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油價跌傷石化企業,中國現在進口價約為每桶60至70美元

上海市政協委員、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副主任張楓透露,由于是期貨價格,中石化目前進口的原油價格大約在每桶60至70美元之間。 東方IC 資料
持續下跌的國際原油價格,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利好煉化企業,相反,還讓煉化企業陷入了虧損。
1月27日,上海市政協委員、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副主任張楓在本屆上海兩會上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透露,由于是期貨價格,中石化目前進口的原油價格大約在每桶60至70美元之間,遠高于目前的四十多美元一桶。但搞公司石油產品和石化產品價格隨之大幅下跌,而由于進口原油采購周期長,集團在途、在庫的原油成本相對較高,進一步壓縮了煉油和化工板塊的毛利,煉油板塊出現虧損。上石化預計,2014年虧損6.5至7.5億人民幣。
去年12月網絡有傳聞稱,中國高價進口俄羅斯原油,當了“冤大頭”。對此,張楓認為,實際的差價應該沒有網上傳言這么多。但由于是期貨交易,與各原油生產國的框架協議早就定下,在框架協議中規定了不同的價格核算期限,一般是一個月至三個月,因此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勢必對中石化不利。
張楓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不同國家、不同油品所簽訂框架協議的內容也各有不同。目前購入的原油價格大約在每桶60至70美元之間,對應一個多月前的油價。
“好比買股票,有賺有賠。”張楓說。自2014年6月起,國際原油價格已下跌50%,油價的“跳水”之勢令中石化措手不及。業內一度普遍不看好2015年的油價走勢,但近日,國際油價的驟然反彈又讓業界改變之前預估,猜測未來幾個月油價走勢或有望回暖。若國際油價果真持續反彈,無疑將對中石化的原油期貨交易帶來利好。
而根據路透報道,中石化似乎還希望趁油價暴跌之際囤油抄底。報道稱,近日,一些世界上最大石油交易商預定了超級油輪,囤了至少2500萬桶油,希望在價格回升后獲利,中石化也參與其中,在海上存儲方面布局。
除了油價暴跌,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也反映在油品銷售上。張楓透露,去年柴油的銷量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由于柴油使用與制造業企業發電直接掛鉤,柴油銷售不利也從側面反映了部分制造業企業的困境。但所幸,目前柴油銷售下降的態勢并非太嚴重。
國際油價陰晴難測,柴油銷售遭遇瓶頸,中石化正試圖通過轉型,尋找新的利潤點。張楓稱,上海石化正探索在高科技產業上的轉型突破,目前正在研究飛機所用的復合材料。但由于核心技術被美日等國嚴格封鎖,技術突破遭遇阻力,在本屆上海兩會的政協分組討論會議上,他呼吁政府在資金和技術上給予高科技研發項目更多支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