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那些希望我死的人》:讓一代女神,墮落成一代“爛片之神”
原創 毒Sir Sir電影
五月歐美翻車三連。
一,《愛,死亡與機器人 第二季》,開分9.0,如今跌破7分。
二,由《至暗時刻》《傲慢與偏見》導演喬·賴特執導的驚悚片《窗里的女人》。
影帝影后級陣容:艾米·亞當斯+加里·奧德曼。
本來是Sir在盤今年恐怖片單時非常看好的一部。
結果?
6.1,毒奶了(想看影評,評論吆喝)。
第三個Sir要好好說說。
畢竟,它據說有可能讓一代女神。
墮落成一代“爛片之神”——
那些希望我死的人
Those Who Wish Me Dead

一條評論,看得Sir一激靈。
泰勒·謝里丹枯了
朱莉再接倆這種片就能加入凱奇-德尼羅還債俱樂部了

堂堂安吉麗娜·朱莉,要和爛片“老朋友”凱奇齊名了?
更讓人揪心,是泰勒·謝里丹。
Sir愿稱之為“西部猛男”。
其導演和編劇的美劇《黃石》,被稱作美國西部版《教父》。
質量、口碑高度匹配。



也夠專情。
聚焦美國偏遠地區和特殊社會風貌,創作出“邊境三部曲”,多次獲得奧斯卡提名。

△ 《邊境殺手》《赴湯蹈火》《獵兇風河谷》
這次,又執導筒,賣相是真不差。
點開一看,女神被狂虐。

西部森林,被火海無情吞噬。

驚險、刺激、大場面?
恭喜,猜對了一半。
開篇,的確是又驚又險。
沖天烈火,滾滾濃煙,消防團隊訓練有素地一一空降。
消防員們身處火海,抓緊時間處理火情。
但才落地不到半分鐘,就傳來死亡信號。
風向不對!

撤回的路瞬間沒了,隊員稍不注意就會引火上身。
這時,火中還鉆出了三個孩子。
滅火,救人,自保。
怎么選?


先打住。
鏡頭一轉,來到此前的消防員培訓會,新生們乖乖坐在臺下聽講。
“你們的每一跳,每一次走向火場,都將挽回財產損失......”

老油條們坐在后方,該喝喝,該侃侃。
C位,就是我們的女主漢娜(安吉麗娜·朱莉 飾),消防隊老大。

能混在幾個大老爺們之間,還被恭恭敬敬叫聲“Boss”,不是沒有理由。
只靠一身夾克,一副墨鏡,一杯酒,就是擋不住的痞帥勁兒。
開口就是老江湖了。

唯獨每晚的噩夢,會把漢娜拉回到那個災難現場。
作為那場行動的負責人,她覺得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意外也讓她患上了PTSD,不能再擔任滅火工作。
于是這個夏天,她被派往一個只有鳥拉屎的防火瞭望臺。
一場火,導致一次“流放”。
另一邊。
一場爆炸,引來一出逃亡。
小別墅前,兩個工作人員前來查看這戶人家的燃氣情況。


事情很快解決,兩個工作人員急匆匆出門,說話讓人摸不著頭腦,只知道要趕往下個地方。
但是一句話透露異樣。
你衣服上有血跡

果然,他們前腳剛走......
boom!

被炸毀的是當地地區檢察官的住所,檢察官當場身亡。
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認為這是意外,這一危險信號很快就被一名法務會計捕捉到。
法務會計,專找有問題的賬目。
檢察官的死跟他脫不了關系。

他迅速帶著兒子離開,準備前往一個邊遠小鎮找警察好友,并提前聯系好媒體。
同時為兒子準備好證據。
或者說,遺書。

兩個殺手也不是吃素的,在會計家里,憑借一張和警察的合影,推測出了他們的目的地。
早早做好埋伏。

最終,父親犧牲,幸存下來的兒子緊緊攥著證據,躲進樹林。
然后毫不意外地遇到漢娜。

兩條線交匯,眼看故事就要正經展開。
可惜,到這里,電影精彩的部分也差不多結束了。
怪就怪在,它給了我們太多錯覺。
乍一看,它像災難片。
畢竟導演是玩兒真的。
為了震撼的效果,火災部分有實景拍攝,謝里丹專門劃了片樹林來燒。

瞭望臺上,漢娜依然被回憶折磨。
她只反復念叨著一個詞,風向。
而遠處積云密布。

解鈴還須系鈴人。
一切都預示著,森林里還會有一場大火發生。
然后,它告訴你,這是犯罪片。
脫不出手的真相,被追殺的證人。
會計死前告訴兒子,沿著樹林里的河流走,找到小鎮,證據只能交給他最信任的人,然后聯系媒體曝光。
而殺手發現車里的孩子不見了,于是想辦法斬草除根。

兩條線目的明確,都有不少發揮空間。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讓這兩個看起來毫不相關的主線聯系在一起呢?
導演的答案是,硬!拽!
Sir沒開玩笑。
殺手找孩子的方式不是根據車禍范圍地毯式搜索。
也不是想辦法到鎮子里尋找下落。
而是,放火。

理由是要引開當地人注意。
???
車禍地點距離有人煙的小鎮足足有十二英里!

除了強行聯系,Sir想不到其他理由可以解釋。
此后,劇情發展一度停滯。
概括起來就是,找孩子。
然而你想象中如噩夢般如影隨形、令人窒息的追殺場面,抱歉,沒有。
一邊,殺手在漫無目的找孩子。
一會找到警察家中,威脅身懷六甲的警察妻子。
一會拉著警察又返回車禍地點開始搜索。
(所以一早你們干啥去了?)

能不能找到,全憑運氣。
另一邊,漢娜想辦法帶著孩子到小鎮。
結果要么遇上閃電雷擊,要么遇上正熊熊燃燒的山火。

此后兩人都在森林里打轉。
也難怪導演給自己打上的標簽是“冒險片”。

Sir徹底亂了。
主線不明,觀感不厲。
仿佛導演的經費不足以撐起更多的人物和場景。
雙視角敘事也讓人物的發揮空間砍半。
幾個主要角色的出場都曾讓人眼前一亮,比如兩個殺手。
開場一出干凈利落的“意外事故”,突出了殺手的專業。
憑借照片推測出會計的去向,智商在線。
埋伏途中,看一眼車牌號就迅速鎖定車主的身份信息,裝備先進。

事故現場有路人經過,二話不說就爆頭,果斷殘忍。

可惜,前期有多厲害,后期就有多拉胯。
上一秒說著,決不能留下一個活口。

下一秒,在警察家中,威脅警察妻子打電話詢問孩子下落。
發現妻子在電話中傳遞求救信號,他們的反應是......氣急敗壞。

然后差點被反殺,讓妻子成功逃脫。
被控制的警察瘋狂挑釁,在雷區上跳舞,殺手也不急不躁,性情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最后找到女主的瞭望臺,殺手讓警察上去查看。
他們的方案是,如果男孩在里面,就帶下來。
如果警察一個人下來,就一把火將瞭望臺燒掉。

為什么非要留活口,Sir也沒想明白。
放火燒山都干了,還怕直接燒一個瞭望臺?
反派強行降智,主角則全程沒有任何弧光,單薄地只剩設定。
漢娜作為消防員領隊,為事故負責,一味沉浸在悲劇中,還可以理解。
聚焦消防員的心理障礙和重建,也是一個角度。
但前提是立得起自己的專業身份。
而電影里,漢娜作為消防員的專業展現,幾乎沒有。
你以為她會一步步打敗心魔,解開心結。
她的后續表現卻像在說,境況發展到這地步不是沒有道理。
電話這頭哭訴,那頭,還是誤判風向,延誤了火情。

路上和孩子談心,說起讓自己痛苦的經歷。
想著孩子是親眼看著父親死去,竟然就相對釋懷了。

哦,對。
Sir差點忘記,電影里還是有亮點的。
安吉麗娜·朱莉。
盡管片中她的角色漢娜存在感為零。
但每當安吉麗娜動起來,鏡頭不可謂不精彩。
沖刺,飛躍,墜落。

揮刀,纏斗,撕咬。

脫衣,香汗,鮮血。

導演似乎時刻想提醒觀眾——
眼前不是漢娜,而是大明星安吉麗娜·朱莉。
美是美的。
Sir更擔心。
當一個演員,能把所有戲份都拍成自己專屬的“寫真大片”。
這證明,ta必然離“頂流”越來越無限接近。
也證明。
ta離“演員”這份職業,越來越遠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超有錢婆婆
原標題:《以前一脫熱搜,現在一脫爛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