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電改方案獲原則性通過:沒提分拆電網,諸多專家表示失望

備受矚目的新電力改革方案發文在即。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獲悉,新電改總體方案已獲原則性通過。
電改倒計時開始,但這支離弦之箭,末梢究竟積蓄了多大能量,能否擊碎體制頑石?多名資深電改專家對澎湃新聞表示:并不樂觀。即使放開售電側,這依然算不上真正的改革。
澎湃新聞獲悉,新電改方案以“放開兩頭、監管中間”為原則,提出“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即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放開、售電業務放開、增量配電業務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供電計劃放開,交易平臺獨立,加強規劃。
有評論稱,該方案未對電網企業進行橫向拆分,但明確了電網企業的公共服務屬性、改變了電網“吃差價”的盈利模式,“最大的亮點在于網售分開,培育多種售電主體。”不過,有專家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提醒,售電側改革是電改的高級階段,必須要有先決條件。
“一直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對發力于2014年伊始的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一名資深電改專家如是評述。
早在2002年,國務院以國發[2002]五號文件的形式,下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即五號文),制定了明確的改革目標,以及清晰的電力系統市場化改革路徑;提出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四步改革措施,逐步構建起競爭性的電力市場。
但這一電力體制改革中長期路線,卻在走完政企分開、廠網分開后戛然止步。中國電改繞了12年,各種電力改革的動作和口號層出不窮,包括競價上網、大用戶直購電試點等,最終都沒能推動下去。
“這說明,電改不是隨便想先動哪個環節就動哪個環節的,一定需要主次分明,對癥下藥。”前述人士說。
該業內人士表示,將售電側作為新一輪電改的第一步,非但不能推進電改,而且是有弊的。售電側改革不是不要改,而是不應該在現在改。因為這是電改的高級階段,必須要有先決條件,即:政府完成對電網的單獨定價;厘清輸配成本;逐級限期,放開電價。
“這些都做了之后,才有基礎著手售電側的改革,培育售電市場的主體。”前述人士說。
“在不改變國家電網公司運營模式的前提下,就率先進行售電側放開,那么賣家(注:指賣給消費者)還是惟一的:只有國家電網。單一賣家,就談不上市場,多買多賣才是市場。”一名經濟學者指出,“在現有格局下放開售電側,售電企業完全沒有議價權,電網公司能很輕易地‘控制’售電企業。這時售電企業還是想幫電網賣電,想占國家電網的銷售額,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延宕已逾12年之久的電力改革,看似坐上了爬升的過山車,但對比發端于2002年的上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甚至是“深圳電改試點”,都更像是在做俯沖運動(編注:根據發改委安排,深圳已率先開展電改試點,以摸清輸配電成本,改變電網低買高賣、獲取購銷差的盈利模式,轉為總收入監管)。
今年6月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提出要抓緊制定電力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并要求發改委“今年底拿出新電改方案”。
11月25日,發改委將經過多輪討論的新電改方案上報中央。盡管確立了電網企業只收取“過網費”的新盈利模式,但新方案并未將“分拆電網”和“調度獨立”羅列在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