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何環保一把手難升官?環保部機關報稱得罪人,需組織多關心
【編者按】
12月17日,環保部主管的《中國環境報》刊發報道《誰來配強環保一把手?》,分析為何當上環保局長就意味著職業官員生涯的終結。
文章稱,從全國情況來看,以省級環保廳局長的出口為例,統計顯示近20年來,全國有99位環保廳局長先后卸任,其中真正意義官升一級、由正廳到副省的只有1位,僅相當于1%;26位轉任其他部門或交流到地市,占26%;其余70%以上或到人大、政協、非政府組織等崗位繼續工作,直至退休。環保干部幾無上升空間。
文章分析,一個領導無論多么優秀,只要到了環保部門,就意味著職業官員生涯的終結。究其原因,得從環保部門的職責權力說起。環保干部普遍認為,環保部門擁有環評、執法、總量考核等權力,都是“說不”的權力,實際就是得罪人的權力。
文章認為,環保部門長期處于弱勢地位,一方面組織選人用人時沒有將優秀人才向環保部門傾斜;另一方面優秀的領導干部不愿到環保部門工作。
文章建議,各級黨委組織部門在考慮環保一把手人選時,視環保為重要領導崗位,把那些真正有上升空間潛力的領導干部選配到環保部門。文章還特別強調,環保部門干的是啃硬骨頭、得罪人的活,需要有一定年齡優勢的領導來推進。
本文作者為曹小佳,來自四川省環境保護廳。
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了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對此進行了深入貫徹和部署。當前,在各地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謀篇布局中,筆者認為,應首先配強各級環保部門一把手,并打通環保一把手的上升空間與渠道,帶動整個班子和隊伍建設,從而更好地發揮環保部門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配強各級環保一把手,既有改革發展的長遠意義,又有十分現實的迫切性。
環保一把手上升空間受限
在“五位一體”總布局的新形勢下,環境保護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環保部門肩負著生態文明建設先行者、踐行者、推動者的角色與使命。而現階段環保工作本身矛盾交織、艱巨難為。新的使命和形勢,呼喚環保部門開創突破、更加有為。
然而,當下環保部門,已不是單純的專業部門,而是一個涉及各方利益調整等的綜合協調部門,又受制于多方面。因此,環保部門要想不斷突破困境、更好地履職盡責,環保一把手的作用至關重要。只有配強環保一把手,強勢作為,才能更好地履職盡責,爭當生態文明建設的排頭兵。
當前現狀是環保一把手配備不容樂觀,入口寬而出口窄,讓一把手上升空間收緊。從全國情況來看,以省級環保廳局長的出口為例,統計顯示近20年來,全國有99位環保廳局長先后卸任,其中真正意義官升一級、由正廳到副省的只有1位,僅相當于1%;26位轉任其他部門或交流到地市,占26%;其余70%以上或到人大、政協、非政府組織等二線崗位繼續工作,直至退休。環保干部幾無上升空間。
從四川省的情況來看,省級環保廳(局)長入口起點較高,但出口也明顯收緊。自2000年開始,最近14年來,省環保廳(局)先后調整過3任廳(局)長。前兩任環保局長都是由市長轉任而來,現任環保廳長為市委書記調任,都是久經沙場的黨政主戰場的一把手。入口起點不算低,但是他們的職業官員生涯幾乎都在環保崗位終結,前兩任都是到政協環資委過渡退休。環保廳(局)長上升空間受限,還有一個共同表現,就是三位廳(局)長到環保部門任職前,都是全國人大代表,到了省環保廳(局)后,無論工作業績如何,都無一例外,未能連任。
再看四川省21個市州環保局長,最近10年來,全部進行了1~2輪的調整,個別地方調整了3輪,在任和離任的環保局長多達50多位。但迄今為止,已知在環保局長崗位上得到提拔任用的只有1位,即眉山市前任環保局長被提拔為市人大副主任;剩下一半以上是平調人大、政協過渡退休;三分之一以上是直接在環保局長崗位退休;還有少量人員轉任其他崗位。其中,能從環保局長崗位平調縣區長崗位的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位,即達州市前兩任環保局長先后調任縣長,攀枝花市前任環保局長調任仁和區區長,雖是平調,卻已算環保局長中出口較好的幾位了,余下如瀘州市前任環保局長調任敘永縣委副書記等,出路都不能說滿意。
目前在環保系統形成了這樣的思想共識:一個領導無論多么優秀,只要到了環保部門,就意味著職業官員生涯的終結。究其原因,得從環保部門的職責權力說起。環保干部普遍認為,環保部門擁有環評、執法、總量考核等權力,都是“說不”的權力,實際就是得罪人的權力。現任四川省環保廳長姜曉亭就曾說過:“環保干的是好事,當的是惡人。做環保工作,只有兩條路可選,要么失職,要么得罪人。而無論選擇那一條路,結局都很難看到政績?!?/p>
多重因素導致上升空間狹窄
為何當上環保局長就意味著職業官員生涯的終結?環保局長的上升空間何以受到限制?環保干部、隊伍士氣為何深受影響?筆者進一步作出理性分析,得出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基層環保局長的配備,入口較寬,起點不高。近年來,四川省除省級環保廳(局)長配備起點較高外,市州環保局長多由其他部門轉崗而來,少數由副職提任而來,話語權明顯不夠、不足。分析認為,環保部門長期處于弱勢地位,一方面組織選人用人時沒有將優秀人才向環保部門傾斜;另一方面優秀的領導干部不愿到環保部門工作。和發改、財政等傳統部門相比,環保一把手配備明顯起點不夠、先天不足。
環保局長年齡結構普遍老化,啃硬骨頭的精神不足、動力不夠。客觀地說,除最近幾年有少數年輕領導配備到環保一把手崗位外,四川省各級環保部門一把手年齡普遍偏大。21個市州,一半以上的環保局長都是在環保崗位上結束自己的實職官員生涯。一把手的年齡狀態,決定了其精神狀態,其精神狀態又影響了整個隊伍的狀態。改革除弊、拓新開路,缺乏足夠的動力和支撐。
環保工作本身極具挑戰、難見成效。當前環保工作的艱巨性、挑戰性主要體現在5方面:一是環境問題積重難返,30多年高速發展造就的環境問題短期內很難解決;二是群眾的強烈期盼與客觀現實不斷形成矛盾沖突,環境治理改善很難一蹴而就;三是受制因素太多,資源、手段十分有限;四是工作難見成效,空氣好了誰也不會認為是環保部門的功勞,空氣不好了所有的問題都沖著環保而來;五是被追責的風險遠高于其他部門,環保干部因突發事件被追責的比率是所有政府部門中最高的,環保工作也因此被稱為高風險職業。
組織關心支持不夠,傾斜不足。無論從全國還是四川省的情況來看,環保干部都需要組織上的進一步關心傾斜。由于環保部門成立時間短,人員構成起點不高。急需黨委組織對環保隊伍給予關心傾斜,尤其是環保部門一把手。強勢配備一把手,打通他們的上升空間渠道,對整個隊伍的士氣提振、素質提升都有重要意義。
高起步用人導向亟待建立
綜上分析,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各級黨委政府、組織部門應從選好、配強環保一把手開始著力。要高度重視環保一把手的配備,真正做到嚴進、寬出,選賢、配強,在全社會樹立履職環保是一個高點起步的用人導向。
所謂嚴進、寬出,就是要把好環保一把手的入口關,并打通上升出口。建議各級黨委組織部門在考慮環保一把手人選時,視環保為重要領導崗位,把那些真正有上升空間潛力的領導干部選配到環保部門,進而在全社會樹立環保崗位是一個高點起步的用人導向。只有把好了入口關,出口才更好辦。環保一把手上升空間渠道通暢,又會吸引更多優秀領導人才進入環保團隊,進而形成良性循環。
所謂選賢、配強,就是把那些有真才實學、經過多崗鍛煉、有魄力又有手段的領導干部選配到環保崗位。選配到環保一把手崗位的干部,不僅要是習總書記要求的五好干部,而且要年富力強。這里特別強調環保一把手的年富力強,是因為環保部門干的是啃硬骨頭、得罪人的活,需要有一定年齡優勢的領導來推進。
同時,加強環保干部隊伍的流動,不斷輸出去、引進來,激發整個隊伍的活力。以四川省級環保部門為例,多年來,環保干部只進不出,積壓嚴重,一批年輕專業干部成長困難。最近兩年,四川省環保廳干部成長雖有明顯改觀,但長期積壓尚需不斷消減,急需打通干部輸出渠道,加強人才智力置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