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衛計委:全市約4-8萬對夫婦對輔助生殖技術有潛在需求

近日,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研究制定了《上海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設置規劃(2014年-2018年)》(簡稱《規劃》),并同時下發各區縣衛生計生委、申康醫院發展中心、有關大學、中福會等機構。
《規劃》指出,根據推算上海有近40萬家庭可能會受到不孕不育的困擾,其中約有4-8萬對夫婦對輔助生殖技術有潛在的需求。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上海市衛生計生委獲悉,根據目前技術水平和需求狀況,到2018年,上海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機構總數控制在17家以內。
根據《規劃》,2012年上海市已婚育齡婦女數近418萬。據有關資料報告,中國的不孕癥發生率為10%左右,其中10-20%需進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助孕。
據此推算,上海有近40萬家庭可能會受到不孕不育的困擾,其中約有4-8萬對夫婦對輔助生殖技術有潛在的需求。同時,上海作為開放性的國際化大都市,以其良好的技術和質量吸引了大量外地不育不孕癥患者來滬就診,其中包括少數境外患者。
據初步統計,2012年和2013年兩年,上海各輔助生殖技術中心接受患者中,非戶籍人口所占比例最低的為41%,最高的達到76%,平均在58%左右。外來人口對上海的輔助生殖技術服務也有較大的需求。
上海市衛生計生委方面表示,自2006年起,上海實行輔助生殖技術質量報表報告制度。根據歷年數據,隨著對輔助生殖技術需求量的增加,上海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發展速度較快。各個機構年治療周期、取卵周期和移植周期均逐年上升,機構平均年工作量增長明顯。
統計數據顯示,上海全市機構的取卵周期從2006年的3607個周期增加到2013年的26346個周期,增長7.3倍,移植周期(包括新鮮胚胎和凍融胚胎)從2006年的4666個周期增加到2013年的26029個周期,增長5.58倍。同時,人工受精的周期數也逐年上升。
然而,上海各輔助生殖技術中心發展不平衡。
以2013年為例,新批準開展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的3家機構,取卵周期數均在1000以下。原批準開展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的6家機構發展也不平衡,取卵周期數少的為1000多,多的已超過10000。
上海市衛生計生委指出,根據目前技術水平和需求狀況,到2018年,上海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機構總數控制在17家以內。此外,全市設置培訓基地1家。對在上海國際醫學園、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和自貿區內的設置,按照國家和上海相關政策予以扶持,原則上每個地區不超過1家。
附:上海輔助生殖技術機構現狀
上海目前已獲得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批準正式運行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的機構9家:中福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集愛遺傳與不孕不育診療中心、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上海市同濟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試運行的機構1家:上海市東方醫院南院。
已納入規劃的機構1家: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人類精子庫1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
以上機構和準入技術包括夫精人工授精技術(AIH)、供精人工授精技術(AID)、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IVF-ET)、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ICSI)、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技術(PGD)和人類精子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