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南車北車合并方案出爐:巨無霸“中國中車”浮出

來自中國的全球兩大軌道交通制造中國南車(601766.SH,01766.HK)、中國北車(601299 .SH,06199.HK)合并方案在2015年新年前正式推出。
12月30日晚間,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同時發(fā)布合并預案,巨無霸新公司“中國中車”宣告即將誕生。
根據預案,中國南車吸收合并中國北車,即中國南車向中國北車全體A股和H股股東發(fā)行中國南車A股和H股股票,中國北車的A股股票和H股股票予以注銷。
合并后新公司的名稱初步擬定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簡稱“中國中車”;英文名稱“CRRC Corporation Limited”;英文簡稱“CRRC”。
本次合并的具體換股比例為1:1.10,即每1股中國北車A股和H股股票可以換取1.10股中國南車將發(fā)行的A股和H股股票。
本次合并已分別取得中國南車董事會和中國北車董事會審議批準,尚須獲得各自股東審議通過,以及國務院國資委、中國證監(jiān)會、香港聯交所、商務部、境外反壟斷審查機構及其他有權監(jiān)管機構的批準、核準。
新領導層競爭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從今年9月初傳出合并消息,到如今合并方案出爐,也就3個多月的時間,動作十分之快。
南北車在海外市場惡性競爭,這被認為是高層力促南北車時隔14年后再度合體的關鍵原因。
目前,全球軌道交通裝備行業(yè)的前五大制造商是加拿大龐巴迪、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市場占有率合計為50%以上。
此前有消息稱,南北車合并由國務委員王勇負責督辦,組織制定實施方案。
合并方案出爐后,外界最為關注的恐怕就是人事安排問題。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南北車的合并涉及到集團和上市公司兩個層面。
“合并涉及的第一個層次是組織上的,即集團方面,調整人員,那就是集團公司誰當總經理,各個處誰負責。兩個集團就是管理機構,下面的幾十家公司都不動,所以組織上的合并很快可以完成,宣布下就行了。第二個層面在于上市公司方面,就是資本層面,它們的股票怎么換股,涉及中國香港的一些法律法規(guī),在資本市場上運作可能需要一些時間?!?/p>
目前,南北車規(guī)模大致相當,資產均超過1400億元,年營收均接近1000億元。去年,中國北車營業(yè)收入972.41億元,凈利潤41.29億元;中國南車營業(yè)收入978.9億元,凈利潤41.4億元。
領導層方面,中國北車董事長為1954年2月出生的崔殿國,執(zhí)行董事及總裁為1963年12月出生的奚國華。
中國南車董事長、執(zhí)行董事、黨委書記為1955年出生的鄭昌泓,執(zhí)行董事、總裁、黨委副書記為1962年出生的劉化龍。
除此之外,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每家企業(yè)還各有10多位企業(yè)高管,他們將成為新集團領導層的主要來源。按照慣例,一家央企的領導層人數一般不超過十人。
合并的正負效應
雖然合并是大勢所趨,但是外界依然擔心其可能對市場的負面影響。
北京交通大學運輸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李紅昌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這么大的整合和改變市場結構的行為,是要經過反壟斷調查的。如果合并會引起市場的高度集中,會形成市場的壟斷和獨占地位?!?/p>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的一份報告認為,保留南北車兩家公司對中國并無不利。一是可以保持適度的市場競爭,有助于維持兩家央企的競爭力,同時對國內消費者有利。二是國內外市場現在足夠大,完全容得下兩家公司的生存和發(fā)展。三是有另外的方法,規(guī)避解決兩家企業(yè)在海外的瘋狂殺價問題。
不過,在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看來,合并不會造成壟斷:“它們原來都是鐵道部下的企業(yè),原來有個機車車輛總公司,但是在那個時候鐵道部招標的時候,下邊的那些企業(yè)都是相互競爭,而且很多時候鐵道部的招標價格,都是高于它們的投標價格,鐵道部都是想多給它們錢,都把價格給競爭下去了,過去在一個集團都是這樣的話,現在兩個集團是更競爭了?!?/p>
在國內,目前南北車最大的客戶就是中國鐵路總公司,議價能力并不強,在近年的鐵路車輛招標中,兩者中標的總訂單規(guī)模也大體相當。
合并預案稱,在國內外軌道交通市場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中國南車、中國北車擬通過本次合并、整合,提升合并后新公司的業(yè)務規(guī)模,增強盈利能力,打造以軌道交通裝備為核心,跨國經營、全球領先的大型綜合性產業(yè)集團。
“合并后新公司將著力統(tǒng)一布局海外投資,避免資源浪費,提高投資效率;整合海外銷售隊伍,制定統(tǒng)一的海外市場拓展戰(zhàn)略,集中力量在國際競爭中獲得更加有利的地位;統(tǒng)一品牌形象,集中雙方優(yōu)勢參與國際競爭。”公告說。
申銀萬國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這兩家企業(yè)的合并將提升國際化,統(tǒng)一品牌快速擴大全球市場份額,加快國際化進程,同時統(tǒng)一布局海外投資,避免資源浪費,提高投資效率。另外,還可以增強協同性,共享技術資源和研發(fā)力量,避免重復研究投入,加快新產品開發(fā)速度。
新公司合并后將成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軌交裝備企業(yè)。兩家公司生產的高鐵車輛,占全球保有量的一半,其中高寒地區(qū)動車組為全球獨有;而且其生產成本明顯低于國際同行西門子、阿爾斯通等。
全球多個國家已公布高鐵發(fā)展規(guī)劃,例如美國、墨西哥、歐洲等。而中國政府已提出“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戰(zhàn)略,未來對外投資達1.2萬億美元,已有近30個國家洽談高鐵引進。而合并后中國中車將成為中國高鐵產業(yè)鏈輸出及“一帶一路”投資的主力軍之一。
2013年全球軌交設備市場規(guī)模為120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為200億美元,在規(guī)模千億美元的海外市場中,中國企業(yè)份額僅2%左右。南車和北車前幾年的海外收入占比均低于10%。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