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自貿區金改3.0版5大創新:本外幣境外融資全面放開
備受期待的上海自貿區新一輪金融改革正式啟動。
2月12日,央行上海總部在滬發布《上海自貿區分賬核算業務境外融資與跨境資金流動審慎管理實施細則》。《實施細則》提出,全面放開本、外幣境外融資,與全球低成本資金牽手;取消境外融資的前置審批,取而代之的是,運用風險轉換因子等新的管理方式,依托自由貿易賬戶管理系統,進行事中事后監管。
這一系列新政將適用于擴區后的上海自貿區全域。
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局長張新說:這份《實施細則》出臺的意義十分重大,標志著上海自貿區新一輪金融改革的開始。他把上海自貿區啟動的這輪金改形容為“3.0版”。
據張新介紹,上海自貿區金改3.0版的核心是,要圍繞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各個要素,使資本項目可兌換得到全面有序實施,自貿區企業和金融機構境外融資全面放開,上海個人境外投資落地實施,利率市場化全面推進,上海金融市場實現與國際市場雙向開放,金融業準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金融監管的負面清單管理全面實施,以自由貿易賬戶系統為標志的各類強大的事中事后風險管理和金融安全系統全面到位,安全、快速、同步地推進自貿區建設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按央行上海總部發布的新聞稿,《實施細則》共有五大創新:
一是擴大了境外融資的規模和渠道,企業和各類金融機構可以自主從境外融入資金。整體上,為落實中央精神,《實施細則》上調了經濟主體從境外融資的杠桿率。企業的融資規模從原來資本的一倍擴大到二倍。銀行原來不能從境外融入人民幣資金,在新的政策框架下,可以從境外融入本外幣資金。非銀行金融機構如證券公司等,也能從境外融入資金。
二是運用風險轉換因子等新的管理方式優化境外融資結構。《實施細則》創造性地使用風險轉換因子(包括期限風險轉換因子、幣種風險轉換因子、類別風險轉換因子)來引導經濟主體的境外融資結構。這種新的管理方式,鼓勵企業和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中長期、以及用于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不鼓勵短期融資。同時,《實施細則》將表外融資也納入境外融資的管理范圍。
三是改革事前審批為事中事后監管。取消了境外融資的前置審批,擴大了經濟主體的自主權。借債主體可按照自身資本規模的大小、在核定的規模內,綜合考慮期限、幣種、融資類別等因素,自主決策以何種方式開展境外融資,融資多長期限,融什么幣種的資金等,將這些本應屬于企業自主決定的權利歸還給企業。人民銀行將根據系統采集到的區內主體境外融資實際情況,進行事中事后的監測管理,從宏觀上把控境外融資的整體風險。
四是建立了宏觀審慎的境外融資風險管理新模式。人民銀行可根據試驗區跨境及跨區資金流動、區內及境內信貸供求情況,對境外融資杠桿率、風險轉換因子、宏觀審慎政策參數等進行調整,必要時還可采取總體規模調控等應急管制措施。人民銀行根據系統采集的數據以及試驗區經濟金融運行和跨境跨區資金流動情況,建立相應的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并可根據風險防控需要對風險預警指標和宏觀調控政策工具進行調整和完善。
五是歸根到底,是在上海率先建立了資本賬戶可兌換的路徑和管理方式。在路徑上,全面放開本、外幣境外融資。《實施細則》將本、外幣融資納入統一的政策框架內,中外資企業或金融機構可依據統一規則,自主選擇從境外借用人民幣資金還是外幣資金。在管理方式上,我們依托自由貿易賬戶管理系統,采用風險轉換因子等現代管理手段,對風險進行24小時逐筆實時監測,確保金融安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