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鉤沉|30年前的“浙商”評選,獎品是每人1臺14英寸彩電

1月21日晚,2014年度“風云浙商”評選結果在杭州揭曉。
“風云浙商”是“中國第一商幫”浙江商人的最高榮譽,其頒獎典禮已成浙江企業界的年度盛會。自2003年舉辦以來,這一由浙江廣電集團主辦的評選已歷時12年,魯冠球、宗慶后、南存輝、馬云、郭廣昌、李書福等浙商“大佬”都曾站上領獎臺。
不過,這并非浙江最早關于企業家的評選。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查證,1985年1月20日,浙江召開“萬人贊”廠長(經理)評選活動授獎大會,15位廠長(經理)當選,其中就有現在的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時任杭州萬向節廠廠長魯冠球。
這不僅是浙江第1次有關企業家——當時還被稱作“企業經營者”——的評選,可能也是全國首個類似評選,比由原國家經委主辦、曾在改革開放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首屆“中國優秀企業家”評選還早3年。
“自此,企業家——浙江新生財富階層的最杰出代表,真正作為一股日漸強大的社會力量走進我們的視野,10多年后又匯聚成為‘浙商’這一獨特的中國商業文化概念?!痹谒摹吨袊7渡憬母镩_放30年全紀錄》中,著名財經作家胡宏偉如此評價這次評選。
如今,15位當年的標桿人物中,魯冠球仍奮戰在一線。
如今叫“風云浙商”,那時的稱號是“萬人贊廠長”
1984年12月,浙江省企業管理協會、省廠長研究會、浙江人民廣播電臺啟動浙江省“萬人贊”廠長(經理)評選,參加評選的共有63位廠長、經理。
與現在名目繁多的各類評選不同,這些廠長經理可謂“真刀真槍”地角逐。據原浙江省廣播電視廳副廳長、浙江人民廣播電臺臺長張桂芝回憶,63人逐個在電臺早晨的“新聞和報紙摘要”和晚上的“全省新聞聯播”節目中發表5分鐘的廣播演講,介紹改革經驗和打算。
活動反響強烈,不到1個月收到近5.9萬張選票。當時的省委主要領導在省委全會擴大會議上專門談及:“最近省廣播電臺舉辦的萬人贊廠長(經理)評選,一大批廠長發表演說,這些人中有些有文憑,有許多沒有文憑,但同樣是人才。”
1985年1月20日,評選活動舉辦授獎大會,15位得票數超過1萬的廠長經理獲選。據查證,他們分別是:
海鹽襯衫總廠廠長步鑫生;
杭州第二中藥廠廠長馮根生;
杭州萬向節廠廠長魯冠球;
杭州鋼鐵廠廠長章思明;
杭州橡膠廠廠長陶德孚;
上虞縣環保設備總廠廠長羅其林;
杭州煉油廠廠長盧顯順;
蘭溪化工廠廠長尹相泉;
寧波水表廠副廠長范海波;
嘉興民豐造紙廠廠長張貞契;
平陽化工廠廠長王思愛;
杭州市二輕工業總公司經理俞劍明;
江山水泥廠廠長羅琦;
杭州機床廠廠長鄭陽生;
長興水泥廠廠長李辛龍。
其中,步鑫生以5.4萬票高居榜首,魯冠球拿到4.3萬票。排在前三位的步鑫生、馮根生和魯冠球分別來自城鎮集體企業、國有企業、鄉鎮企業。
1985年距今已30年。不妨來看看:如今叱咤風云的浙商“大佬”30年前身在何處?
1985年前后,宗慶后還在替保健品廠代銷花粉口服液——他要到1987年才創辦娃哈哈集團的前身娃哈哈兒童食品廠;修鞋匠出身的南存輝上1年在破屋子里辦起作坊式的開關廠;這年秋天,18歲的鄉村少年郭廣昌第1次坐火車,目的地是上海復旦大學;馬云則在經歷2次高考失利后,于上年勉強考上杭州師范學院外語專科,因為當年該專業本科沒招滿,又幸運地擠進本科;20歲出頭的李書福還沒有動“造汽車”的念頭,當時是臺州黃巖縣1家冰箱配件廠廠長。
標志性的1984年和曾經的“改革偶像”步鑫生
浙江當年為何要舉辦“萬人贊”廠長(經理)評選?因年份久遠,澎湃新聞沒有找到更多的直接史料。不過,如果聯系當時的宏觀背景,其實不難理解。
1984年有這樣幾個重要事件:
年初,鄧小平巡視經濟特區深圳、珠海,中國的開放格局由此迅速擴散。當年4月,中央決定開放首批14個沿海城市,其中浙江有2個:寧波和溫州。
3月24日,福建國有骨干企業55位廠長的呼吁書《請給我們松綁》在《福建日報》刊登,成為當年最轟動的企業事件。這是中國企業家第1次就經營者自主權向資本方——政府部門公開呼吁。后來,3月24日一度被命名為“中國企業家活動日”。這一呼聲很快成為共識。5月,國務院頒發《關于進一步擴大國營工業企業自主權的暫行規定》。
5月,由民間組織的“世界新技術革命浪潮和中國改革研討會”在合肥召開,邀請了當時改革的先鋒人物鳳陽縣委書記翁永曦、嘉興海鹽襯衫總廠廠長步鑫生、鞍山無縫鋼管廠廠長王澤普等。這次會議以1個響亮的名字流傳:“全國改革者大會”。
9月3日~10日,第1次全國性的中青年經濟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在浙江莫干山舉行,史稱“莫干山會議”。這次會議日后被稱為“經濟改革思想史的開創性事件”,為1980年代的改革提供了許多重要思路,其中最著名的是“放調結合”的價格雙軌制。
10月20日,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了把計劃經濟與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一系列意在打破改革僵局的重大事件,使1984年散發出特殊氣質,充滿了想象力,成為中國企業史上的標志性年份。日后,很多馳騁一時的公司均誕生在這1年,包括海爾、萬科、聯想等。1984年由此被稱為“中國現代公司元年”。
在浙江,為貫徹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將“兩改、兩開”確定為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即經濟體制改革和技術改造,以及對外開放,開發海洋和人才資源。據1984年12月30日的《浙江日報》報道,時任省領導在聽取全省計劃工作會議情況匯報時表示,經濟體制改革中要緊緊抓住增強企業活力這個中心,“不僅鄉鎮企業、集體企業和國營小企業要進一步搞活,大中型全民企業也要搞活”。他同時表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搞好經濟建設的關鍵,“要充分開發人才資源,大膽起用一批有知識、會經營、有開創精神的人才?!?/p>
1984年前后步鑫生的“橫空出世”,應該也是浙江舉辦“萬人贊”廠長(經理)評選的重要原因。
海鹽縣襯衫總廠廠長步鑫生是1980年代初全國最知名的“改革廠長”和“改革偶像”。他“走紅”于1983年。1984年,“步鑫生熱”達到高潮,從3月9日到4月15日,僅新華社就播發關于他的報道27篇,計3萬多字。時任新華社社長穆青事后說,全國宣傳步鑫生的廣度、力度僅次于對焦裕祿、雷鋒的宣傳。步鑫生被全國政協選為“特邀委員”,他用過的裁布剪刀被收入中國歷史博物館,從全國涌來的取經者幾乎堵塞了通往海鹽縣城的狹窄的沙石路,最多時1天達數萬人。有關方面甚至規定:廳局級以上干部才能面見步鑫生,其他人聽錄音。
當時,1年后在“萬人贊”廠長(經理)評選中與步鑫生同時上榜的魯冠球與前者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1984年5月,魯冠球坐上面包車,前往海鹽襯衫總廠“參觀學習”。
胡宏偉在《中國模范生》中寫道:廠門口擠滿焦急等待接見的參觀者,魯冠球的面包車理所當然地被門衛攔下:“步廠長今天很忙?!睅追簧?,門衛松口了:“要不,你們開著車繞廠區一圈吧,呼吸這里的空氣,也算學習過了?!?/p>
幸好,從廠里走出和魯冠球熟悉的《浙江日報》記者。引見之下,步鑫生擺擺手:“那就見見吧。”
握手,坐定。步鑫生說:“要改革啊?,F在,國有企業如豬,要靠人家喂;我們集體企業如雞,好的時候有人撒把米給你,糟的時候就得自己找食吃;你們鄉鎮企業如狗,從來就是天生地養……”
魯冠球被習近平“點贊”:始終領導潮流
多年以后,位列“萬人贊”廠長(經理)評選前三的魯冠球、馮根生對這次評選仍記憶猶新。
2002年7月,杭州召開工業興市大會,魯冠球、馮根生、宗慶后被市政府各獎300萬元。年底,3人與時任市長茅臨生上了央視經濟頻道的《對話》節目。
在節目中,魯冠球主動談及1985年的那次評選。他說,自己這些年獲得的獎勵中,印象最深的有2次:1次是1983年搞承包被獎了8.7萬元,“那時不敢拿,拿了10%,八千七。多余部分交給學校了,辦學校”;另1次就是“萬人贊”廠長(經理)評選時獎的14英寸彩電。
魯冠球透露,彩電他沒有拿回家,而是送到廠里的大學生宿舍,“一方面因為當時還沒有這個承受能力,不敢拿回家去;第二個,大學生要留得住,得有好的環境。”
馮根生倒是把彩電拿回家了,但據他透露,那時14英寸彩電非常稀罕,“拿回家舍不得用,想孩子結婚時用”,因為怕被偷,還把電視機藏在床底下。
但這臺彩電最終并沒派上用場?!斑^了三四年,14英寸彩電被淘汰了——我們國家的變化太大。到現在,這臺彩電還原箱保留著,作為一個紀念。”他說。
步鑫生、馮根生與魯冠球,獲評“萬人贊”以后的經歷各不相同。
作為“全國最知名的改革廠長”,步鑫生開始“大躍進”,搞“一條龍服裝生產托拉斯”。但輝煌的背后是無盡的煩惱:西裝分廠項目久拖未成、領帶大量積壓、資金鏈斷裂,在無數次報告會上宣講得精彩四溢的改革經驗好像不靈光了。1988年,由于盲目擴大規模、企業資不抵債,步鑫生被免職。
“神話”破滅后的步鑫生仍然試圖證明自己。被免職后1個月,他沒有和任何人告別,黯然離開家鄉。先在上海創業;隨后北上,承包北京1家虧損的服裝廠;再出關至遼寧盤錦,甚至漂泊到俄羅斯。自此,這位光芒褪盡的“改革偶像”逐漸成為時而喚起人們某種追憶的歷史名詞,昔日的海鹽襯衫總廠如今也已變成住宅區。
2001年,步鑫生查出患有腎癌,切除了腎臟、脾臟,退出商界。他將定居地選在上海,而不是海鹽,因為那里會讓他想起太多的往事。
但到2014年,他改變主意,決定重返故鄉定居。這年6月,在老家為其舉辦的相關儀式上,這位80歲的老人感慨萬千:俗話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馮根生1988年當選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之后,又屢屢成為新聞焦點:1991年,面對名目繁多的國有企業廠長考試宣布“罷考”,掀起震動全國的“罷考風波”;1992年,苦于機制之困,他成立中國青春寶集團,引進泰國正大集團,與杭州中藥二廠合資成立“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并讓外資控股,是為蜂議四起的“披洋衣事件”;1998年,青春寶率先推行職工持股,馮根生須持有2%的股份,折成人民幣300萬元,但以他的收入根本買不起,引出“300萬個人股該不該持”的“馮根生難題”。
2010年,76歲的馮根生退休。他執掌企業近40年,是中國國企在位時間最長的一把手,贏得“常青樹”之譽。在次年1月的“風云浙商”年度頒獎典禮上,他被授予“功勛浙商”。
3人中,只有魯冠球至今仍活躍在商場,其一手創辦的萬向集團已發展為擁有3萬多員工的跨國企業。
已70歲的魯冠球壯心未已,他眼下瞄準的是新能源,尤其是新能源車領域。去年7月,魯冠球在慶祝萬向創業45周年的會議上說,“我們必須集中精力,發揮全部潛能,加大投入、加快速度,在傳統制造能力的基礎上打造更強大的技術優勢和國際化產業平臺,真正形成清潔能源的崛起之勢,占領產業發展制高點?!?/p>
2013年“五一”前夕,習近平在全國勞模座談會上提到魯冠球:“魯冠球同志是我們第一批鄉鎮企業改革家,現在仍然站在改革的前線。40年過去了,跟他這樣一路走來的人不少,也是大浪淘沙,現在看看,那個時期的風云人物有多少?我在浙江工作過,魯冠球同志就是依法合理,謙虛謹慎,一直保持務實低調,與時俱進。他始終琢磨萬向,一直琢磨到現在,萬向始終處于1個領導潮流的地位?!?/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