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歲末飯局②|民生銀行行長毛曉峰辦公室里那副字有什么故事?

民生銀行1月31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毛曉峰辭職信,因其個人原因,申請辭去中國民生銀行董事、行長及董事會相關專門委員會職務。
1月31日凌晨,多家媒體報道稱民生銀行行長毛曉峰被帶走。財新網引述幾位消息人士的說法直接指稱,毛曉峰是因令計劃一案被查。
《北京青年報》在報道毛曉峰被查的文章一開頭,引述了這樣一個細節:“對青天而懼,聞雷霆不驚;履平地而恐,涉風波不疑。”民生銀行行長毛曉峰的辦公室一直掛著這幅字。現在他應該對這幾句箴言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那么,這幅字到底有什么意義呢?
這句話的出處有多種說法,一說出自宋朝許棐的《樵談》,一說出自明朝官員、理學家薛瑄之手,一說出自明朝高濂的《遵生八箋》,還有一說出自明朝陸紹珩、陸紹璉的《醉古堂劍掃》(又名《小窗幽記》)。
對照毛曉峰辦公室的那幅字,陸紹珩、陸紹璉的《醉古堂劍掃》版本幾乎一字不差,為“君子對青天而懼,聞雷霆而不驚;履平地而恐,涉風波不疑”(卷11)。
這幅字的意思是:君子面對朗朗晴空也會有所擔心,聽到雷聲便不會驚慌失措;君子走在平坦的地面上也會時刻小心,遇到坎坷就不會惶恐不安。
簡而言之,這幅字的作者是想提醒做人要居安思危,即便在順境中也要預測潛在的危險,防患于未然,提前有所應對,這樣才能在危機真正降臨時沉著應對,毫不畏懼。
那么,《醉古堂劍掃》又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據2003年出版該書的岳麓書社介紹,《醉古堂劍掃》成書于明熹宗天啟四年,即1624年。清乾隆朝訛傳為陳繼儒所作,書名亦改為《小窗幽記》。
《醉古堂劍掃》分為十二卷: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該書形式上多為格言警句,文字清雅,論事析理,主要講述了安身立命的處世之道,思想雜糅儒釋道三家,同時以儒家士大夫價值觀為主干。同時也表達了隱逸文人淡泊名利,樂處山林的陶然超脫之情。
后人將此書與明朝洪應明的《菜根譚》、王永彬的《圍爐夜話》一并稱為“處世三大奇書”,即三本講述為人處事、修身養性的至理名言。
2014年8月下旬出版的《環球人物》雜志曾對毛曉峰的升遷之路做過詳盡報道。
當時意氣風發的毛曉峰剛剛履新,接任民生銀行行長、黨委書記,文章評價他“年輕”、“雷厲風行”、“最賺錢董秘”以及“最神秘行長”。
其時,毛曉峰受訪時稱自己是“一個有理想同時又喜愛田園生活的人,有著和陶淵明一樣的’田園之志’”。
《環球人物》文末提到了毛曉峰辦公室的兩幅字,一幅是上面所述,而另一幅則出自《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遠,仁以為己任,死而后已。”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古代知識分子對實現“仁”的理想抱負。
這篇專訪的最后寫道,對毛曉峰來說,曾經一帆風順的經歷可謂“履平地”,而當上行長之后,將來免不了要“涉風波”。不知在未來的行長任上,他能否做到陶淵明所寫的“樂夫天命復奚疑”。
在這篇采訪刊登5個月后,“風波”便降臨了。
對毛曉峰來說,是否曾經“對青天而懼”無從得知,曾經一帆風順的人生此后已不再可能如“履平地”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