        隨后,教授會通過決議,譴責吳南軒到校以來“大權獨攬,不圖發展學術,加以蔑視教授人格,視教授為雇員”,同時致電蔣介石要求撤換吳南軒。學生會也召開大會,堅決支持教授會決議,要求吳南軒“即時離校”。

        沒辦法,吳南軒攜清華大學印信躲進北平城內的使館區,在一家飯店掛起了“國立清華大學臨時辦公處”的牌子,進行“遙控辦公”。這種作為遭到社會輿論的猛烈抨擊,學生們決定“武力護校,準備流血”;清華教授會成立校務維持會,并選派代表,向南京教育部請愿,驅逐吳南軒。

        最終,上任不足3個月,吳南軒就離任了。1936年后,吳南軒開始兼任復旦大學代理校長,口碑則要好很多。

郭任遠:從宿舍后門逃走的浙大校長

        林建華只是被浙大校友會小小抵制了下,但他的前輩郭任遠則沒那么幸運。但和前面北大的幾位不同,郭任遠確實是咎由自取。

        郭任遠稱得上是少年得志,20歲赴美留學,25歲獲得博士學位,35歲出任浙大校長,一路走來順風順水。但郭任遠萬萬沒有料到,最后他竟然被自己的學生趕出浙大,灰頭土臉地從后門出走。

        1935年12月9日,全國掀起“一二·九”運動,浙大學生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動。郭任遠對學生的游行示威非常憤怒,他將12名學生會代表名單交給了軍警機關,致使他們被逮捕。這種行徑在當時的氛圍下無疑就是作死。學生會迅速發表了《驅郭宣言》,“驅郭運動”全面展開。12月21日,郭任遠從校長宿舍后門離開,再也沒有回來。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水县| 拜泉县| 高尔夫| 开封市| 根河市| 田阳县| 贞丰县| 甘谷县| 大兴区| 白城市| 柳河县| 梅河口市| 桐城市| 新余市| 上杭县| 马鞍山市| 鲁山县| 蒙城县| 休宁县| 通榆县| 娄烦县| 嘉峪关市| 称多县| 沙坪坝区| 宜城市| 开原市| 玉田县| 千阳县| 玉林市| 六安市| 寻甸| 丹巴县| 武穴市| 靖宇县| 喀什市| 来宾市| 密山市| 平罗县| 焦作市| 肇州县| 琼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