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民日報旗下公號解讀安邦:或非本意地側身閃進了公眾視野
【寫在前面】
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微信公眾號“俠客島”2月2日推送文章《誰堪安邦》,關注了這兩天“或非本意”地側身閃進了公眾和媒體視野的安邦。
文章寫道,“自2014年11月起,在2個月的時間內,安邦連續12次、砸下近380億元增持民生銀行股份,持股比例直奔22%而去。”
“收購華爾道夫一周后,安邦還以100%的股權,收購了比利時百年老店FIDEA保險公司;一個多月后,他們又拿下了比利時大行德爾塔·勞埃德銀行100%股權。兩個月內,三次掃貨,刷掉150億人民幣。”
“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可能就是吳小暉(安邦集團的董事長、總經理和法人代表)了。這位被傳是前領導人外孫女婿的董事長,在今天最新的消息里,被證實‘已中止婚姻關系’。”文章最后引用王安憶文字,寫道:“如今,什么都好像舊了似的,一點一點露出了真跡。”
以下為全文:

王安憶在一部小說的開頭寫:“站一個至高點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壯觀的景象。它是這城市背景一樣的東西。街道和樓房凸現在它之上,是一些點和線,而它則是中國畫中稱為皴法的那類筆觸,是將空白填滿的。”
而如果在夜間行駛于北京東三環最常堵車的國貿橋上,你很難不被兩旁燈火通明波瀾壯闊的景象所吸引。
橋西,摩肩繼踵的高樓大廈里,有目前北京最高的國貿三期,節日里會變換周身的色彩;北邊一點有香格里拉,南邊一點則是銀泰中心。再靠東的里側,韓國巨頭SK的招牌在夜里閃閃發光,旁邊,坐落的是中環世貿中心。
即便如此,一幢黑色而閃亮的建筑也總掩不住低調的奢華。它的樓頂招牌,是簡練而醒目的兩個字母:AB。
下山
故事在島君喝醉的那個夜晚之前就已展開。
差不多一周前,42歲的民生銀行史上最年輕行長毛曉峰突然被傳帶走協助調查,一時間風波乍起,消息頻出。
1月31日,民生在上交所發布公告稱,毛曉峰因個人原因辭去行長、董事等職務。時至今日,民生依然在股市開盤后即引領6%以上的下跌,一票金融股也紛紛“受牽連”跳水。
圍繞毛曉峰的消息還未止歇,安邦就“或非本意”地側身閃進了公眾和媒體的視野。
被關注的原因很簡單——自2014年11月起,在2個月的時間內,安邦連續12次、砸下近380億元增持民生銀行股份,持股比例直奔22%而去。
與此同時,原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對,就是那個飼料大王,卻清空了H股并減持A股,前民生銀行十大股東之一的盧志強減持后持股比降至3.09%,而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更是清空了A股,唯獨中國人壽持股比例增至6.98%。
要知道,這家中國第一家民資銀行、總資產超過4萬億的民營企業素以股權分散,股東背景深邃而聞名,長期以來,在發起者的數十家民營企業中,占股比例最多的也只有5%左右,即使如劉永好、盧志強、史玉柱一般的商界大佬,也在董事會中保持著“勢力均衡”。
同樣令人捉摸不定的,是民生銀行股東史玉柱的兩條微博。
第一條寫于1月2日,當時安邦正在增持民生:“安邦控股民生,我覺得挺好。有大股東照料,民生未來說不定更有戲。安邦吳小暉好賴也是我同班同學,如果將來把民生股票搞跌了,我去踢他PP。”
另一條寫于今天:“十幾年前,個別領導曾向民生銀行委派一無能力行長,導致銀行發展停頓,耽誤幾年。考慮到業務能力、文化認同、與團隊融合、與董事會溝通的風險,如果這次領導再委派一個陌生人,空降到民生當行長,股東大會上我投反對票。跪拜基金經理和民生股民也投反對票。如果因此被查水表,大嘴巴立馬舉手投降。”
民生銀行這潭因毛曉峰而驟起的波瀾,因著安邦強勢進軍、直逼實質控制的態勢,而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迷離
2月2日凌晨,南方周末發表了一篇致歉聲明。里面簡短地寫道:“本報1月29日關于安邦保險的相關報道,信息核實有不實之處,就此對安邦保險集團及主要負責人致歉。”
語焉不詳,反引更多遐想。
事情緣起上周四(1月29日)南周的《安邦真相》,稱安邦的實際控制人是陳毅之子陳小魯。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天,陳小魯即在社交媒體上否認稱:“我希望是實際控制人,可以給諸友發大紅包!我與小暉合作快15年,就是顧問,一咨詢,二站臺,無股份,無工資,不介入公司的具體經營管理,只做戰略咨詢,如2013年建議安邦收購國外資產,特別是美元資產。如此而已。感謝諸友關心。”
陳小魯口中的“小暉”,是安邦集團的董事長、總經理和法人代表吳小暉。1月31日,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當日,他正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最高學府哈佛大學,帶著十余位公司高管“搶人”。面對著全場95%中國精英留學生,吳小暉侃侃而談200多分鐘,將安邦的公司戰略表述為“打造全球性公司”。
當天的哈佛,剛剛經歷完波士頓的暴雪肆虐,氣溫低至零下17度。演講會在哈佛大學科技中心舉行,與會的留學生稱,“我印象中,很少看到包這么大一個廳的招聘方,可以讓人感受到他們滿滿的誠意,非常豪氣”。
相比場地,更加豪氣的可能是公司招聘的信息,直接開出了“月薪5萬”的價碼。
而吳小暉,也在招聘演講中回顧了2014年安邦的幾次“大手筆”。其中,就包括斥資19.5億美元收購紐約地標華爾道夫酒店。
任性
“我們在哪里?”
“一切文明的焦點——華爾道夫酒店。”
這句臺詞,出自電影《聞香識女人》。阿爾帕西諾主演的這部電影,有一半的場景都在華爾道夫酒店拍攝。而他出演的另一部經典之作《教父》,也在這里取景。
更不用說這里因名流政要到訪而遠揚的聲名了——這么說吧,1897年,李鴻章大人訪美時就住的是該酒店的舊址,宋美齡夫人也在這里住過;美國總統胡佛在這兒住過30年,二戰結束后,英美法蘇的代表也在這兒簽過《世界和平協議》……就連不久前去紐交所敲鐘的馬云,下榻之所也無需第二選擇。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就這樣,這座希爾頓集團旗下的酒店,被一個中國集團買了。
島叔落筆之前幾個小時,安邦表示,美國監管部門已經批準了這筆美國單一酒店成交額最高的交易。交易后,酒店依然由希爾頓運營,但所有權歸安邦。
同樣是2014年,收購華爾道夫一周后,安邦還以100%的股權,收購了比利時百年老店FIDEA保險公司;一個多月后,他們又拿下了比利時大行德爾塔·勞埃德銀行100%股權。
兩個月內,三次掃貨,刷掉150億人民幣。
真任性。
強勢
低調做人,高調行事,一向是資本大鱷的慣例。
安邦的成長也的確快得令人咋舌。這家2004年才成立的保險公司,注冊時資本金僅5億元;11年后,它的總資產已經逼近1萬億,注冊資本金也超過600億。
雖然你不一定買過安邦保險,但這并不妨礙它朝著業內前三進發。而這家起家于江南的公司,到現在,除了信托業務之外,已經取得了包括保險、銀行、基金等在內的金融“全牌照”。
時常為外界稱道的是安邦2011年對成都農商行的控股收購。彼時,安邦在業內尚不起眼,以56億的價格收購了這家全國最大農商行35%的股權。排在之后幾位的股東,加起來股份也沒超33%。4年后,安邦收回投資。
2014年,成都農商的資產規模已經達到6000億,而安邦因著這次實質性控股而取得對成都農商行的財務并表,繼續實現資產的跨越式發展。
對金融、地產的大幅收購,也是業內視安邦為“野蠻生長”的一個理由。在二級市場上,安邦屢次加持招商銀行、金融街、金地集團、工商銀行等優質股份,并且長時間獲得了超過40%的投資收益率——這讓許多散戶中間,流傳起了“跟著安邦買股票”的段子。
換句話說,時下的安邦,早已不是一家簡單的保險公司,而更多像是金融控股的玩法了。
很多財經媒體試圖通過工商注冊等公開信息理清這家低調而神秘公司的股權結構,得到的結論都是“謎一般”。
而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可能就是吳小暉了。這位被傳是前領導人外孫女婿的董事長,在最新的消息里,被證實“已中止婚姻關系”。
余筆
開頭寫了王安憶,最后還是想引一下這段,寫得真美:
“當天黑下來,燈亮起來的時分,這些點和線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后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那暗看上去幾乎是波濤洶涌,幾乎要將那幾點幾線的光推著走似的。它是有體積的,而點和線卻是浮在面上的,是為劃分這個體積而存在的,是文章里標點一類的東西,斷行斷句的。那暗是像深淵一樣,扔一座山下去,也悄無聲息地沉了底。那暗里還像是藏著許多礁石,一不小心就會翻了船的。上海的幾點幾線的光,全是叫那暗托住的,一托便是幾十年。這東方巴黎的璀璨,是以那暗作底鋪陳開。一鋪便是幾十年。如今,什么都好像舊了似的,一點一點露出了真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