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洽洽的困局,陷入零食市場內卷,年收五十億也白搭

導語:當整個行業都開始內卷時,洽洽高速狂奔的日子就一去不復返了。
洽洽2021年4月16日公布了2020年年報,數據喜人。據數據顯示,洽洽第一季度實現營收52.89億元,較之去年增長了9.05%,2020年洽洽凈利潤為8.05億元,同比大漲30.73億元。
而作為零食賽道的明星選手,良品鋪子2020年凈利潤僅為3.44億元,三只松鼠為3.01元,洽洽瓜子仿佛已經拿下了登頂的候選券。
但從深層次看,洽洽即使在這幾年中發展迅猛,自2018年到2020年,洽洽瓜子分別實現營收41.9億元、48.37億元、52.89億元,營收增速分別為16.5%、15.25%、9.35%,增速已經呈現明顯放緩。

另一方面,不論是在堅果還是零食領域,除開三只松鼠、良品鋪子外,還有來伊份、鹽津鋪子、百草味等品牌在活躍,各式聯名、包裝設計、促銷活動層出不窮,整個行業已經開始了內卷,長居線下的洽洽恐難突圍。
那么,洽洽瓜子的天花板快到了嗎?面對行業內卷,洽洽如何突圍?洽洽的癥結在何處?
且看本文分解。
一、洽洽的失誤:電商先機的錯失
洽洽這家公司很有意思,大多數人想到它都能記起來“洽洽瓜子”,但對其他產品了解很少。
洽洽正是靠著單一品類“瓜子”立住了腳跟,繼而以“瓜子”為基本盤,向堅果、零食賽道進軍。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洽洽葵花子和堅果類業務總計占全年營收88.39%,2020年全年營收共計52.89億,其中葵花子就占據了37.25億的營收,洽洽的營收增長主要還是在葵花子品類之上。

不過洽洽的“勝利”源于渠道的優勢。
2001年,洽洽創立,一開始僅做葵花子業務,辛苦耕耘5年,洽洽在2006年獲得“中國前100馳名商標”,洽洽在這一時期積攢了不少口碑,也逐漸開始向全國擴張。
與此同時,中國互聯網開始起步,電商經濟開始興起,而洽洽缺在這個關鍵節點錯失了“先機”,認為多元化才是發展的核心,于是洽洽大張旗鼓的推出果凍、薯片等產品,但局限在瓜子品類的洽洽,推出的多元化產品最終反響平平。

老牌選手的失誤,也就給了新型品牌誕生和成長的機會,先是成立于2006年的良品鋪子開始進駐線上,緊接著2012年,憑借精美的包裝設計和淘寶的流量,三只松鼠脫穎而出。
等到洽洽反應過來之后,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規模初成,三只松鼠自2013年雙十一,就實現營收破億,并且在之后連續六年實現雙十一堅果零食品類銷量第一。
據艾媒發布的《零食禮包禮盒品牌線上發展排行榜單》中顯示,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品牌已經成消費者首要選擇品牌,洽洽、旺旺等老品牌已經排在了前十的末尾。

洽洽錯失了這次機遇,也就開始了它的“追趕”時代。
二、洽洽的追趕:渠道的勝利
洽洽在錯失了互聯網電商時代的先機之后,開始了追趕的步伐。
洽洽的基本盤在線下,洽洽瓜子的渠道鋪設已經滲透到三四線城市甚至是村鎮,依托廣大的經銷商網絡,洽洽瓜子得以收獲較高的毛利。
據數據顯示,洽洽的毛利率能達到12%,對比三只松鼠,僅有2%,三只松鼠的主要支出來自于線上營銷,據數據顯示,2019年,三只松鼠的營銷支出高達6.6億,洽洽僅為3.7億。

三只松鼠作為線上堅果品牌的佼佼者,依靠營銷的打法在前期很吃香,但是隨著平臺紅利的下降,三只松鼠們的獲客成本只會越來越高,作為對比,洽洽的現金流自然更健康一些。
并且三只松鼠還極度依賴物流,不論是時間成本還是運輸成本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也是三只松鼠毛利低的重要原因:各個環節成本過高。
而洽洽則是依靠多年的線下渠道,在包裝瓜子領域拿下了54%的市場份額,占領了全中國大大小小的便利店、雜貨店,與經銷商的綁定關系使得洽洽能夠穩定線下市場,從而節省出精力發力線上。
據數據顯示,2020年洽洽瓜子線上營收增長了43%,旗下多元品類堅果等也在緊鑼密鼓的布局,洽洽看似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春。
但事實呢?
三、洽洽之困:行業內卷難頂
據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食用葵花籽產量已經連續五年穩定在90萬噸,葵花籽產量增長停滯的背后原因則是,我國食用葵花籽消費需求量已接近飽和。

換句話說作為葵花籽領域的龍頭,洽洽的天花板已經到來,據數據顯示,連續三年洽洽的營收增長率已經從16.5%下降到了9.35%。不僅如此,洽洽在線下并非高枕無憂,粒上皇、煌上煌等正與之進行爭奪。兩位作為現炒板栗陣營中的知名選手,除板栗外,還涵蓋了零食、各類炒貨,幾乎與洽洽的產品重疊。
線上市場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等品牌的毛利率較低,但不可否認的是,三只松鼠在零食全品類的“統治力”,據數據顯示,2019年,三只松鼠全年營收破百億。
將洽洽和“瓜子”綁定之后,讓洽洽的品牌拓展很是艱難,不論是早些時期的果凍、薯片,還是此后的堅果、餅干,洽洽都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而拓寬產品線又是在葵花籽市場達到飽和之后,洽洽不得不做的舉措。
而在整個零食圈中,屬于品牌的內卷還在繼續,在互聯網電商早些時期,憑借電視劇植入廣告、精美的營銷能讓三只松鼠們門前的客人們絡繹不絕,但如今隨著平臺紅利的下降,零食電商品牌獲客成本大大增加,各大品牌都使出渾身解數用于拓客。

百草味簽約張哲瀚為品牌大使,良品鋪子進軍兒童零食,來伊份、三只松鼠紛紛簽約流量藝人為品牌站臺,洽洽不甘示弱推出堅果、麥片下場混戰,作為垂直品類的洽洽換投零食賽道去挑戰全品類玩家,恐有些力不從心。
最后依舊回到產品本身,洽洽除瓜子外的產品品牌辨識度和產品特色依舊存在著挑戰,洽洽的產品并不能打,此時入場,與十年前失敗的多元化道路有多少不同?
其次,洽洽想要進入的堅果領域,早有三只松鼠、百草味等選手耕耘已久,洽洽僅僅依靠現有渠道和供應鏈恐怕還有些捉襟見肘,當下堅果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洽洽堅果的品牌辨識度本就較低,想要做出產品創新或許才是應有之義,而縱觀當下的洽洽,除了一昧的模仿競品,有多少創新可言。
瓜子業務幾近飽和,品牌粘性不足,堅果零食市場內卷嚴重,洽洽瓜子未來還沒有拿到時代答案,而對手們也不會給洽洽太多的時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