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兩會現場聲|“淡化GDP不代表上海對經濟發展水平沒要求”
1月25日,上海發布2015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有別往年,2015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只建議全市經濟平穩增長,不再提出GDP增長指標。
這是上海歷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淡化全市生產總值完成指標,這也成為當日大家熱議的話題。
有人疑惑,2015年上海在下哪盤棋?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選取了7名兩會代表委員,剖析上海的發展走向。
上海市人大代表孫建平說,第一次看到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GDP的增長,他特地用筆劃了一下,“很有新意!”
上海市政協委員劉小兵分析,“現在淡化GDP,實際上可以理解是轉型發展的另外一種表達方式。”
他認為,靠投資拉動的GDP的增長,顯然是不可持續。
“發展到今天,要向整個價值鏈的上游發展,上海不再是一個世界的加工廠。” 上海市政協委員汪亮很是認同。
劉小兵接著說,“評價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不應該僅僅只有(GDP)一個維度,應該是多維度的。所以淡化的意思,是可以讓大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轉移到其他維度上去,比如環保、民生水平的提高,而不應該讓所有的管理者僅僅像以前一樣,一直盯牢GDP的增長速度。”
上海市政協委員黃關松則認為,上海不需要跟兄弟省市比較GDP,要比,就比上海在改革創新方面做了哪些。
的確,劉小兵覺得,靠投資拉動GDP的增長,顯然現在是不可持續。
但上海市政協委員陳永亮提醒,不要模糊概念,淡化GDP,不代表對上海的經濟發展水平沒要求。
陳永亮說,上海市政府報告沒有提到GDP的增長目標,但是上海市發改委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對全市生產總值的目標預期:增長7%左右。
陳永亮強調,淡化GDP,不等于不要GDP,要雙面看,經濟發展中的GDP是反應經濟增長的趨勢。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講,中國已經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在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增長到6%、7%、8%,都會成為一個常態,也是國家經濟轉型,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結構轉型當中的特殊時期。
汪亮對此贊同,GDP數字的淡化,其實是發出一個信號,“今天不注重數字,是為了將來更好地注重數字。”
2014年,不少人被問到一個讓自己語塞的問題,“你幸福嗎?”
答案是與否?
上海市政協委員游閩鍵認為,上海不提GDP更切合民生,這是說GDP不是政府的唯一抓手。從中央來說,也不是很強調GDP能增長到多少,都在強調中國夢的實現,“其實中國夢是綜合的,既包括經濟成分,也包括老百姓的切實感受。GDP的增長速度再高,如果老百姓的生活得不到改善,提了GDP沒有意義。”
上海市人大代表汪泓則很欣喜,上海市政府在目標定位上不以GDP為目標,不以經濟指標為目標,更注重人民在這座城市當中的安康和諧,是在提高幸福指數上下功夫。
孫建平感到,經濟社會發展生產的目的是為了生活,我們可以看到,“不管你怎么做,最后,他感受得到就是:生活方便,交通便捷,環境優美,秩序井然,人們和諧相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