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兩年上市路變數頻頻,五芳齋打不出粽子之外的好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有牛財經”(yncj_cn),作者:長江中下游學者,頭圖來自Canva可畫
2020年,對于老字號們來說注定是個不平靜的年份——這一年里,狗不理被接連曝出關店、對消費者評價出言不遜等負面新聞,被輿論炮轟了一輪又一輪;全聚德則因為赴京旅游人數下滑等原因,交出了一份難看的年報,也讓消費者們意識到了這家百年老字號的各種缺陷。
老字號們完全沒有希望了么?那倒也未必。縱觀老字號們近些年的動向,不難發現,愿意貼近消費者的品牌還是占多數的。例如憑借營銷火出圈的大白兔、同仁堂、五芳齋等。其中,五芳齋尤為引人注目——它不僅頻頻通過跨界討好Z世代,還打起了在A股上市的算盤。

圖片來自五芳齋官網
風波中的五芳齋:兩年連換三家券商,機構投資者履約期限將至
或許是為了求個吉利,五芳齋,這家專注粽子一百年的老字號選擇在端午節前遞交招股書。
根據證監會官網信息,五芳齋披露招股書的時間是在6月4日,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518.575萬股,擬募資額為10.56億元。據五芳齋在招股書中所述,其募資主要用于投資五個項目,包括“五芳齋三期智能視頻車間建設項目”等,此外也有補充流動資金的需求。
招股書顯示,五芳齋的主要承銷商為浙商證券——值得注意的是,五芳齋此前曾連續更換過兩次上市輔導券商。第一次是在2019年,彼時五芳齋選擇了廣發證券作為其上市輔導券商,但在短短五個月后,五芳齋就因“戰略發展需要”終止了輔導協議;中金公司則是第二家和它達成輔導協議的券商,然而,自2020年6月五芳齋披露第三期工作進展報告后,雙方的合作進度就再無更新。直到2020年9月,浙商證券才官宣接過這一“重擔”。
一家準上市公司頻繁更換輔導券商,難免會動搖投資者的信心——究竟是券商出了問題,還是企業有問題?在招股書中,五芳齋并未點明背后原因,這讓它身上的迷霧變得更加濃重。
此外,五芳齋還面臨著機構投資者撤出的風險。
2021年2月,寧波永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寧波復聚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與五芳齋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協議中寫明:若五芳齋不能在2021年12月底或2022年12月底前完成在A股的上市,那么兩家機構有權回購其持有的發行人全部股份。

圖片來自Canva可畫
從目前披露的招股書來看,寧波永戊、寧波復聚在五芳齋的持股比例分別為3.77%、1.13%。很顯然,如果五芳齋不想失去自己的兩家股東,它就必須盡快完成上市流程。
營銷大師五芳齋,其業務基本面“成色”如何?
既然急著上市,那么五芳齋的業務基本面又能否滿足投資者們呢?
根據招股書數據,五芳齋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24.23億元、25.07億元和24.2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0.97億元、1.63億元和1.42億元。其中,五芳齋2020年的營收以及盈利數據均較2019年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分別為3.44%和12.90%。
在老字號公司中,五芳齋的業績算是其中尚可的一撥——對比2019年凈利潤僅2425萬元的狗不理,以及2020年巨虧2.64億元的全聚德來看,五芳齋的業績的確不差。這從一定程度上要歸結于五芳齋近年來屢屢打出的營銷牌。
單從聯名對象來看,五芳齋實在是夠“野”——拉面說、鐘薛高、AKOKO這些年輕品牌自然不在話下,就連小罐茶、百事也沒逃過它的法眼;同時,它在廣告質量、創意上也屢屢“出圈”,此前將糯米擬人化的黑色幽默風格廣告、在B站等平臺引發廣泛討論的咸鴨蛋、星球大戰風格的粽子廣告均屬此類。此外,五芳齋還入局了直播帶貨、新零售等賽道。
雖說五芳齋的確通過營銷給年輕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營收過于單一的風險依舊纏繞著它。
若是細分到招股書中的營收一欄,可以看到,五芳齋的營收主力依舊是各種各樣的粽子,且這一品類的營收占比還在不斷增高。2018年,五芳齋“粽子系列”一項占總營收比重還僅為66.28%,到2020年已經上升至70.77%,銷售額高達16.44億元。

圖片來自五芳齋官網
對于五芳齋來說,粽子雖然是其多年賴以為生的爆品,但這一品類季節性的特征使得它在端午節前后的銷量都不會太理想,這進一步加重了五芳齋營收來源過于單一的缺點。在招股書中五芳齋也承認,粽子、月餅等傳統節令食品具有顯著的季節性特征,如果不能做好市場預測等措施,將面臨部分產品備貨不足進而失去業務機會。
有意思的是,五芳齋集團董事長厲建平曾在2018年發布規劃,稱要在2021年將粽子占營收比重降到50%以下。現在看來,留給五芳齋的時間已經不多,這一規劃恐怕也將成為泡影。
業務多元化,對于五芳齋而言有多大想象力?
五芳齋不是沒意識到它過于依單一品類的缺點,它也曾試著發力多元化,例如擴展產品品類至月餅、蛋品、鹵味、湯圓等。不過,這一戰略的成效究竟有多少尚還存疑。
招股書信息顯示,2018、2019和2020年,五芳齋“月餅系列”一項的銷售額分別為1.55億元、1.53億元和1.85億元,占總營收比重分別為6.84%、6.45%和7.96%;“蛋制品、糕點及其他”一項銷售額分別為2.2億元、2.41億元和2.3億元,占總營收比重分別為9.69%、10.13%和9.86%。總的來看,五芳齋的“粽子外業務”到目前為止尚未體現出它的增長潛力,這數年內變化不大的總營收占比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之外,五芳齋也涉足了餐飲行業。
2018年,五芳齋在杭州推出了首家無人智慧餐廳。當時五芳齋聲稱,該無人智慧餐廳整個用餐過程完全被無人化改造,不管是排隊、點餐還是取餐、結賬,全靠消費者用App完成,就連菜品推薦和營銷也全由系統完成。五芳齋認為,僅無人化改造一項就能幫助門店節省32-35萬元的用工成本,還能24小時營業。

圖片來自五芳齋官網
然而,這家無人餐廳在杭州正式上馬后并未有后續消息傳出,五芳齋似乎并沒有在這一領域繼續發力的打算。目前,在大眾點評上搜索五芳齋杭州門店,并未找到這家號稱位于西湖區文三路的智慧餐廳。在地圖App上倒是能確認這家餐廳的存在,不過那無一評價的界面和沒掛上“五芳齋”三字的招牌難免讓人為它的命運感到擔憂。

此外,五芳齋旗下還有名為“優米一家”的餐飲品牌,公開信息顯示其主打中式快餐,以米飯產品為主導。但從招股書中來看,掛著“優米一家”招牌的門店在五芳齋全國154家門店中僅占少數(不到20家),且基本分布在上海,離全國性品牌相去甚遠。
從招股書來看,五芳齋餐飲業務占總營收的比重確實要高于月餅系列和糕點等業務,不過這一業務逐年下滑的趨勢也是事實——2018、2019和2020年,“餐食系列”一項在五芳齋營收結構中的占比分別為17.19%、15.68%和11.41%。
總的來說,五芳齋作為一家老字號,能貼近年輕人努力做好產品,這無疑值得一眾還在“倚老賣老”的老字號們學習。不過,它單一的營收來源和前路尚不明朗的新業務也值得重視。年輕化營銷和加碼新業務是否能夠兼得?又該如何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這些問題無疑值得上市后的五芳齋細細思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