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五十度灰》能在全球賣7000萬冊,真要感謝《暮光之城》
2月13日起,根據超級暢銷小說《五十度灰》改編的同名電影,開始在全球多個國家地區上映。在柏林電影節的公映會上,小說作者E.L.詹姆斯跟主創人員一起走了紅毯,這位主婦現在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作家之一。
這樣一部情節弱智,語詞貧乏,想象力蒼白的小說,居然能在全世界賣掉7000萬冊,只能用不可理喻來理解這件事情了。有評論說,相比《五十度灰》,被模仿對象《暮光之城》幾乎就是《戰爭與和平》了。那么,這樣一部事實上只有用“低劣”這個詞來形容的小說,怎么會讓全世界的絕望主婦趨之若鶩的呢?

基于《暮光之城》二次創作而成
和大部分言情小說一個模式,《五十度灰》三部曲講述的仍然是“霸道總裁”與“純真少女”的愛情故事,只不過充斥著大篇幅的性虐橋段,讓人過目不忘。不過,小說前所未有的成就竟然是在毫無宣傳的情況下取得的,實在讓人驚嘆不已。口碑效應是關鍵,就像一位行業分析師所說,“完全是得益于口耳相傳。”
通過口碑效應賣書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鮮事,反而成為圖書業的一大商業模式。但是詹姆斯驚人的成績無人可匹敵。2011年,美國當紅新生代暢銷青春文學作家阿曼達·霍金“自出版”的《超能部族》三部曲雖然也暢銷,卻11個月內只賣了100萬冊,與《五十度灰》比起來,相去甚遠。
這一巨大的差異可能與天賦、內容或運氣沒有多大關系,更多的是源自詹姆斯早期讀者群的獨特性。她的作品起源于同人小說(利用原有的漫畫、動畫、小說、影視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節或背景設定等元素進行的二次創作小說),這一流派的小說獨立于文學商業之外,在網絡上吸引了一批流行書籍和電影的狂熱愛好者,他們聚集在一起,受這些作品的啟發,書寫和閱讀屬于自己的故事。
詹姆斯長期游走在這一流派,為自己俘獲了上千讀者,在書出版之前就已經形成了巨大的粉絲市場。但是同人小說本質上是具有合作性質的,而且按照慣例,是堅決反商業化的,這兩種特性讓其作品的出版顯得非常不尋常,甚至違反倫理道德。

2009年,為了向斯蒂芬妮·梅爾的吸血鬼主題系列小說《暮光之城》致敬,詹姆斯開始在一個火爆的同人小說論壇FanFiction.net上發布《五十度灰》三部曲,當時的小說名叫《宇宙之王》。不過小說最終被撤下,可能是因為違反了禁止出現色情內容的規定。隨后,她將該小說放到個人網站上。
小說中,詹姆斯擺脫了梅爾關于超自然的故事線,將兩位主角愛德華和貝拉之間大篇幅的純潔愛情故事,變成了露骨的性愛情節。就像許多同人小說作者一樣,詹姆斯分階段定期上傳作品,這種方法可以隨著故事的進展,讓讀者參與討論,并根據讀者的反饋意見,進行下一步的寫作或修改。作者之間也相互閱讀對方的作品,并根據讀者的熱度和回應的內容,推斷哪種類型的故事更受歡迎。據報道,詹姆斯的小說獲得3.7萬條評論,這還不包括未參與評論的數千讀者。
2011年年初,在對作品進行修改,刪去所有與《暮光之城》相似的痕跡之后,詹姆斯與澳大利亞一家小型虛擬出版社“作家咖啡店”(The Writer's Coffee Shop)簽約出版了《五十度灰》三部曲電子版和按需出版的平裝書,并迅速吸引了大量粉絲。2011年3月,蘭登書屋花超過100萬美元買下其出版權,在此之前,這三本書已經幾乎問鼎《紐約時報》紙質版和電子版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就像所有同人小說的生產者和讀者一樣,《五十度灰》絕大多數的讀者也是女性。而且有坊間跡象顯示,至少在最初,這些不同群體互有交集。2011年春天,讀者開始在擁有900多萬會員的美國最大書評網好讀網(Goodreads)上評論《五十度灰》系列的第一本書,不少人表示,他們第一次在同人小說中接觸到這個故事。“我喜歡這個故事,里面的人物再一次偷走了我的心!”一位名叫Ashley的讀者寫道。她和5.5萬的其他會員給予了這本書最高評分:5顆星。
同人小說的成功離不開原著書迷
同人小說也存在于一種依賴的狀態中,它們依靠的是原著培養的強大讀者群。而且同人小說在人物、場景和情節設置上也與原著大同小異,只不過描述方式不同。許多作者在自己作品的前言中提出免責聲明,稱對于故事中的人物他們不享有版權,可能是基于這個原因,同人小說的隱性規則就是作者不試圖從中獲利。同人小說很早就走向網絡,創建于1998年的網站FanFiction.net至今仍保留著頗受歡迎的論壇形式,2012年已擁有200多萬用戶,人們在上面發布和閱讀來自書籍、電影、卡通甚至視頻游戲中的故事。

在該網站圖書版塊中可以發現,各種原著五花八門。有記者發現,截至2012年7月28日,《殺死一只知更鳥》與《通往特雷比西亞的橋》的受歡迎程度相同。已經發布的同人小說中,《腥紅色的繁箋花》有220多篇,超過《BJ單身日記》,后者只有211篇同人小說。哪怕是喬治·奧威爾的《動物莊園》也有91篇同人小說。不過,奇幻文學仍然占據主導地位。《暮光之城》的粉絲規模位列第二,僅次于《哈利波特》,后者有20萬篇同人小說。
有一種說法是,同人小說是對原著的一種修正:填補情節空白,放大潛臺詞,寫出那些本來應該發生而實際沒發生的故事情節。在FanFiction.net上,你會發現上千部《暮光之城》同人小說被歸類到“平行宇宙劇情”,用來表示他們的情節與梅爾的存在嚴重分歧。小說中的吸血鬼英雄愛德華,被重新設置成一名外科醫生、一位中學校長或一只貓,而他的愛戀對象貝拉則被改編成一名婚禮策劃人、棄婦、美國陸軍中士或糕點師助理。人物和情節設置中,有孩子、車禍、令人毛骨悚然的政府實驗、離婚和失蹤,盡管長期以來色情內容被禁止出現,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大量性暗示內容。
根據以往一項針對10億網頁搜索的分析,FanFiction.net成為全球最受女性歡迎的“色情”網站。這些典型的同人小說幾乎沒有什么文學功力,也看不出太多寫作技巧,作者的動力源自大膽的熱情,他們知道讀者一定也對原著中某些情節不滿而希望修正。網站上的讀者則提供了積極的評論和反饋,類似“哇,改寫得真棒!我們看到了關愛備至的愛德華。”

同人小說的合法性問題仍處在灰色地帶
有支持者,必然也有反對者。一些人稱,詹姆斯只是將《暮光之城》中的細節改編了一下,就拿來出版,搖身一變好像成了一部新的作品,實際上只是替換了其中的場景,重新命名了人物而已。批評人士還稱,此舉背叛了同人小說“無商業性”的風氣,還會招致法律問題。其他《暮光之城》同人小說作者也出版過自己的作品,通常以電子書的形式通過互聯網銷售,但是沒有一部作品的讀者規模可以和《五十度灰》相比。有人甚至指責詹姆斯利用《暮光之城》的粉絲為自己賺取利益,“正是這些粉絲給了她名聲,”一名《暮光之城》同人小說作者指出。
同人小說的合法性問題仍處在模糊地帶。同人小說作者和法學學者們雄辯道,同人小說的合理使用符合法律標準,因為它既無商業性(對版權作品不構成經濟威脅),又具有“可轉化能力”(在原著基礎上,增加了新穎的見解和意義)。但是包括美國暢銷書作家諾拉·羅伯茨、吸血鬼系列小說作家安妮·萊斯在內的一些職業作家則已經威脅要起訴同人小說作者侵權,不過相關判例法(以個案判例的形式表現出法律規范)卻相互矛盾,特別是涉及小說人物的法律。
1954年的一起案件中,擁有達希爾·漢密特偵探小說《馬耳他之鷹》電影權和廣播權的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認為,以原著主人公山姆·史培德為主角的廣播續集侵犯了小說版權。聯邦上訴法院駁回了華納的說法,裁決稱,如果故事人物只是小說敘事的一種工具,并不“真正構成了全部的故事”,那么小說人物不被版權保護。
2001年,黑人女作家艾麗斯·蘭道爾的戲仿小說《風已飄去》,從奴隸女兒的角度重新講述了著名小說《飄》,聯邦上訴法院認定,蘭道爾在書中借用了《飄》中的15個人物和一些著名的場景,已經構成了“盜版”。
然而,到了2009年,聯邦地方法院判決禁止出版一名瑞典作家的小說,稱其對美國作家J.D.塞林格的小說《麥田里的守望者》構成侵權。原因在于,這位瑞典作家用“J.D. 加利福尼亞”筆名,將《麥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爾頓·考爾菲德從16歲的中學生變成76歲老爺爺,以老人的視角重新敘述了一遍。瑞典作家的律師辯稱,小說只是模仿塞林格原著,并對其轉化性使用而已。但是法官發現兩本小說的主人公驚人地相似,最終認定小說侵權。(最后該案件在2011年達成和解,瑞典作家同意,在《麥田里的守望者》2026年版權到期前,不在美國出版發行自己的這本書。)
《暮光之城》作者稱同人小說與自己無關
由于《暮光之城》同人小說與梅爾的原著只存在唯一明顯的關聯,就是都有吸血鬼英雄愛德華和女主角貝拉,因此前者是否構成侵權存在爭議。更加無法說清的是,當同人小說中,愛德華改頭換面成為一名億萬富翁或吸毒者,連名字都換掉之后,他還是梅爾小說中的那個愛德華嗎?
喬治城大學著作權法專家麗貝卡·圖施奈特(Rebecca Tushnet)對同人小說頗有研究,她指出同人小說應該受到法律保護,因為這和其他合法活動只有程度上的區別,如在院子里演一出“芭比娃娃和肯”或星球大戰的模擬戲;舉辦X檔案主題派對,其中的戲服和裝飾沒有獲得官方授權;或者,午餐時間和朋友討論電視人物的性生活。相較于這些活動,同人小說需要更多創造性投入,盡管可能會讓粉絲嘲笑,但不應該讓它們承擔法律責任。
1997年,圖施奈特開始研究同人小說,在她的研究案例中,沒有一位同人小說作者通過實際行動獲取經濟利益。但是《五十度灰》不一樣,但卻可能涉及法律問題。美國猶他大學英語系教授安妮·賈米森(Anne Jamison)也研究同人小說,2012年3月她對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說,“在我看來,現在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的問題:明確地、有意識地利用另一名作家的粉絲基礎,創造該作家小說中人物的另一個版本,并用作商業目的,這是否構成某種傷害或侵權?”

目前,斯蒂芬妮·梅爾(Stephenie Meyer)似乎不太可能將詹姆斯訴上法庭。2012年5月,她表示自己并未讀過《五十度灰》系列書,“那不是我的寫作風格,與我無關,”她同時表明,這些《暮光之城》同人小說的存在并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談及詹姆斯,她說,“祝賀她,她寫得很好,非常棒。”
《五十度灰》89%的文本與初始網絡版本相同
然而,對《暮光之城》的某些粉絲來說,詹姆斯獲得的巨大聲譽和成功似乎是不勞而獲。2012年3月13日,愛情小說博客DearAuthor的主管Jane Litte用抄襲監測軟件圖尼丁(Turnitin)比較了《宇宙之王》和《五十度灰》三部曲,發現兩部小說的文本有89%相同,她隨機選擇了幾個樣本段落,里面除了人物名字從愛德華變成克里斯蒂安,貝拉變成安娜之外,其他內容幾乎未變。“隨著同人小說獲得成功,并將粉絲轉化成七位數的經濟回報,大量涌入專業出版界的同人小說可能比以前的水平更高,”Litte寫道。“在我看來,如果認可這種做法,就應該注明同人小說的原著,告訴讀者他們可能之前讀過類似的書,得到粉絲的認同。”
Litte發布兩部小說的相似文本之后,收到近300條評論。少數人認為詹姆斯不欠梅爾什么,“該死,照這么說,是不是所有歷史浪漫小說都源自《傲慢與偏見》呢?”一名網友評論道。不過,大多數人認為詹姆斯是在戲弄《暮光之城》的粉絲。“如果一個學生的論文有89%的內容與他人重合,將被踢出大學,但是詹姆斯的同人小說卻得到了相反的待遇,竟然最后簽約出版,”另一名網友寫道。還有網友稱,“詹姆斯是在利用《暮光之城》的粉絲,是的,她的確有自己的粉絲和支持者,但總體上她給自己的出版之路留下巨大的后患。”
安妮·賈米森曾對同人小說有詳細的解釋,稱這是“在默認契約(一種不成文的、自愿的合同,用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不涉及法律問題)下操作。許多這種不成文協議涉及給予和索取,勞務(審核、記錄、寫作、閱讀)捐贈,因為大家公認這是非盈利性的。”
是否應該打破這種默認契約,以及在何種情況下打破,是評論家們沒有解決的問題。詹姆斯沒有對此發表觀點,但是小說《五十度灰》提供了一些線索。安娜和克里斯蒂安的例子暗示了一種關系上的宿命論幻想,在是否服從契約或規則上來回搖擺。盡管潛在的回報頗豐,但是這種關系也會付出代價。對于安娜來說,與克里斯蒂安的這種關系的代價就是身份和職業不屬于自己。對詹姆斯來說,她與《暮光之城》粉絲的關系的代價是,《五十度灰》巨大的成就在一些人看來非她獨有。

【延伸閱讀】
《五十度灰》作者談自己:做愛?那是什么?
2012年12月,《五十度灰》作者E.L.詹姆斯接受《衛報》采訪,主要內容就是談自己。
Q:最開心是什么時候?
A:1994年在貝爾法斯特,我的第一個兒子出世。
Q:最早的記憶是什么?
A:生病在醫院,當時還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被迫待在氧氣帳篷里。
Q:最不喜歡自己哪一點?
A:自私。
Q:最不喜歡別人哪一點?
A:虛偽,善妒。
Q:除了房產,買過最貴的東西是什么?
A:一部車,慶祝《五十度灰》摘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
Q:你最寶貴的財產是什么?
A:丈夫買給我的鉆石耳環。
Q:如果你可以讓已經不存在的東西重回生活,你希望是什么?
A:禮貌。
Q:你最討厭的習慣是什么?
A:過度使用省略號……
Q:你最喜歡的味道是什么?
A:Swarfega牌的洗手液,它讓我想起心愛的父親。
Q:最喜歡的書是哪本?
A:《百年孤獨》。
Q:你最愛用哪個詞?
A:“所以”。
Q:最讓你感到罪惡的快感是什么?
A:吃一整罐巧克力醬。
Q:你對誰最感到歉意,以及為什么?
A:我丈夫說,我從來沒有道歉過。
Q:別人對你說過最糟糕的話是?
A:有人曾指責我是保守黨員。
Q:你生命中的至愛是?
A:尼爾·倫納德(詹姆斯的丈夫)。
Q:生活中最美好的吻是哪一次?
A:初吻。
Q:活著的人中,最鄙視哪個?為什么?
A:邁拉·希德莉(英國臭名昭著的“沼澤殺手”,1963年至1964年期間,因在沼澤兇殺案中殺害4名兒童被定罪,2002年在獄中病逝)。哦,她死了,太好了!
Q:最想邀請誰出席你的夢幻晚餐?
A:來自全球各地的我的同人小說的朋友。
Q:你做過最糟糕的工作是什么?
A:在一個服裝廠,給裙子系腰帶。
Q:如果你可以回到過去,你最想去哪?
A:回到2002年,堅持讓我的父親去看醫生。
Q:最近一次哭是什么時候?為何而哭?
A:看到英國隊在倫敦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時。
Q:你如何放松自己?
A:我從不放松。
Q:做愛頻率是怎樣的?
A:做愛?那是什么?
Q:最接近死亡的一次是什么時候?
A:在我兩歲半的時候,由于雙側肺炎差點死去。
Q: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A:我的孩子,他們可以彈奏樂器,還能在你看著他們的眼睛時,同你說話。
Q:是什么讓你半夜不睡?
A:推特。
Q:希望人們在你的葬禮上播放什么歌?
A:由鋼琴家James Rhodes演奏慢板的巴赫D小調第三協奏曲BWV 974。
Q:你希望以什么方式被人們記住?
A:希望人們記住我是一個可以寫歡快的愛情故事的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