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人大代表批熏臘肉致霾,稱不能一味怪傳統飲食習慣

一夜之間,熏臘肉成為川渝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
此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先后報道了四川達州、重慶等地環保部門稱熏臘肉是當地空氣質量變差的主要誘因,重慶更是頒發禁令禁止在指定區域熏制。
中新社1月28日報道,在28日舉行的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針對“熏臘肉是四川嚴重霧霾的誘因”,一些當地人大代表持不同意見,認為不能一味怪罪傳統飲食習慣。
來自宜賓市的人大代表陳厚生認為,“煙熏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原因,不能因噎廢食。”陳厚生說,四川出現十面“霾”伏的現象,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他建議應加強管理,把小作坊集中管理,出臺相應的規范辦法,“而不是一味地關停生產企業”。
據達州環保部門的通報,2015年元旦期間,達州的工地幾乎全部停工,工業污染排放達標,但空氣仍然重度污染,經過排查,污染的源頭就是熏臘肉和汽車尾氣。
達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辦公室一位李姓工作人員此前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介紹稱,達州市民一直有在春節前熏制臘肉的傳統,“99%的家庭都會熏”,“比如在我們這的鳳凰山,從山腳到山頂,到處都是熏臘肉的”。另一工作人員則表示,每年春節前夕,空氣污染指數就會突然攀高,主要與熏制臘肉有關。
另據重慶市環保局的解釋,之所以會禁止煙熏臘肉,是因為“通過對近期我市都市功能核心區和都市功能拓展區PM2.5來源解析,生活污染在PM2.5中占比由10%上升為16%,煙熏臘肉、露天焚燒及數千口‘柴火雞’土灶燃用柴火等高污染燃料是主要污染來源之一”。
農工黨四川省委副主任夏華祥認為,“治霾需要抓住重點,找到產生霧霾的源頭”。夏華祥表示,機動車尾氣是形成霧霾的重要原因之一,發展綠色交通是治霾的根本之策,“改善道路交通體系,機動車采用新能源,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