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臺灣印發抗戰英烈紀念月歷,八路軍將領左權首次入選

2015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臺灣“國防部”12月25日以此為主題,編制印發“勇士國魂”紀念月歷。有別于往年的是,月歷內頁列出的抗戰殉國將領中,首次出現1942年犧牲的共產黨方面將領左權的名字。左權是抗日戰爭中共產黨方面犧牲的最高將領之一,時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前方總部參謀長。
臺灣“國防部”的“勇士國魂”紀念月歷,根據抗日戰爭進程分為抗戰前期、戰略守勢、持久作戰、聯盟作戰及反攻作戰5個階段,編輯12項主題,說明抗戰重要戰役及事件的時間與地點,載錄殉國將領名冊,旨在說明“抗戰是中華民國政府領導國軍作戰并獲勝”。

臺灣《聯合晚報》12月25日稱,這本月歷收錄了對日抗戰22場大型會戰及關鍵戰役、臺灣光復等抗日史料及照片,篩選經典照片60余張,納入各月版面。月歷里包含的重要場景包括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接受日本代表的投降、宋美齡在聯合國的畫面以及降書的呈現等,同時結合臺灣抗日史,摘錄臺灣人抗日史跡及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等內容。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月歷內頁還列出抗戰殉國將領,其中包括八路軍將領左權。臺灣“國防部”稱,左權在抗戰期間隸屬國民革命軍,因此同列為抗戰殉國將士。
據悉,臺灣“國防部”印制中文版月歷1萬份,提供“國軍”連級以上單位,并配合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發給民眾;同時規劃印制英文版3000份,發給僑胞和國際友人。
臺灣“國防部”文宣心戰處處長余宗基稱,中共在國際上對抗戰勝利的戰史,不管是影片制作還是倡導力道都很強,因此臺“國防部”有必要“還原歷史真相”。臺灣“中央社”認為,臺此舉意在與大陸爭奪抗日戰爭歷史詮釋權。
此前,2014年9月1日,民政部發出公告,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首批名錄中,以國共抗日高級軍官、將領為主,國民黨軍隊方面有91名英烈在內,位階最高的是國民革命軍陸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方面有123名英烈在內,位階最高的是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和新四軍副軍長項英。
【延伸閱讀】

左權簡介:
左權(1905.3.15—1942.5.25),字孳麟,號叔仁,曾用名左紀權。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的高級將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赴蘇聯學習;1934年參加長征。1936年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
抗日戰爭爆發后,歷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八路軍前方總部參謀長。他協助指揮八路軍,粉碎日偽軍“掃蕩”,取得了百團大戰等許多戰役、戰斗的勝利。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不幸壯烈殉國,年僅37歲。
周恩來稱左權“足以為黨之模范”,朱德贊譽他是“中國軍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為紀念左權,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決定將遼縣改名為左權縣。1946年,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決定在河北省邯鄲市為其修建晉冀魯豫烈士陵園。1950年10月21日,其靈柩被安葬于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大事年表:
1924年 入黃埔軍校第1期學習192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12月 在莫斯科中山大學、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1930年 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1分校教育長、新12軍軍長
1931年12月 任紅15軍政治委員、軍長兼政治委員
1933年 任中革軍委作戰局參謀、副局長
1933年12月 任紅一軍團參謀長
1934年10月 參加長征
1936年5月 任紅1軍團代理軍團長
1937年 國共合作后,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副參謀長,未授銜
1940年8月 參與指揮百團大戰
1941年11月 抗擊日軍第36師團一部的瘋狂進犯
1942年5月25日 于十字嶺戰斗中壯烈犧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