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發現215名原住民兒童遺體后,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道歉了

2021-06-04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April Wang 加拿大和美國必讀 收錄于話題#多元文化1#平權與反歧視2#加拿大社會6

文|April Wang

上周五一大早,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家塔瑪拉·貝爾就和12歲的兒子匆匆離開了家。在看到坎盧普斯寄宿學校發現215名原住民兒童遺體的新聞后,貝爾說,她和其他許多人一樣,感到很震驚。

為了紀念這些孩子,貝爾和兒子一家店一家店地瀏覽,購買這些孩子可能會穿的鞋子。他們買的不同款式的運動鞋、靴子和軟皮鞋裝滿了六個大袋子。貝爾說,這些鞋子種類繁多,代表了這些原住民的傳統和現代習俗。

“我只是一直在想,我必須做一些事情……作為一個民族,我們需要愈合。我們需要有一個地方來治愈,我們不能只是獨自承受痛苦”,貝爾說。

人們留在溫哥華藝術館前臺階上的紀念物,圖源:thestar.com

到了中午,貝爾和其他原住民制作了紀念碑,并把215雙鞋放在溫哥華藝術館前面的臺階上。后來,紀念館前又有人留下幾十個花束、蠟燭、毯子和娃娃。

和貝爾在溫哥華留下紀念物一樣,加拿大各地的人們紛紛擺放童鞋、娃娃等寄托哀思:在阿博茨福德的畫廊外,在薩斯卡通的市政廳臺階上,在渥太華,在莫霍克天主教堂的門前。

冰山一角

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h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前主席穆雷·辛克萊爾(Murray Sinclair)說,可能會在其他寄宿學校所在地發現更多兒童遺體,人們應該為此做好準備。

辛克萊爾希望幸存者和所有其他人都應當明白,這些信息對于所有加拿大人了解這一經歷的真相有多么的重要。

他說:“自從坎盧普斯發生的事情被揭露后,我就被幸存者的電話淹沒了。數以百計的電話,往往只是為了哭泣?!?/p>

“我不僅能聽到他們的痛苦,還能聽到他們的憤怒,因為沒有人相信他們所說的故事。我能感覺到,他們已經有點失去希望了。他們曾經認為,也許那些沒有回來的孩子還可能被找到??墒牵麄儸F在知道這可能不會發生了。”

19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超過15萬名原住民兒童被安置在這種寄宿學校。至少有4100名兒童在上學期間死亡,即每50名學生中就有至少1名死亡。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估計,實際死亡人數可能為6000人或更高。其中至少有821人是在阿爾伯塔省死亡。

皇家山大學負責土著化和非殖民化的副校長琳達·曼斯(Linda Many Guns)是寄宿學校幸存者的后代。她說,研究表明,許多父母從未被告知他們的孩子發生了什么事,需要進行廣泛的調查,才能揭開許多學生的故事。

冰山之下:加拿大不愿講述的歷史

如今,加拿大民眾對原住民和來自其他大陸的定居者之間關系的認識,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深刻。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原住民組織不斷增加,憲法對原住民及其權利予以確認,加拿大政府和原住民團體達成新的條約以尊重原住民對其家園內經濟發展的監督,最高法院做出一系列保護原住民的重要法律裁決。

然而,對于大眾來說,對加拿大過去所作所為的簡化和理想化比比皆是。很多人認為,加拿大憲法里那句讓人充滿力量的“和平、秩序和善治”(“Peace, Order, and Good Government”),正體現了加拿大對原住民政策的實踐。

事實上,暴力、混亂和管理不善以及殖民政府般的做法,才是加拿大政府與原住民打交道的特點。

Photo by ia huh on Unsplash

盡管,1867年加拿大“誕生”后遵循了此前英國制定的政策和做法,與原住民簽訂條約,在某種程度上承認了原住民的主權及其對領土的所有權。但問題在于,原住民認為這些條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平協議,而加拿大政府卻認為是房地產交易,目的是為了消除原住民對土地所有權的要求,并獲得其土地上的資源。

在實踐中,加拿大用各種方法來切割這些土地,或將其出租給伐木或采礦公司。原住民幾乎從來沒有得到這些土地的全部市場價值。

1876年的《印第安人法案》(The Indian Act),將所有當時與原住民有關的立法合并到一起,單方面使國家成為原住民的監護人。而這個法案以及隨后的修正案,原住民自己也無法參與。

《印第安人法案》禁止原住民在公共場合穿戴傳統服飾,禁止漁堰等傳統經濟活動。該法案還定義了“印第安人”,創建了一個叫做“有身份的印第安人”的法律類別。在美國,身份標準是由原住民民族決定的。而在加拿大,原住民身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加拿大國家決定的。

擁有身份影響到一個人是否可以生活在原住民保留地,是否能夠獲得條約權利,享受政府項目,而那些沒有身份的人就被剝奪了獲得這些福利的機會。

針對這種身份制,原住民作家托馬斯·金問道,“你們到底不喜歡我們什么地方?”

《印第安人法案》,圖源:thecanadianencyclopedia.ca

時任加拿大印第安事務副主管的鄧肯·坎貝爾·斯科特(Duncan Campbell Scott)在任期內對原住民采取了強制性的政策和具有破壞性的立法限制,特別是在文化和教育壓制方面。

歷史學家蘇珊·奈蘭說道,“斯科特想殺死原住民心中的‘印第安人’, 想讓原住民擺脫土著的身份認同以解決‘印第安人問題’。這看似沒有從身體上殺人,但這難道不是種族滅絕嗎?當我們用同化、文化滲透等詞來形容它時,難道我們不是在進行文化滅絕嗎?”

原住民寄宿學校噩夢

對許多原住民來說,將原住民兒童從家里帶走并強迫他們進入印第安寄宿學校的歷史,意味著人生、民族和文化的毀滅。

1886年,《印第安人法案》的一項修正案規定原住民兒童必須上學。于是,基督教會和加拿大政府合作創建了“印第安人寄宿學?!保↖ndian Residential Schools),將兒童與他們的父母、社區、語言和傳統隔離開來,目的是同化、基督教化這些原住民兒童,并使他們融入加拿大社會。

但事實上,這些學校在教育方面非常失敗,學術課程僅限于初、中級水平,大多數學生至少有一半時間在工作——砍柴、耕作、縫紉或洗衣服。過度擁擠、環境不衛生、虐待、性侵是很多原住民兒童的噩夢。

很多經歷過寄宿學校的原住民幸存者患上了“寄宿學校綜合癥”:反復出現惡夢,睡眠困難,注意力受損,回避任何可能使其想起寄宿學校經歷的東西,與他人嚴重疏遠,對原住民文化活動的興趣和參與減弱,對傳統文化和技能的了解明顯不足。與此同時,他們也無法融入白人社會,在夾縫中成為缺乏身份認同的人群。

然而,寄宿學校對幾代原住民造成的創傷從90年代才開始被外界所知。

1930年一所原住民寄宿學校,圖源:thecanadianencyclopedia.ca

聯邦政府道歉卻不愿承擔法律責任

1990年,原住民第一民族領袖菲爾·方丹(Phil Fontaine),首次公開談論他在寄宿學校時被性侵和虐待的經歷。隨后,教會正式道歉,超過10000名幸存者提起訴訟,時任總理哈珀最終在2008年做出正式道歉。

2008年,加拿大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聽取了6500多名證人的證詞,創建了寄宿學校系統的歷史記錄,舉辦了7次全國性活動,讓加拿大公眾參與進來了解寄宿學校的歷史,紀念那些兒童及其家人的經歷。

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于2015年關閉時,提出94項“行動呼吁”(Calls to Action),要求各級政府從兒童福利、文化教育、健康、司法公正等方面共同修復住宿學校造成的傷害,并開始和解進程。

然而,這一進程還任重道遠。

一方面,加拿大原住民事務部長貝內特周三宣布,聯邦政府準備撥款2700萬加元,用于幫助原住民社區尋找和紀念在寄宿學校遇難的兒童。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6月1日也發表講話,稱加拿大人不能閉上眼睛假裝這一切沒有發生,他們必須承認,國家沒有盡到對這些兒童、他們的家庭和社區的責任。

而另一方面,不列顛哥倫比亞省105個原住民提起訴訟,要求聯邦政府對寄宿學校造成的損害進行賠償,聯邦政府在法庭中卻否認了任何法律責任,并稱這些語言和文化是被“歷史、個人和社會環境”以及“土著社區和主流文化”之間的互動所侵蝕,同時也被城市化所侵蝕。

當然,直面歷史的黑暗面可能要付出代價,不管是情感上的、經濟上的還是道德上的。但回避歷史黑暗面的代價將是,壓迫和不平等的繼續以及正義永遠的缺席。

參考資料:

https://origins.osu.edu/article/canada-s-dark-side-indigenous-peoples-and-canada-s-150th-celebration/page/0/0

https://www.thestar.com/news/canada/2017/06/30/justin-trudeau-visits-indigenous-activists-in-teepee-on-parliament-hill.html

https://www.thecanadianencyclopedia.ca/en/article/peace-order-and-good-government

https://www.universityaffairs.ca/features/feature-article/six-indigenous-scholars-share-views-canada-150/

https://www.thestar.com/vancouver/2021/06/02/in-their-shoes-activists-create-a-symbol-of-mourning-for-those-killed-in-residential-schools.html

https://www.thestar.com/politics/2021/06/01/canadians-can-expect-more-remains-to-be-found-at-residential-school-sites-sinclair.html

https://bcmj.org/articles/residential-school-syndrome

https://www.cbc.ca/news/canada/calgary/residential-school-graves-alberta-1.6046329

原標題:《特魯多道歉了,不夠》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城县| 武陟县| 沾益县| 长治县| 卫辉市| 博客| 安图县| 怀宁县| 中牟县| 开阳县| 贵南县| 象州县| 万安县| 玉屏| 佛冈县| 商水县| 漳平市| 泸西县| 永年县| 巴马| 巴中市| 旺苍县| 揭阳市| 扬中市| 九江市| 木兰县| 涞源县| 沙湾县| 民乐县| 揭东县| 高青县| 康保县| 青浦区| 三江| 连南| 衢州市| 武定县| 潞西市| 乌兰县| 阜平县| 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