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著名書畫家陳文星

陳文星是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和香港美術家協會會員。出生于書畫世家的他尤其擅長畫牡丹,其作品多次在浙江省和全國書畫大展中獲獎,折扇力作牡丹圖更是曾當禮品贈送給聯合國副秘書長埃里克-索爾海姆。
生于“牡丹世家”
作為“百花之王”的牡丹雍容華貴、富麗端莊、國色天香,千百年來在中國百姓心中有著吉祥、富貴的美好寓意。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墨客、詩家畫匠都在極盡筆墨傾力盛贊牡丹。

陳文星出生在浦江的一個書畫世家,爺爺、父親都是當地擅寫能畫的能人,牡丹繪畫更是備受稱贊。由于爺爺擅長畫牡丹,受其影響的父親也從小學畫牡丹,后來還開了書畫店,其以牡丹為主要內容的玻璃畫絢爛喜慶、端莊大度、富麗堂皇,是街坊領居婚慶喜事、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


因為爺爺、父親都癡迷于畫牡丹,陳文星家里房前屋后都種了各種各樣的牡丹花。陳文星從小耳濡目染,10歲起跟隨長輩學習書法繪畫,學習畫牡丹,在牡丹花叢中長大的他對牡丹的感情與日俱增,畫的牡丹形神兼備,散發著不俗的氣質。
勇攀藝術高峰
走上專業化的藝術道路后,陳文星更是不斷學習鉆研,永攀“牡丹創作”的藝術高峰。他臨摹古代名家的牡丹畫作,如明代的沈周、陳淳、徐渭,清代的沈石薌、高風翰、趙之謙等等,同時不忘向近代的書畫大家取經,任伯年、齊白石、張大千、吳昌碩、吳茀之等都是他瞻仰學習的對象。他到北京大學美術系和其他一些美術學院參加國畫藝術高級研修班學習,拜中國美院有獨特專長的著名教授為師,力求創作技法、創作風格的突破和完善。這些年,陳文星也在從國畫理論中吸取養分,學習黃賓虹的畫論,以藝術理論指導藝術實踐。




有努力就會有收獲,一路走來,陳文星在自己熱愛和擅長的牡丹創作上碩果累累。他的作品《國花》1999年入展國花杯全國書畫作品大獎賽,作品《陡峭山茶偏耐久》2006年入展浙江省第七屆花鳥畫展,作品《鄉野小趣》2017年入展浙江省第八屆花鳥畫展,新作《國花》2017年入展中國夢勞動美第四屆全國職工書畫展,牡丹圖《萬紫千紅總是春》2019入展慶祝建國70周年浙江省人大書畫作品展……如果要細數,這份名單還可以很長。




陳文星的牡丹作品色彩層次分明,形式豐富立體,畫面靈動,格調高雅,端莊美麗之外透著“貴氣”,被故宮博物院副館長張寧、原辦公室主任、陳列部主任、現宮廷部主任、研究員、央視《鑒寶》欄目主鑒定師單國強稱為“韻雅姿艷”。
2018年,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來浙江省浦江縣考察生態環境建設工作。臨別之際,浦江將陳文星的傾心力作--折扇國畫國花牡丹圖作為禮物贈送埃里克·索爾海姆,對方表示陳文星的牡丹圖“讓他感受到了驚艷,帶回去后一定會好好珍藏”。
在創新中傳承
據陳文星介紹,牡丹是所有花類里面最難畫的,原因在于牡丹品種實在太多,葉片、花瓣又最是復雜,牡丹花的花瓣有“千瓣萬瓣”,花瓣之多超過任何一種花類,且花瓣有梳有密有大有小,這又增加了一層難度。
他說:“如果牡丹花畫好了,其他的花就都會畫了?!彼囆g創作講究一種意境,在太喧囂的環境中是進行不了的。陳文星坦言,白天事情太多,他一般只能在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開始創作,畫到兩三點是常有的事,有時甚至要畫到天亮。他追求藝術繪畫的精益求精,有時閉門兩三個月甚至是半年時間才能畫成一幅自己滿意的牡丹。



就傳統的牡丹繪畫而言,陳文星在技藝上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他現在更追求創新和突破。陳文星認為,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牡丹繪畫不能局限在對前輩的學習和模仿上,不能循規蹈矩一成不變,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色,要將新的時代所具有的新現象、新事物、新思想融入到藝術創作中來。
近幾年,陳文星主動挑戰更有難度的水墨牡丹,水墨牡丹格調更高、難度更大,無論是古代還是近現代,都很少有大師去嘗試。但也正因為如此,陳文星認為畫水墨牡丹是彰顯畫家功底的一個維度。





陳文星的探索得到了書畫界的認可。2018年,水墨作品《先知圖》入展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弄潮杯浙江省中國畫大展。2019年,墨色牡丹《壺江源記》入圍《萬年浦江》中國寫意畫展。2020年,長卷(博雅達觀)墨色牡丹再次入圍《萬年浦江》中國畫長卷畫展。水墨牡丹的畫法技藝得到肯定,讓陳文星在驚喜之余更有信心了。




從祖父、父親到陳文星,畫牡丹在陳家已經傳到了第三代,陳文星頗為自豪又格外珍惜,心里有種要讓畫牡丹在陳家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的使命感。事實上,陳文星的兒子和女兒已經在他的教導下學習畫牡丹,他認為牡丹國畫作為一種中國文化需要有人傳承,要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來源:中華新聞通訊社 記者 李海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