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斯人遠去:2014年逝世的中外歷史學家
【編者按】
2014年即將走到盡頭,在過去的一年中,哪些中外歷史學家永遠地離我們而去了?請和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一起緬懷逝者。

2月14日,著名中國美術史學家高居翰逝世。高居翰曾長期執教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藝術史系,并擔任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中國藝術部主任。重要作品包括《中國繪畫》(1960年)、《中國古畫索引》(1980年)及諸多重要的展覽圖錄。
3月16日,瑞士藝術史學家馬克斯?布呂德林逝世。
3月17日,德裔法國耶穌會教士和藝術史學家埃貢?森德勒逝世。

Richard Frye

The Heritage of Persia(《波斯的遺產》)
3月27日,美國著名的伊朗學學者Richard Frye教授逝世。
他最為人稱道的兩本書是《波斯的遺產》和《波斯的黃金時代》。前者講的是從古波斯到伊斯蘭初期的伊朗歷史,主要是古波斯帝國和薩珊王朝的歷史。后者講的是伊斯蘭時代初期的伊朗人,尤其是中亞的伊朗人如何在阿拉伯-伊斯蘭世界中大放異彩。Frye教授之后還出過與這兩本對應,面向專業人士的兩本書,即《古代伊朗史》和《劍橋伊朗史第四卷》(主編)。

3月31日,南開大學教授來新夏逝世。他是歷史學家、文獻學家、圖書館學家,1923年生于杭州,1942年考入輔仁大學歷史系,師從陳垣、余嘉錫、張星烺、啟功等著名學者,代表著作有《北洋軍閥史》、《古典目錄學》、《方志學概論》等。

4月1日,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年鑒學派第三代核心人物雅克?勒高夫逝世。雅克?勒高夫畢業于巴黎高等師范學院,1972年至1977年擔任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勒高夫主要從事中世紀研究,他認為中世紀本身是一個獨立的文明,在中國出版的著作有《圣路易》、《中世紀的知識分子》、《中世紀文明》、《錢袋與永生:中世紀的經濟與宗教》等。勒高夫還是一位堅持通過媒體普及歷史文化的學者,他生前每周都會在公共電臺“法國文化”主持一檔歷史節目。

5月11日,北京大學教授吳小如逝世。吳小如被認為是現當代中國“多面統一的大家”,在中國文學史、古文獻學、俗文學、戲曲學、書法藝術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和造詣。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評價自己:“惟我平生情性褊急易怒,且每以直言嫉惡賈禍,不能認真做到動心忍性、以仁厚之心對待橫逆之來侵。”
6月13日,日本史學、日本古代文化學者山中裕逝世,其研究領域是平安時代的歷史。

7月5日,德國歷史學家漢斯-烏爾里希?韋勒逝世。
他專長于對德意志帝國史的研究,出版了中文著作《德意志帝國》,其代表作《德國社會史》(5卷本)被譽為是德國從18世紀中葉至1990年歷史著述中的權威著作。

7月15日,美國歷史學家與政治學家詹姆斯?麥格雷戈?伯恩斯逝世。他關于羅斯福的著作Roosevelt:The Soldier of Freedom(1940–1945)獲得了美國普利策獎和國家圖書獎雙項桂冠。他的領導學研究代表作《領袖》一書,被領導學界視為經典,書中提出的交易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的區分,至今仍被熱烈討論。
7月15日,日本歷史學家及神道學家鐮田純一逝世。
8月5日,英國記者與歷史學家查普曼?平措逝世,他以“艦隊街的獨狼”而聞名。

8月14日,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業鍵逝世。
著名清代經濟史專家,曾受業于中國經濟史大師全漢昇教授,主要著作有Land Taxation in Imperial China, 1750-1911,《中國近代貨幣與銀行的演進》,《清代經濟史論文集》等。

8月17日,德國歷史學家、最后一名烏布利希(東德首位領導人)集團成員沃爾夫岡?萊昂哈德逝世。
萊昂哈德出生于1921年,1946年任德國統一社會黨秘書長。1949年趁機借道捷克斯洛伐克逃往鐵托的南斯拉夫,之后又去往西德,成為政治評論者。1958年,萊昂哈德從牛津大學畢業,赴美教授俄羅斯及國際共產主義歷史。他最著名的學生是后來的美國總統小布什。萊昂哈德著有《革命的孩子》(Die Revolution entl?sst ihre Kinder)一書,寫作于1955年,頗為暢銷,是東德的地下“讀品”之一。
8月30日,印度歷史學家比潘·錢德拉逝世。
9月1日,美國歷史學家和記者A·J·蘭古思逝世。

9月12日,臺灣歷史學者、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曹永和逝世。他被譽為“自學典范”,以研究臺灣荷西殖民時期與提出“臺灣島史觀”而著名。主要著作有《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中國海洋史論集》、《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
9月20日,日本史學家、東京女子大學名譽教授平野邦雄逝世。研究領域為日本古代史。著有「大化前代社會組織の研究」、「邪馬臺國の原像」,共著に「日本古代人名辭典」。

10月3日,臺灣歷史學者張炎憲逝世。他曾任職于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0年至2008年間任臺灣“國史館”館長。他一方面投入和“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以及“臺灣獨立運動”相關的口述史采訪紀錄中。另一方面,也致力主持臺灣歷史的紀錄與史料整理。
10月7日,英國歷史學家艾弗?威爾克斯逝世。
10月10日,新西蘭藝術史學家、策展人與學術人喬納森?馬內-韋沃基逝世。
10月15日,日本經濟史學家、和歌山大學名譽教授、前堺市博物館館長角山榮逝世。著有A Concise Economic History of Modern Japan(Vora, Bombay, 1965)、《經濟史學》、《產業革命與民眾》、《講座:西洋經濟史》全五卷、《路地里的大英帝國》、《時鐘的社會史》、《辣的文化、甜的文化》、《亞細亞文化復興》、《時間革命》。
11月2日,以色列歷史學家沙卜泰?撻發逝世。
11月14日,阿根廷歷史學家圖拉?哈爾佩林?唐黑逝世。
11月22日,法國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埃米爾?普拉逝世。
11月26日,印度歷史學家塔潘?雷查得符里逝世。
11月27日,日本評論家、作家、史學家、思想家松本健一逝世。著有「評伝北一輝」(5卷本)、「大川周明」、「近代アジア精神史の試み」。
12月5日,美國美食作家和歷史學家吉爾·馬克斯逝世。
12月5日,墨西哥歷史學家和外交官、駐法國大使席維歐·薩瓦拉逝世。
12月14日,日本近現代史學家、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松尾尊兌逝世。研究方向是大正時代的政治思想和普通選舉制度的成立過程。著有「大正デモクラシー」、「普通選挙制度成立史の研究」。

12月25日,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資深教授田余慶逝世。其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史,代表作有《東晉門閥政治》、《秦漢魏晉史探微》、《拓跋史探》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