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明年取消在職研究生聯考,提升專業學位碩士比成改革重要方向
近日,一則“教育部表示在職研究生聯考2016年將取消”的消息在網上流傳,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經調查后發現,這則消息并不是新消息,早在2014年6月5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的《關于2014年招收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就發布了這一消息。
《通知》稱:“為統一管理各類研究生招生工作,從2016年起,不再組織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全國聯考。除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外,其他類別的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招生工作,將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納入國家招生計劃和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2015年報考示范性軟件學院軟件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需參加全國聯考,招生計劃單列;報考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無需參加全國聯考,但報名、錄取工作均需通過信息平臺進行。”
醞釀“一年一考”或“一年兩考”
澎湃新聞就此向多所高校的研招辦負責人求證,有負責人表示,這是國家在對研究生教育重新改革布局。
“招生制度改革除了高考改革之外,作為國家級考試的研究生教育也是全國招生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一環,隨著研究生質量保障體系逐步確立,改革標志著中國研究生教育開始進入‘質量時代’”。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辦主任吳小芬告訴澎湃新聞。
教育部近日主辦的“全國研究生教育質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透露了一組數據:我國在校研究生近180萬,其中博士生近30萬。
據澎湃新聞了解,目前在職攻讀研究生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每年5月的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第二種是10月份的在職研究生聯考,第三種是每年一月份,但是2015年提前到了12月底進行的全國統一研究生考試。
高校研招辦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取消后的具體考試形式,教育部目前還未出臺。但從國務院學位辦和教育部的改革思路,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全部合并到每年12月份的統一一次考試。另一種計劃是一年兩考,10月份的考試取消,改為每年的6月份和12月份考試,12月份的考試主要是學術型,6月份考試主要是專業型,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的比重今后將相等。
在一家建筑企業工作的王雷告訴澎湃新聞:“我擔心取消后再考試就更難了,還是想搭一搭末班車的。”不過高校研招辦并不擔心在職研究生最后一年會爆棚,因為現在沒有碩士學位的80后或90后總量已經不多,70后一般不會再讀研或者選擇商學院,而這些人報考的政策并沒有變化。
提升專業學位碩士比成改革的另一重要方向
教育部主辦的“全國研究生教育質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發布了統計數據:通過優化結構,提高專業學位碩士招生比例,招生人數占碩士錄取總規模由2008年的7%提高到2014年的45%。教育部希望達到的比例是學術型碩士與專業型碩士1:1的對等規模。
“預計這一比例今年就能達到。” 新東方在線國內考試產品總監甘源告訴澎湃新聞,2014年考研人數為171.5萬,是自2008年的首次下降,而2015年考研人數再次下降,2015年考研報考總人數為164.9萬,比去年減少6.5萬,降幅3.8%。考研報名人數連續兩年下跌,意味著持續多年的考研熱拐點到來。
不過總人數下降,專業碩士報考卻持續升溫。2015年報考專業學位人數為72.6萬,比去年增加5萬人,占報名總人數的44%,相比2014年增加了4個百分點。專業碩士報考又主要集中在經管類專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工商管理、會計、法律。
甘源解釋說:“相比學術碩士,專業碩士培養更側重實務,在部分看重實際操作的專業里,往往更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上海外國語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范徵教授告訴澎湃新聞,上外MBA項目成立五年來,報考人數年年攀升,本月舉行的上外MBA校企答謝會上,用人單位對于 “無國界管理”的上外畢業生也表示滿意,因為應用型碩士工作后上手快。
教育部也表示,將改革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讓培養質量穩步提升,支持培養單位建立具有特色的培養模式。
如有的培養單位主動邀請行業企業參與,共同制訂培養方案;有的與企業緊密合作,互派導師,建立穩定的實踐基地;有的調整培養內容,加強與特定職業人才實際能力要求的銜接。
教育部也正在改革專業學位授權審核,不再把擁有學術學位授權點作為增列專業學位授權點的先決條件,允許符合條件的培養單位直接申請增設專業學位點,并鼓勵將學術學位點調整為專業學位點,目前已有103個學術學位點進行了調整。
全面收費后對研究生投入大幅增加
考研花費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人人網發起的“2015大學生考研行為”調查結果顯示,近四成考生考研花費在2000元以上。
人人網大學生用戶研究中心負責人馬利艷告訴澎湃新聞,為了提高考研成功率,補營養、報培訓班、買資料、就近租房,提前面見導師等均被列入考研預算。
調查顯示,有52.8%的考生考研花費在2000元以上,其中花費在5000到1萬之間的占到6.9%,更有10.3%花費在1萬元以上,而低于1000元的僅為16.1%。
澎湃新聞了解到,2014年秋季起,新入學研究生全面收費。教育部表示,全面收費后對于學生的投入大大增加。
根據教育部提供的一組數據:中央部門所屬高校的生均綜合定額撥款大幅提高,目前碩士生從每人每年1萬元提高到2.2萬元,博士生從每人每年1.2萬元提高到2.8萬元,地方所屬高校參照執行。僅此一項,中央和地方財政每年增加投入200多億元。
教育部和高校也全面完善了獎助體系,進一步加大資助比例和水平,特別是加大對基礎學科和國家急需學科的支持,加大對優秀研究生的獎勵力度,加大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研究生獎助經費增加140多億元。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入增幅放緩的形勢下,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坦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