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官方吁公眾尊重科學更理性:中國轉基因市場不能都讓外國占領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2月1日對外發布,轉基因第6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文件指出,要“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科學普及”。
其中,“加強轉基因科學普及”首次寫入文件。與此前官方在轉基因問題上“積極研究,謹慎推廣”的口徑相比,此次沒有提到推廣問題。
2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解讀召開發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在會議上說,轉基因首先是科學問題,中國要大膽支持轉基因科學家研究,搶占農業轉基因技術的制高點。
韓俊明確表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農業轉基因產品的市場不能都讓外國的產品占領。
看待轉基因問題要尊重科學
轉基因其實是一個科學問題,但是卻成為了一個非常敏感的社會問題,有些消費者談轉基因色變。對此,韓俊認為,社會公眾包括媒體要全面客觀地對轉基因的技術來龍去脈、發展的歷史現狀以及它的特性和安全性、存在的風險,包括現在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安全管理體系有比較清晰全面的了解。
“要揭開轉基因技術神秘的面紗,在尊重科學的基礎上,能夠更加理性的看待轉基因技術和轉基因的產品。”韓俊說。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此前報道,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教授、“轉基因生物安全研究課題組”組長胡瑞法所在的課題組檢索了美國《科學引文索引》論文(SCI)中自1980年以來的有關轉基因農作物的9333篇論文,對其中得出“不安全”、“有風險”結論的論文進行追蹤,并對其后續研究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其檢索的所有關于轉基因作物會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論文都被證明存在不同程度的錯誤。他表示希望借此讓社會上轉基因的爭論回歸理性,并希望轉基因作物早日實現商業化。
韓俊介紹稱,在中國關于轉基因的所有活動、所有行為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是中國一貫的政策。韓俊表示,中國已經建立了跟國際接軌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技術規程體系和政府的行政管理體系。這一套體系覆蓋了轉基因從研究、試驗、生產、加工、進口許可到產品標識的各個環節。
“如果沒有經過批準,私自制作、私自種植,肯定是違法的,行政主管部門一經發現,必定會依法嚴厲處置,這是毫無疑問的。”韓俊說。
中國要搶占轉基因研究制高點
中國現在已經批準進行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主要是棉花和木瓜,同時批準進口了一些國外的轉基因的農產品,主要是大豆、油菜籽、棉花、玉米。韓俊介紹,2014年中國進口的大豆超過7100萬噸,大部分都是轉基因的大豆。
韓俊表示,轉基因是大有發展前途的新技術、新的產業。中國在轉基因的研究領域起步較早,有很好的科學家隊伍。
在研究方面,雖然中國總體上跟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存在明顯差距,但是在有些領域處在世界領先的水平。“特別是關于轉基因水稻和玉米的研究,可以說是處于領先的水平。”韓俊說。
中國作為13億人的大國,人多地少,農業發展面臨的環境資源約束越來越強。對此,韓俊表示,科學家要搶占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的制高點,在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研究方面不能夠落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