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珍稀高山花卉慘遭挖掘:進山可以,但別做盜花人
南山
常年在海螺溝、雅家梗、九頂山和巴郎山等地帶隊觀花的西南山地簽約攝影師、博物旅行領隊鄒滔近日發現,公路邊上有大量被挖出并且隨意丟棄的綠絨蒿,感到非常憤怒和心痛。
什么是綠絨蒿?1903年,英國著名的植物獵人亨利·威爾遜經歷各種艱險終于抵達連接著磨西臺地與康定的雅家埂,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他終于見到了夢寐以求的大片的全緣葉綠絨蒿花海。當時激動的他在筆記中寫道:“在海拔11500英尺以上,華麗的全緣葉綠絨蒿,開著巨大的、球形的、內向彎曲的黃花,在山坡上盛開,綿延幾英里。千萬朵絕無倫比的綠絨蒿,聳立在其他草本之上,呈現一片景觀宏大的場面。我相信再也找不到一個如此夸張豪華的地方了。”
根據《中國植物志》第32卷,綠絨蒿屬共49種,1種產西歐,其余48種均分布于東亞的中國一喜馬拉雅地區。我國有38種,集中分布于西南部。其中,紅花綠絨蒿是國家Ⅱ級保護植物。
讓威爾遜當年如此激動的場面,100年后卻遭遇危機。鄒滔表示,“雅家埂雖然還有不少全緣葉綠絨蒿,但我們早已看不到描述中這樣壯觀的景象。就我自己來說,自2011年5月第一次經過這里,到今年這次,全緣葉綠絨蒿的數量也是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

左:雅家梗被游客挖起后丟棄在路邊的全緣葉綠絨蒿 右:自然生境里的全緣葉綠絨蒿
看見美好的植物,人人都會心生喜悅,且向往之。很多喜愛戶外和山野的游客,正是沖著自然原始的樣貌而去的。順手采下,占為己有,不正是在破壞自己原本向往的那個山野?
更何況,綠絨蒿生活在寒冷貧瘠的高海拔流石灘,一般得花好幾年時間積蓄能量,才終于一次盛放,用極盡華麗的花朵吸引昆蟲前來傳粉。可卻因為花朵的美麗被隨意采摘丟棄,多年辛苦,毀于一旦,實在可惜!
視頻中看到的綠絨蒿,都是整棵帶土挖起,然后丟棄在路邊,非常令人痛心。很顯然,挖花的人一開始是想帶回去種,但可能因為嫌麻煩或擔心種不活,途中丟棄。要知道,綠絨蒿生活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海拔雪山草甸,國內目前還沒有較為成功的綠絨蒿低海拔繁育案例。低于一定海拔,沒有適宜的水熱環境,綠絨蒿是種不活的。
除了綠絨蒿之外,其他一些美麗的高山花卉,如西藏杓蘭、驢蹄草、西南鳶尾,近些年也遭受同樣的厄運,“各種高山野花,只要好看都會被摘。”鄒滔表示。自己經常會勸阻,但收效甚微,“不僅是挖花,還見過直接摘花的。”他在自己帶隊的觀花團中,會用明確的旅行手冊告知參團者,不要采摘或踐踏,也不要透露具體坐標。
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地方,又高又冷,沒法雇人來回巡邏,全憑游客自覺。前人種樹,后人乘涼,前人采花,后人就無花可賞,身處山野,即便四下無人,也一樣要遵守人類世界的法則,不要粗暴地走進山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