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家電網要把地球連起來:劉振亞出書推銷“全球能源互聯網”

成為中國最大電網企業、甚至“世界500強”排名第一的電力企業,距離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的夢想都還很遠。劉老板的終極目標是,以特高壓做骨架,把全球電網聯起來。
或許覺得之前對此觀點的公開闡述還不夠系統,劉振亞專門撰寫了《全球能源互聯網》一書,于2月3日在京首發。全書分8章30節,共42萬余字。當天的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盧強評價劉振亞為“世界能源領域巨匠”,并斷言該書“剛一問世,便會成為論述能源革命的經典專著”。
看架勢,國家電網是要將地球“管起來”了。有人戲稱,劉振亞已不適合擔任國家電網董事長了,適合當聯合國世界電網董事長。
新詞:“球發”、“球網”、“球調”、“球交”
這部“重量級研究專著”,創造性地使用了球發、球網、球調、球交等概念,來描繪全球能源互聯網的藍圖,并提出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目標。
在劉振亞看來,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通道),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導,全球互聯泛在的堅強智能電網;其將由跨國跨洲骨干網架和涵蓋各國各電壓等級電網的國家泛在智能電網構成,連接“一極一道”和各洲大型能源基地,適應各種分布式電源接入需要,能夠將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清潔能源輸送到各類用戶。
如何將北極圈及其周邊地區的風能資源和赤道太陽能資源送出來?作者搬出了重量級武器:特高壓輸電。


“ 一極一道”清潔能源基地向負荷中心的輸電通道包括:北極地區風電基地向亞洲、歐洲、北美洲送電,北非、中東太陽能發電基地向歐洲、南亞送電,澳大利亞太陽能發電基地向東南亞送電。

偌大的全球互聯電網建好之后,誰來調度?不怕,作者又搬出另一大創想:全球調度中心。
按照國家電網報的說法,國家電力調度中心一般簡稱國調,那么全球調度中心可簡稱為“球調”。由此衍生,全球能源發展亦可簡稱為“球發”,全球能源互聯網可簡稱為“球網”。
問題又來了,球網和球調的產生,必將產生全球電力交易所(簡稱“球交”),不怕,作者甚至已經為這一龐大課題設計了“全球電力市場體系”。
蔚為壯觀。
一位國際大電網會議(CIGRE)成員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個別跨國電網經過可行性研究可以干,但全球互聯不可能。“總不能為建網而建網。目的是什么?即使是跨地區,成本也非常非常高。”
事實上,“全球能源互聯網”概念的提出并非一朝一夕。此前,國網掌舵者劉振亞就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宣揚這一觀念。
2014年7月,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電力與能源協會2014年會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劉振亞在會上發表署名文章“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服務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兩個月后出席紐約聯合國氣候峰會時,劉振亞在發言中指出,用特高壓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加快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是解決氣候問題的根本出路。同期,劉振亞還在在美國《福布斯》發表署名文章,呼吁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
去年9月第11屆APEC(亞太經合組織)能源部長會議期間,劉振亞再次做了同題發言。
一以貫之的是,劉振亞始終強調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緊迫性,及其“顯著的規模經濟性和網絡經濟性”,稱“將保障全球能源安全、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實現人類社會共同發展。”
促使特高壓“走出去”?
“先不說技術性障礙,光政治關就不可能逾越。”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說,電網事關國家安全,要打破地緣政治阻礙,推行跨國跨洲輸電網絡幾乎沒有可行性。“以鐵路為例,中國幾乎和周邊所有國家的鐵路軌距都不一樣,可見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戒心有多重。”
目前的電力傳輸技術也遠無法支撐起劉振亞的“球夢”。上述業內人士稱,1000公里以外的電,必須用非常強大的電壓,譬如1000千伏或者1100千伏的特高壓才能實現電力的遠距離輸送。但1000公里,只相當于上海到遼寧的距離。“如果要從莫斯科到北京,或者莫斯科到芝加哥,六七千甚至上萬公里,除非未來電力超導技術能有突破,否則2000千伏的電壓從莫斯科送到烏魯木齊,可能已經沒了。”
邁哲華咨詢公司能源總監曹寅則提出了另一種可能性:“既然提了肯定有他的道理。并不是說真的要去建一個全球互聯網,而是需要這個提法,去推動國家電網的特高壓技術‘走出去’。其實還是在尋求特高壓技術的全球推廣。”
類似的案例是,IBM也曾拋出頗為宏大的“智慧地球”理念。究其本質,也是為了推廣旗下智慧城市、智慧樓宇等子板塊而打造的華麗包裝。
除治理霧霾外,“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也被國家電網詮釋和包裝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契機,其海外擴張計劃也愈加大張旗鼓地展開。
目前,國家電網在巴西、菲律賓、俄羅斯、葡萄牙、澳大利亞、委內瑞拉等多個國家都有項目運作。國家電網2015年年度工作會議內容顯示,在海外戰略方面,國家電網除了在巴西等地中標特高壓項目,2015年將啟動和國外互聯的電網項目,也即國家電網此前提到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將在2015年邁開第一步。國家電網相關人士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工程在此時啟動,和目前的“一帶一路”規劃相關。
劉振亞曾解釋稱,“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不能偏安一隅,必須走出國門,融入世界。”看起來,劉老板似乎在以國家資源實現其“解放全人類、捍衛全球能源安全”的夢想。而這,又恰逢國內特高壓交流建設陷入爭議漩渦、“三華聯網”規劃遭擱置之時。于是乎,國家電網將目光投向了更大的舞臺。
《全球能源互聯網》一書所描繪的“構建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并未對交直流做具體區分,只是強調特高壓是“遠距離、大容量”輸電技術。反觀國內,國家電網在大力推進特高壓交流時,也曾出現以直流輸電優點掩蓋交流特高壓的安全隱患與經濟缺陷,而廣遭詬病。
據英大網報道,在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2014年度“世界500強”排名中,共有27家電力企業入圍,其中國網公司以3333.87億美元的營業額繼續領跑。此外,國家電網也是唯一入圍“世界500強”前10名的電力企業,排名與2012、2013年度保持一致,仍為第七。截至2014年底,國家電網境外資產達到298億美元,是2009年的17倍,年投資回報率在12%以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