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人人打虎拍蒼蠅的當下,《大清鹽商》的意義不言而喻

以古代商人為題材的影視劇大多能收獲不俗口碑與較高收視,比如以晉商喬致庸為主題的《喬家大院》,再比如以徽商胡雪巖為背景的《胡雪巖》。眼下,一部以清代著名徽商鹽商江春為原型的大型古裝歷史正劇《大清鹽商》正在央視熱播。
該劇以乾隆年間“兩淮鹽引案”為主要線索,以因“一夜堆鹽造白塔,徽菜接駕乾隆帝”的奇跡而被譽作“以布衣結交天子”的“天下最牛的徽商”的江春為主要劇情人物,再現了盛世乾隆治理下的泱泱大國中,兩淮鹽業和鹽業制度積重難返,腐弊多多的嚴酷事實。
《大清鹽商》看似是在說鹽商,繪鹽人,話鹽事,吐鹽情,實際上則在言古言今,以乾隆時期的鏗鏘反腐呼應當下的全民打虎,既是歷史再現,又為現實所映。在舉國上下人人打虎拍蒼蠅的大背景下,《大清鹽商》應景而播,其現實意義不言而喻。

要想更好看懂、了解《大清鹽商》,就不能不腦補些許鹽商知識。清朝鹽商有多猛?“富可敵國”足以說明。
以劇中張嘉譯扮演的汪朝宗的歷史原型江春為例,他22歲投身鹽界,為兩淮鹽業奮斗終身40多年,成清朝兩淮鹽業之巨首。江春“富可敵國”既有自己的鹽商天資、人脈、資源,更有皇帝天王的庇佑。
據史料記載,江春發家致富40多年間,時任皇帝乾隆六下江南,頻顧揚州,其費用均由江春擔負。不僅如此,他還三次進京為乾隆賀壽,深討歡心。乾隆晚年多次移駕江南巡游,江春還傾力打造頂級園林,供乾隆休憩、賞玩……久而久之,“布衣結交天子”的傳說也漸漸彌漫開來。正是有了乾隆的撐腰力挺,江春在困難時期才能與鹽商共度時艱。
筑堤建壩救萬千百姓于水火之中,捐銀獻兩助力清府國泰民安,反腐肅貪暗幫乾隆鞏固朝政……作為巨賈富商,江春有私心更有公心,有小家更有大家,有兒女情長更有社稷之憂,故此,他才得以以兩淮鹽商代表之人物載入史冊,與乾隆同輝。江春的富豪非但沒有引人仇恨,反倒得萬民愛戴。“大清鹽商”江春真正做到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身懷巨財心在國與民。在當下這個比較善于仇富的社會生活大背景下,《大清鹽商》對汪朝宗(江春)的鮮活刻畫與生動再現,予民予富無不有著積極的深省、警示作用。

《大清鹽商》中張嘉譯扮演的汪朝宗即是對江春的復刻與還原。劇集一開始就以一樁引動天下的大案要案抓人眼球,兩大主角汪朝宗、阿克占也瞬即出場,而隨著兩人的明爭暗斗、斗智攻心,兩淮鹽業中存在的一幕幕問題也被一點點撕開,大清政府的岌岌可危也日漸顯現,這其中,肅貪反腐,正本清源,還利于民又成了重中之重,而這與眼下舉國上下正全民打虎拍蒼蠅的現實卻也有著無縫的貼合與匹配。
《大清鹽商》播出伊始就透著濃濃的“張黎制造”的痕跡,盡管張黎只是該片的藝術總監,但該劇品質之精良卻前所未見。復雜的歷史背景,交錯的人物關系,頻生的故事線索,多維的敘寫角度,都讓人不得不沉浸在難得一見的精品歷史正劇中。

這些年來,古裝劇雖告別了低幼的穿越劇情,卻始終難舍戲說的成分,對狗血、虐心的橋段也百用不覺濫,而真真正正的歷史事實卻被罔顧。《大清鹽商》的橫空出世倒像是一種另類,鶴立于雞群,挺拔于筷筒,期待著觀眾的賞識與青睞。《大清鹽商》劇情不雷人,服飾鮮吸睛,臺詞重考究,表演拒浮夸……如此種種的精奢追求或許不能在收視上大火特火,但毫無疑問,它一如深藏于深巷中且溢滿清香的汩汩陳釀,正香飄八方,醉灑四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