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星際爭霸》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并非天方夜譚

如果你也是一位星際、魔獸迷,那么當有人提議電子競技應被列為奧運比賽項目時,你一定會舉雙手雙腳贊成。
羅伯·帕爾多(Rob Pardo),暴雪娛樂公司(Blizzard Entertainment)前首席創意總監,當地時間12月24日在接受BBC采訪時就稱,電子競技應該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專業的電子競技比賽已經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這位設計了《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星際爭霸:母巢之戰》(StarCraft:Brood War)等全球熱門游戲的創意大師在采訪中高度評價了電子競技的受歡迎程度。
今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行的《英雄聯盟》(LOL)世界總決賽上,來自全球各地的4萬多名電競愛好者來到現場觀看比賽直播。而那些不能親臨現場的粉絲則通過專門的電子競技社交網絡對比賽進行交流和分享。
事實上,電子競技的熱潮并不是近兩年才出現的事情。早在2004年韓國釜山進行的《星際爭霸》年度總決賽上,就有媒體報道稱,超過10萬名的電子競技發燒友在現場觀看了比賽。
“這是支持電子競技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的最有力證據。”帕爾多說,“電子競技比賽競爭非常激烈,特別講求操作技巧。那些專業玩家和職業選手要以閃電般的速度在一瞬間作出自己的操作決定。”

電子競技:不被認可為“運動”
不過,要想讓電子競技像其他運動那樣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還有諸多困難。其中,最大的一個困難來自于人們的文化和心理認知,即很少有人把電子競技視為同跑步、拳擊等一樣的“運動”(sport)。按照帕爾多的說法,電子競技要想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還面臨著一場文化戰役(cultural battle)。
在人們一般性的認識當中,衡量“運動”的一個標準即是否消耗了大量的體力。跑馬拉松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鐵人三項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摔跤、舉重乃至體操、足球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但如果說電子競技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這似乎難以讓人信服。
今年早些時候,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ESPN)總裁約翰·司基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稱,電子競技并不能被當作運動來看待。“和國際象棋一樣,電子競技只是一種競賽項目,而不是運動。”他說。
對于電子競技是否為運動的這一問題,帕爾多在采訪中表示,這取決于如何定義運動這一概念。
“如果你認為需要大量消耗體力的活動才是運動的話,那么電子競技顯然不能被歸于運動。”他說,“但是現在,‘運動’一詞有了更為廣闊的定義。”
帕爾多的話順帶引出了電子競技要想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所面臨的第二個難題,即智力運動(mind sport)能否被歸入到“運動”之列?
以國際象棋為例,支持者們長期呼吁將國際象棋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但國際奧委會對此一直猶豫不決。其中一個原因便是,他們認為國際象棋是一項智力運動,而不是傳統意義上人們所認定的“運動”。與國際象棋一樣,電子競技也面臨著類似的尷尬。
電子競技更加依賴機器和科技手段
此外,與奧運會運動項目相比,電子競技還存在著一個所謂的“硬傷”,即更加依賴機器和科技的手段。
美國著名IT雜志《PC Magazine》專欄作家達蒙·珀爾特(Damon Poeter)在解釋電子競技與奧運會比賽項目差別時就提到,奧運會的運動項目并不是以機器操作和計算機輔佐作為主要特征的。但電子競技不一樣,如果沒有計算機和操作程序,那么電子競技比賽就無法開展。
而且,國際奧委會在奧運會比賽項目上的數量規定也使得電子競技很難成為比賽賽事。
在此前,國際奧委會一直保持著夏季奧運會28個大項和冬季奧運會15個大項的數量限制。雖然在今年12月舉行的摩納哥全會上,國際奧委會作出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允許東道主自主提議添加一個大項目。但即使有東道國真的提議將電子競技納為奧運會比賽項目,也需要國際奧委會的批準。鑒于電子競技項目過冷過偏,國際奧委會對此進行否決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電子競技要想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看起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