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紙吸管遭瘋狂吐槽,禁塑令下餐企何去何從?
餐飲業“禁塑令”落地至今已經有5個多月,餐飲企業在執行的過程中順利嗎?又遇到哪些難題?消費者又是怎樣的態度?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劉佳。
前段時間,#紙吸管真的很環保,在我嘴里就降解了#這個話題登上了熱搜。這是繼#討厭紙吸管的原因#、#被紙吸管剝奪的快樂#、#奶茶消費者吐槽紙吸管#等話題后,紙吸管再一次因“難用”被噴上熱搜。
而在紙吸管被吐槽的背后,是“禁塑令”正式實施,奶茶店等餐飲行業從業者響應國家號召,將長期使用的不可降解塑料吸管替換為紙吸管。
為什么消費者對紙吸管如何“深惡痛絕”呢?對此,餐企又是如何看待和應對的?
環保紙吸管遭吐槽,餐飲商家被差評
今年4 月 7 日,光明日報官方微博發起 “ 用紙吸管喝奶茶快樂會減少嗎 ” 的微博調查。調查一經發布,迅速成為微博平臺的熱門話題。短短一天,該話題在光明日報官方微博的閱讀量就高達四千萬,超8萬人參與投票,話題閱讀量達到 4021.3萬。
在這條微博下,網友們開啟了對紙吸管的瘋狂吐槽模式。在大多數奶茶控的眼中,紙吸管儼然成為了21世紀最反人類的發明,很多人咬牙切齒地數落出紙吸管的n宗罪,并直言,“貧窮和肥胖沒能讓我戒掉奶茶,紙吸管做到了”。

紅餐網(ID:hongcan18)梳理了一下網友的吐槽點,發現大部分吐槽都圍繞著口感展開:
“紙吸管真的很環保,在我的嘴里就降解了!”
“在使用過程中,會散發出殘留在紙吸管纖維間及纖維細胞壁內的硫化氫等難聞的氣體,這種“衛生紙味兒”完全破壞了飲品本身的味道,享用奶茶的幸福感蕩然無存。”
“喝熱奶茶的時候,沒過一會兒,紙吸管就已經變得軟爛甚至解體。”
除口感之外,便利度也是紙吸管的槽點之一:
“強度硬度和牢固度不夠,不僅戳不開奶茶封口,還非常容易被咬壞,咬到一嘴紙屑。”
“紙吸管是珍珠和芋圓的克星,軟化之后,一杯奶茶杯底的“精華”牢牢地粘住紙吸管內壁,嗦的人腮幫子疼也沒有一顆能夠被吸上來。”
事實上,不僅僅在中國,紙吸管在國外也遭到了無盡的嫌棄。去年,英國就有人發起了一輪請愿,要求麥當勞放棄紙吸管,用回原來的塑料吸管,得到了幾萬名網友的支持。

△圖片來源:攝圖網
而對于紙吸管的吐槽也從微博轉移到了餐飲商家的店鋪留言上,不少茶飲店因此“收獲”了不少差評。
“丸x堂,你要是再不把紙吸管換掉,我以后是真的再也不會買你家的奶茶了。我真的太討厭紙吸管了!”
“肯德基的冰椰拿鐵,還在用紙吸管,喝的時候椰凍吸不上來!少喝了好幾口拿鐵!一天不換你就等著天天接受我的差評吧!”
“芋泥一口都吸不上來,茶x道的紙吸管太爛了,差評!”
線上對紙吸管的瘋狂吐糟最終蔓延到了線下,不少餐飲商家為此不得不一再向消費者解釋道歉,一些茶飲店被迫換掉紙吸管或者干脆不提供吸管。
監管加強、成本提升……禁塑令之下,餐企陷入兩難!
面對消費者的吐槽和差評,其實很多餐企有苦難言。
首先,在環保大勢之下,禁塑是勢在必行的。有關部門的監管必定會加強,未來違反“禁塑令”的必定會遭受到重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從2021年起對于未遵守國家相關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規定的,可能或將被除以1萬以上10萬以下的罰款!
前不久,上海一家面包店在前臺免費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被當地的市場監管局發現,當場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并處罰金1萬元。
而除了塑料吸管,使用不可降解外賣餐盒、一次性筷子等都會面臨處罰。北京就有不少餐飲商家因為使用不可降解餐盒或提供一次性筷子遭到警告或者罰款的。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很明顯消費者要求的“塑料吸管回歸”是不可能的。那么,餐企不能用體驗感更好的其他可替代性產品嗎?
“目前市場上是有可降解的PLA吸管,但是成本很高。”某茶飲店老板透露,拿目前紙吸管被吐槽最大的槽點是其耐水性的問題來說,其實可以通過把紙吸管做得更厚來規避,但是一來這樣不僅會導致紙吸管的使用感不佳,還會提高制造成本,也沒有廠家愿意生產。
而用由可再生植物資源(如玉米、木薯等)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衡的可降解PLA吸管,成本則會更高。
目前市場上紙質吸管成本在每根3分錢左右,而每根PLA 聚乳酸可降解吸管的成本則要 5 分錢左右。
小小的一根吸管看著只有幾分錢似乎真的不值錢,但是就怕小數長算。某茶飲品牌透露,以前他們每年采購吸管的成本是200萬,但是換了PLA吸管后,成本可能變成500萬。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加上這兩年禁塑成了歐洲、北美等市場上的一種重要趨勢,PLA吸管的原材料需求不斷增加,導致國內PLA吸管只有少數制造商能生產,價格更是水漲船高。
很多餐飲商家不是不想用PLA吸管,而是用不起。
除了成本外,PLA吸管其實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保質期和耐高溫。
據了解,紙吸管的保質期可達到2-3年,但是PLA產品基本一年左右就會開始降解。
PLA 吸管的制作工藝使得它具有不耐高溫的特性,用來喝低于 60 攝氏度的冷飲、溫熱飲沒問題,但溫度再高一些的熱飲如熱咖啡、熱茶等就不行了。并且PLA產品在55攝氏度的飲品中最多只能放30分鐘,放時間久了同樣會變軟變形。
過渡期內,尋求“最大公約數”是關鍵
“在市場上還沒有生產會更合理更低成本的環保吸管之前,紙吸管和PLA吸管將會是大部分餐企的選擇。”
很明顯,任何措施的實施都是需要時間的,餐企在這個過渡期內,只能盡可能地想辦法在成本和消費體驗中尋求一個平衡點。
而目前,一些餐企已經開始研究,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改進紙吸管甚至尋找更好的替代方式。

△圖片來源:攝圖網
例如,星巴克就從5月起,在上海超過 850 家門店推出 了由PLA 和咖啡渣作為原料制作的吸管“渣渣管”,既有品牌特色還環保。
肯德基、麥當勞則直接放棄了使用吸管,在飲品杯蓋上“開”了一個飲用嘴,只要打開上面的小蓋兒就可以直接飲用。
除此之外,市場上也開始出現竹子吸管、草吸管、玻璃吸管、不銹鋼吸管,甚至海藻吸管等各式各樣的環保吸管。
不過,即使多種紙吸管的替代品揭示了未來環保吸管的發展方向,但由于市場教育并未普及,以及生產成本高、供應鏈不穩定等問題,各種新的環保吸管在目前階段僅限于嘗試,大部分并未投入到量產之中。
對廣大沒有強大研發能力和資金實力的中小餐企來說,要采用這些辦法解決吸管問題,只能寄希望于未來這些替代品的產能擴大,成本隨之降下來。

△圖片來源:攝圖網
總而言之,從目前的現狀來看,環保吸管的未來依舊任重而道遠。
而要度過這個難熬的過渡期,并非餐企一己之力可以實現的,這需要消費者、相關產業鏈以及政府等多方共同努力推進。
目前餐企能做的,就是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可承擔的方案里,找到成本和體驗的最大公約數。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