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關破獲江蘇最大活體動物走私案,17只境外鸚鵡被“封存”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南京海關獲悉,其隸屬關口張家港海關于1月29日破獲一起境外鸚鵡走私案,來自大洋洲巴布亞新幾內亞的17只走私入境鸚鵡,在進入銷售市場前被追回。
1月9日,張家港海關工作人員在一艘停泊在張家港碼頭的基里巴斯(太平洋島國)籍貨輪上,發現了攜帶大量境外鳥類入境的痕跡,這艘名為“瑞波號”(RUIBO)的貨輪剛從巴布亞新幾內亞運送木材入境。
“瑞波號”是注冊于基里巴斯的外籍貨輪,專門往返于中國—巴布亞新幾內亞航線,一年4次往返該航線。
2014年12月的最后一次出境運貨時,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港口等待裝貨期間,中國籍船員宋某等14人,先后使用煙、酒和貨幣,與當地居民換購產于當地的各類鸚鵡科鳥類17只,并藏匿于貨輪中攜帶回國。
據海關辦案人員介紹,海關人員在該輪的船員休息艙發現了新鮮的鳥類羽毛和糞便,有攜帶境外鳥類入境的嫌疑。
張家港海關緝私分局立即成立專案組,經調查后并發現,14名中國籍船員參與走私的17只境外鸚鵡,被約定以3萬多元的價格出售給非法登輪收購鳥類的周某和程某。澎湃新聞從南京海關獲悉,該案件系南京海關在江蘇查獲的最大宗走私活體動物案。
據了解,隨著國內寵物市場的興起以及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措施的日益完善,鸚鵡在國內市場售價一路攀升。在利益驅動下,一些不法商販不惜通過非法渠道收購各類禁止進境的鸚鵡銷售牟利。
事實上,我國早在1981年就已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鸚形目下所有鸚鵡科鳥類,均是國際公約保護及國內法律禁止入境的活體動物。
海關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走私活體鸚鵡入境不僅違反法律,由于活禽未經過正規檢疫消毒,還存在重大的健康隱患。
目前,“瑞波號”涉嫌走私鸚鵡的部分人員或將要被起訴的命運。而海關追回的17只鸚鵡,現在被暫寄養于蘇州一處野生動物保護中心,待法院判決后再決定其去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