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馮小剛和華誼:沒有“兄弟”,只談錢
原創 AI財經社作者 AI財經社

撰文 / 周享玥 駱華生 何暢
編輯 / 董雨晴
消失了許久的馮小剛,最終以一條還債的消息登上了熱搜。
5月24日晚間,臨近深交所要求的回復函披露截止時間,華誼兄弟才姍姍發布關于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陽美拉)2020年度業績承諾補償完成的公告。
東陽美拉正是馮小剛在六年前創辦的公司。當年,成立僅兩個月的東陽美拉,被華誼兄弟宣布以10.5億人民幣的股權轉讓價款,買走了其70%的股權。
但這次收購還涉及一份長達5年的業績對賭,即東陽美拉承諾華誼兄弟2016年完成不低于1億元的稅后凈利潤,且這一金額在次年上調15%,在2017年至2020年分別要完成1.15億元、1.32億元、1.52億元和1.75億元。根據過往披露,馮小剛分別在2016年、2017年和2019年完成了業績承諾,而2018年他補償了6627萬元的業績。
2020年是馮小剛最艱難的一年,東陽美拉在當年度僅實現了552.38萬元的凈利潤。正因此,馮小剛必須在這幾天補齊欠給華誼兄弟的1.68億元。
在當下這個節骨眼上,就算是親兄弟,也得明算賬。
漫長的蜜月期
馮小剛與華誼兄弟結緣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
1997年,因電影市場很不景氣,時任北京電影制片廠廠長的韓三平找到馮小剛,拍攝了內地第一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沒想到這部片子大獲成功,最終獲得3000萬元票房,成為年度票房冠軍,馮小剛按照協議入賬117萬元。
自此,國產電影進入“賀歲片”時代,之前憋屈了多年的馮小剛也正式開啟了順風順水之路。
正是在這個時候,馮小剛遇到了之后共同奮戰20余年的好戰友王中軍。彼時,王中軍、王中磊兄弟的華誼兄弟剛剛成立三四年,最開始以廣告業務起家,后來了解到拍電視劇很賺錢,就投身電視劇,大賺了一筆,并開始尋找投資電影的機會。

圖 /視覺中國
而正是由此開始,馮小剛和華誼兄弟雙雙迎來了他們的黃金時代。
1998年左右,華誼兄弟先后投資了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姜文的《鬼子來了》和馮小剛的《沒完沒了》。最終,前兩部因未能公映損失不小,馮小剛拍的《沒完沒了》卻讓華誼兄弟大賺了一筆,獲利近5000萬元。
嘗到甜頭的華誼兄弟自此認定了馮小剛這個好搭檔,不僅以一年400萬元的高價簽下了馮小剛,更是將自身定位從廣告公司向電影公司轉型,長期投資馮小剛的電影。
華誼兄弟與馮小剛一度有著長達十余年的蜜月期。一個出錢,一個出力,做出了不少票房奇跡。從1999年的《沒完沒了》、2000年的《一聲嘆息》、2001年的《大腕》,到2003年的《手機》、2004年的《天下無賊》、2006年的《夜宴》,再到2007年的《集結號》、2008年的《非誠勿擾》、2010年的《唐山大地震》,無一不是穩坐年度票房TOP3的存在。
“華誼天下,有一半是馮小剛打下來的。”正如華誼兄弟王中磊所言,華誼兄弟很快就靠著馮小剛的吸金能力,迅速“出圈”,晉升為民營電影公司里的龍頭老大。
作為回報,春風得意的馮小剛,在享受票房、口碑雙豐收的同時,也獲得了來自華誼兄弟的一封“大紅包”。2009年,華誼兄弟在創業板掛牌上市,拿著華誼2.88%原始股的馮大導演直接套現2個多億,夫人徐帆甚至向張國立抱怨道:光納稅就納了4000多萬元。
與此同時,華誼兄弟更是在2015年給剛當上老板的馮小剛,開出了10.5億元高溢價收購馮小剛旗下剛成立兩個月,且凈資產為-0.55萬元的公司東陽美拉70%股權的天價。當然,條件是,馮大導演需要在之后五年內完成合計6.74億的凈利潤。
此時的馮小剛和華誼兄弟對于這一業績目標,顯然都很有信心。但曾經屬于馮小剛的時代似乎已經在悄然發生變化。
2011年前后,已經名利雙收的馮小剛,為了完成自己從“商業片最好的導演”到“全能導演”的華麗轉身,決定再拍一部《一九四二》。只是,這部他“賭上之前12部影片積累的人氣”,甚至欠上了不少人情債才得以上映的影片,最終卻成了打破馮小剛神話的關鍵所在。《一九四二》最終票房慘敗,上映首日票房只有2600萬元,口碑上也是爭議不斷,據稱馮小剛甚至為此掉了眼淚。

圖 /視覺中國
盡管這部電影后來為他帶來了華表獎最佳導演獎,卻也讓華誼兄弟賠了不少。為了盡快替華誼收回投資,好久沒拍喜劇的他,還沒從《一九四二》票房失敗的心理陰影中走出來,就又拉著王朔硬湊出了一部《私人訂制》。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僅用了他一個多月就拍完的電影,上線4天就斬獲票房3.2億元,甚至最終以7.17億元票房創下了他的演藝生涯新高。
馮大導演很困惑,甚至開始憤怒——自己嘔心瀝血準備了18年的《一九四二》,竟然不如隨隨便便一個月拍完的《私人定制》。于是,2013年12月29日上午,馮小剛突然發飆,3個小時內連發7條微博痛批影評人,說他們淺薄、丟人,并稱對方是“文化納粹”。
也是這個時候,人們開始發現,馮小剛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已經從當初低調謙卑的“馮褲子”,變成了懟天懟地的“小鋼炮”。不是在罵人就是在罵人的路上——《唐山大地震》上映時,說要“早點脫離這個婊子行業”,一不留神懟了整個行業;《我不是潘金蓮》上映時,他發長文暗諷萬達低排片是小人行為;《芳華》上映時,他又在電影論壇上炮轟觀眾:“中國垃圾觀眾造就垃圾電影”……
只是,習慣了指點江山的馮小剛,在完成合共6.74億元的KPI時卻頗有些力不從心。
2016年,《我不是潘金蓮》票房未達預期,但順利完成對賭任務。2017年,《芳華》大獲全勝,馮小剛超額完成目標。2018年,因范冰冰“陰陽合同”事件風波,《手機2》未能上映,業績承諾也隨之泡湯,馮小剛自掏腰包支付了業績賠償款0.68億元。2019年,馮小剛又硬著頭皮拍了一部《只有蕓知道》,勉強完成當年的業績承諾。
馮小剛離開的日子
當馮小剛的電影不再賣座,華誼兄弟的日子也跟著不好過了。
2019年,《只有蕓知道》的票房成績最終定格在1.59億元,尚不及馮小剛上一部電影《芳華》的零頭。而《八佰》撤檔,也導致華誼兄弟在當年所有的主控電影項目上幾近顆粒無收。為此,王中磊還曾在內部批評相關負責人,認為這是致命的失誤。
事實上,2015年宣布溢價收購東陽美拉后,華誼兄弟這場當年看似精明的買賣便不斷顯示出其風險性。按照東陽美拉這幾年由馮小剛參與或牽頭的項目,《手機2》上映無期,《芳華》算是小賺,但轉眼《只有蕓知道》又轉虧。而東陽美拉也曾涉及劇集開發,但幾部已問世的劇集項目不是如《火王》評價極低;就是如《北轍南轅》,尚未確定上線日期。而這些項目作為網劇,其溢價也有一定的天花板。

圖 /視覺中國
2019年又恰逢華誼兄弟當年押寶的重點大作《八佰》因技術原因撤檔,圍繞華誼兄弟不務正業的爭議達到了最巔峰。當時,王中軍在亞布力夏季論壇上承認已經開始賣自己的藏畫來緩解公司的現金流,但即使如此,華誼兄弟2019年的業績虧損仍然達到了39.63億元之高。
在那年年末的內部信中,王中磊承認2019年是公司創業以來最為艱難的一年。“回顧今年,我卻幾次提筆,幾次放下,不知從何處開始。”當然,次年到來的新冠疫情,在此后更成為將影視公司拖入深淵的噩夢,而在當時,無法未卜先知的華誼只能一只手抓電影主業,一只手尋求資金援助。
馮小剛與華誼兄弟這對老搭檔,也就此走向命運的分叉口。
馮小剛開始出現在一些無關電影導演主業的場合,比如擔任網劇監制,還以演員身份拍攝電影《忠犬八公》。而華誼兄弟則越來越強調公司并不過分依賴馮小剛。2020年,接受媒體采訪時,王中磊還表示,早期的華誼資源比較集中、匱乏,所以簽約導演、以股權綁定,來保證產品質量的延續性,但現在,“應該是做一輪新合作方法的時候。”
2020年,時隔一年重新上映的《八佰》票房達到31億元,挽救疫情下瀕臨倒閉的大小院線的同時,也成為華誼兄弟業績的強心劑。
當時,華誼兄弟也趁勢在《八佰》大熱后發布了新一年的“H計劃”新片單。其中,管虎、田羽生、陳正道、曹保平、周星馳等導演的新作均被華誼兄弟拿下。而管虎也接替馮小剛與華誼完成新一輪的強綁定,旗下公司七印象獲得華誼參股,華誼也作為出品方繼續參與了管虎接下來的獻禮作《金剛川》。
今年3月,王中軍還在參加俞敏洪主持的《酌見》中談及了華誼這幾年的經營困境,他認為和自己的管理決策“關系應該很大”。節目里,王中軍談起崔永元對華誼所造成的毀滅式打擊,也聊起在朋友圈為華誼借錢的往事,因為賣樓賣畫倍感世態炎涼。不過節目中,王中軍還是表態華誼不會摘牌。
事實上,影視公司面臨黑天鵝,所遭遇的重創仍未恢復元氣,華誼兄弟的困局,或許正像王中軍所說的一樣,是多重因素的產物。
解綁馮小剛后,王中磊也曾在2020年上海電影節允諾不會在未來錯過任何一個重要檔期。但事實上,由于疫情影響,華誼兄弟目前仍處于產能恢復階段。今年春節檔的《侍神令》表現不佳,五一檔作為黃金檔,華誼只有參投的《陽光劫匪》上映,而該片票房目前僅為4371萬元。
“H計劃”其余的幾部電影如《美人魚2》、《涉過憤怒的海》,不是尚未定檔,就是仍然處于后期階段。
資金方面,華誼兄弟曾在去年4月發起定增預案。其中,華誼兄弟原本計劃向阿里影業、騰訊、陽光人壽、象山大成天下、豫園股份、名赫集團、信泰人壽、三立經控、山東經達9家公司發起20億元級別的定增。不過這筆三易其稿的定增方案卻最終在近期擱置,華誼兄弟將其解釋為需要“探索更符合公司長期戰略部署和可持續發展需要的解決方案”。
也有說法稱,華誼兄弟的借債已經超過了這筆定增。截至今年一季度,華誼兄弟短期借款達到16.85億元,短期有息負債為17.80億元。這意味著即使定增到賬,華誼兄弟目前的債務窟窿也一時無法解決。
難續前緣
盡管馮小剛職業生涯最輝煌的日子與華誼兄弟密不可分,但現在,他們也難回到過去。

圖 /視覺中國
馮小剛的工作還要繼續,這幾天就有媒體拍攝到他一身休閑裝扮出現在重慶某地。這正是馮小剛參演的新作品——中國版《忠犬八公》的拍攝片場。當時,在這部電影的開機現場,與馮小剛并肩而站的不再是昔日的老朋友王中軍、王中磊兄弟二人,而是愛奇藝的創始人龔宇。
說起這部電影,龔宇信心滿滿,這一來自日本真實故事改編的作品曾經感動了許多觀眾。為了演好這部電影,馮小剛還特別和參演的“狗演員”們培養了感情。
當然,馮小剛的導演工作也沒放下,在更早之前,他還和愛奇藝合作了另一個作品。
2020年,愛奇藝悅享會上公布的網劇名單上出現了馮小剛的名字,讓業內人十分吃驚,“通常而言,像馮小剛這種咖位的導演,不會去接網劇項目”,一位影視行業從業者告訴AI財經社,“拍大銀幕作品的,很少有自降身位拍網絡作品的。”
講述都市女性成長故事的網劇《北轍南轅》最終在2020年9月開機,馮小剛親自導演,東陽美拉承制,僅用了四個月就完成了拍攝,目前則在后期制作中。
提及這段經歷,馮小剛用一段自述解答了前因后果。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可能我不會拍一部電視劇”,馮小剛略為調侃地說道,因為影院關門,他“失業”在家,連帶著公司的員工也沒有工作,他不想裁人,但“得開工吃飯,得生活啊”。
正是在這個時期,愛奇藝找到了他,勸說他接觸網劇項目。馮小剛一開始也很猶豫,但對方說服他說,網劇這種新的內容形式能讓他嘗試更多新的創作方式。
馮小剛最終同意了,談及這段經歷,他也說,“人不同階段也的確應該做不一樣的事。每個年齡段也都有不同的心緒在左右著自己的創作。年輕的時候我是順勢而為,但是現在年齡大了,我只想順心而為。”
和“順心而為”的馮小剛不同,華誼兄弟今天面臨的情況是如何“逆勢翻盤”。
2018年,因重啟拍攝《手機2》,被映射為故事原型的崔永元在微博公開炮轟華誼兄弟,并揭開了影視圈“陰陽合同”等偷稅漏稅行為。這一事件最終不僅引發了娛樂圈的稅務震蕩,還成為了壓垮華誼資本局的最后一根稻草。
多個跌停板后,華誼兄弟的市值在一周內蒸發了50億元。
此后,2018年至2020年間,華誼兄弟合計虧損超60億元,對于本就不富裕的電影公司而言已屬一筆不小的數目。好在自2020年開始,虧幅逐步收窄。也是在這幾年,本已淡出華誼業務的王中軍重返華誼,展開了一系列資產處置工作,以便回籠資金,優化債務結構。
在新的2020至2021年度片單計劃中,馮小剛導演的電影《春天一歲》被放在了一個不太重要的位置,排在陸川的《749局》,周星馳的《美人魚2》和賈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之后。
甚至在這個片單發布后,有關這一電影的信息就再也沒有更新。
曾經馮小剛和華誼兄弟攜手打造的賀歲電影是電影行業一年一度的大戲,現在這個年度項目已經消失無蹤。
在這筆1.68億元的補償之后,馮小剛和華誼兄弟,終究還是回不到從前了。
我們從《財經天下》周刊出發,以新媒體的形式和節奏、
以傳統媒體求實的精神,致力于傳播真正有價值的報道。
AI財經社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任何轉載
原標題:《馮小剛和華誼:沒有“兄弟”,只談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