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嚴肅研究:當一個男人決定結扎,他在想什么?
原創(chuàng) 你們的 ELLEMEN睿士
隨著兩性和生育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男性選擇去做結扎手術。
在社交平臺上搜索“結扎”相關信息,我們既可以發(fā)現(xiàn)小紅書上女性炫耀為自己結扎的老公,也可以看到除了已婚男士,不少未婚男士也邁入了結扎這個新世界。
不過男人們對于結扎的真實態(tài)度如何?
最近我們潛伏進一個男性結扎交流群觀察了幾天,發(fā)現(xiàn)男人們對于這種手術頗有爭議,態(tài)度頗為曖昧。
他們最擔心的,莫過于結扎的安全性:有沒有手術并發(fā)癥?并發(fā)癥嚴不嚴重?絕育對正常的性生活到底有沒有影響?
為此他們可以在群里吵上許久,A指責B沒有學術理論依據,B指責A沒有親歷過結扎手術。
結扎是否徹底安全?這一問題如今在醫(yī)學界也沒有確切答案。
不過我們找到4位經歷過結扎手術的男士聊了聊他們的故事,或許可以窺見這個群體的一個側面。

我是做完手術才和女朋友坦白的。
其實從剛在一起開始,我就一直告訴她,我將來不會要小孩,但是她覺得隨著感情升溫,或是真的到了要下決定的那一步時,我總會改變我的想法。
所以在我瞞著她去結扎后,我們直接分手了。我很難過,但又有一些釋然,畢竟這種原則問題是人生大事,如果我們倆難以達成一致,那么對她對我都是一種耽誤。
我如此決絕地主動在婚前結扎,理由很簡單,就是不想要小孩。
我是一個丁克,去做結扎是我一直以來的想法,但周圍人都覺得沒有必要。
父母的觀念比較傳統(tǒng),畢竟在中國,我又是獨子,傳宗接代幾乎可以說是一種責任。而朋友們覺得結扎太極端了,生不生小孩這件事完全可以自己做主,自由選擇。
我自己也糾結了差不多兩年,一方面在了解多方信息,另一方面也想弄清楚,我到底對丁克的態(tài)度是不是堅定,這種堅定又是不是持久。
最終我下定決心,是因為我的兩個丁克朋友,他們某天突然通知我說,自己決定要小孩了。
我認識他們很多年了,在此之前,他們的感情和婚姻一度是我所向往的,沒有孩子作為“負擔”,感情穩(wěn)定,享受兩個人的生活。其實他們也開過玩笑說要不生一個算了,但我們都沒有當真。
大概三個月之后,他們告訴我已經懷上了,讓我周末去家里一起慶祝。我還是去了,當時其他在場的人都不是丁克,大家都心懷祝福,只有我一個人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對于這種底層觀念和決定上翻天覆地的變化感覺到吃驚。
也是在那個時候,我意識到“不要小孩”本身是一個很難貫徹下去的決定,它會隨著兩個人的相處狀態(tài),家庭和感情的情況,而發(fā)生改變。
我和其他丁克朋友講了這件事,他們說,“可能那對夫妻不是真的丁克,只是某一個階段不想要孩子”。我很害怕這種變化也會發(fā)生在我身上,很怕理性的自己某一天也會被感情左右。
所以我就去做了結扎手術,術前醫(yī)生問我,你還年輕,思想這么前衛(wèi)嗎?
我沒有告訴父母,考慮到他們可能需要時間去接受。就算有一天他們知道了,我也打算和他們說,結扎手術是可以恢復的(確實有幾率恢復,雖然成功率不是百分之百)。
對我來說,做結扎手術還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如今我以這樣的身份去戀愛,找結婚對象,反而坦誠了不少,因為我知道只有和我一樣觀念堅定的人才能走到一起,這也算是一件好事——雖然如今在找對象的過程中屢屢碰壁,我也不后悔。
我算是極端個例了,也不想有人參考我的行為,但我想說,你的人生要由什么組成,擁有什么,缺少什么,你自己都可以決定。如果對某事的執(zhí)著能給你帶來安心和快樂,那去做就好了。

我是被動結扎的,在岳父母的強烈要求之下。
我太太之前有過一段婚姻,前夫出軌,離婚后她一個人帶著孩子。她是個非常好的人,獨立,堅強,對事有自己的判斷,在我們相識,我對她表白后,這些情況她都第一時間坦誠地告訴了我,我也明確表示了自己不介意。
相處一年多之后,我們見了雙方家長。我爸媽都覺得她的過去不是什么問題,她爸媽對我也很滿意,只是他們擔心,我是否能夠和她前夫的孩子好好相處。我太太平時工作很忙,孩子基本是岳父岳母帶大的,他們感情非常深厚,這個孩子就是他們的心頭寶,所以他們怕我們結婚后,會不會沒人管這個孩子了。我能理解這種心情,畢竟在中國,“血緣關系”是大家心中維系家庭的關鍵。
盡管我和我太太無數次保證,我一定會像疼愛親生兒子一樣愛這個孩子,但是我岳父岳母一直放心不下,大概也是在這個時候,他們產生了不讓我和我太太要孩子的想法。
我和我太太當然都是反對的,她覺得我們都不會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就怠慢她和前夫的孩子,另外,她覺得我們結婚是建立一個新的完整家庭,想要自己的孩子也是天經地義。
本來我們都已經打算結婚了,但她和她父母之間因為這件事又整整拉鋸了大半年。最后動搖的反而是我,我很清楚,自己愛的是眼前這個人,如果真的只有不要小孩才能和她在一起,我咬咬牙也能接受。
所以當再一次為這個問題吵起來,岳父岳母提出想讓我去結扎的時候,我妥協(xié)了。
內心不是不糾結,因為我當時對結扎還不是特別了解,以為結扎意味著一輩子不能生育——沒有哪個男人面對這種事還能強撐著說沒關系吧?但我想要的是愛情,而不是一個生孩子的工具,為了愛的人,我可以接受犧牲一部分的自己。
后來我詳細地了解了一下結扎手術的原理,才知道并非百分之百不可逆,后期還可以修補,也就是說,如果我和我的太太之后想生,也能說服岳父母的話,我們還是有機會可以有自己的小孩。
所以我當時一咬牙一沖動就去做了手術,我知道自己不能遲疑,一遲疑就不可能去做了。我太太知道后一直哭,覺得對不起我,我反而沒什么,但我知道從那一刻開始,這些問題都是兩個人在面對了。我還要求岳父岳母不要把這件事告訴我爸媽,害怕對他們造成傷害。
后來我們順利地結婚了,打算今年下半年把太太和她前夫的孩子接過來一起住,好好相處,等岳父岳母放心了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周圍一些朋友知道后,都覺得我慫,問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值嗎?”
但在整個過程中,我太太一直在為我爭取,為我和她父母吵架,她甚至不知道我自己把手術做了。這是我自己的決定,可能在我的觀念里,孩子沒有那么重要,至少在這個階段,我需要守住的,是我愛的人。

大家應該都知道,男性結扎手術在某種意義上是可以修復的,我把這個過程稱為“復通”,很多人覺得復通手術就是把切斷的地方重新連起來,但其實沒那么簡單。
不過,我還是決定去復通了。
當初去結扎是我和我太太共同的選擇。婚后我們一直要不上孩子,整整三年這件事一直困擾著我們和我們雙方的家庭。也去做過比較細致的身體檢查,兩個人的身體都沒太大的問題,不同的醫(yī)生給出了不同的說法,最多的是說因為壓力,也有說就是體質,只有調整心態(tài),其他的順其自然。
但在要小孩這件事上,順其自然真的非常難熬。醫(yī)生說我們兩個壓力很大,但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因為壓力大懷不上,又會導致壓力倍增,這些壓力來源于父母,也來源于自己內心。
漸漸地我們也不再期待了,想去結扎其實算是我們無數次期待落空的“應激反應”。
做決定那天晚上,我們兩個躺在床上,她突然就哭了,說能試的辦法都試了怎么就不行呢,我完全理解她的崩潰,因為我也特別崩潰,只是在那個場景下我不能表現(xiàn)出來。
那晚她睡著后,我想了很多:我們是因為準備好有一個小孩,才迫切地希望她/他到來,還是只是循規(guī)蹈矩,根據社會的標準,認為一段感情到了某個階段就該做某件事?我很清楚,我們的狀態(tài)正在逐漸向后者靠近。
在那一個瞬間,我覺得為什么還要為此困擾我們自己呢?即便沒有小孩,我們的生活依舊過得很精彩,錢夠花,感情恩愛。
如果要小孩這件事讓我們特別有壓力,壓力大到會影響原本美好生活的話,那我們?yōu)槭裁床荒芨纱嗑拖穸】艘粯硬灰⒆樱?/p>
和太太說了這個想法后,她說她要考慮一下,但是我明顯地感覺到,在那個瞬間,有什么東西從我們倆身上卸下來了。
我當時為此特別興奮,結扎手術也是由此延伸的一個決定——因為我完全不想再因為這件事有壓力了。
手術之前一定是忐忑的,我甚至打起了退堂鼓:這是不是對爸媽不負責?是不是對太太不負責?但我后來想,這是我們的生活啊,并沒有傷害到其他人,所以我一咬牙一閉眼就做了。
結扎對我的生活沒有什么影響,想去復通也純粹是個意外。
某一天我和太太一起逛街,看到了賣嬰兒床的店鋪,我們看了很久,都沒有說話。
調整心態(tài)后,我們覺得現(xiàn)在想要一個孩子,是因為我們真的想要,我們準備好了,而非被”應該做“的道德標準綁架。
你看,想要小孩或者決定不要小孩,就是一個水到渠成的決定,在某一個瞬間你能想明白很多事。
在去結扎過程中,我觀察了很多想去結扎的”病友“,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不少都是出于婚姻,父母,孩子等家庭問題。
我想對他們說的也是這件事,就是”想清楚“。我最近咨詢復通也是想清楚了,所以哪怕過程繁瑣,成功率并非不能百分之百,我也沒有覺得麻煩。
因為這些都是我曾經做下的決定,既然它們讓我在某個時刻卸下了負擔,并為此感到開心,那就沒什么好后悔的。

對于我這樣的“鐵丁”來說,結扎只是必然會經歷的事件。
之所以我從很小的時候就決定要當丁克,主要是和我的家庭有關。我從小家境不好,父母在我十歲的時候離婚了,之后分別再婚,又生了三個女孩。
在我看來,父母對我們兄妹四人是很不負責任的:家庭條件都那么差了,為什么還要生呢?而他們的回答,大概都是些“養(yǎng)兒防老”之類的話。
對此我難以認同,我的想法是,身體還好的時候不需要別人照顧,身體不好的時候別人照顧著也不幸福,如果真的時日無多了,自行了斷最好。
之后我上了大學,成為了一名醫(yī)學生。抱著“沒有用的東西就直接解決掉”的信念,我一直惦記著去做結扎,把對自己現(xiàn)在和未來都毫無用處的東西徹底解決掉。
雖然很堅定,但真正付諸行動前我還是很緊張的,最終醫(yī)學生的身份幫助了我。
在花兩三個月查閱相關文獻后,我對手術的原理,解剖結構及其后遺癥都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我看來,男性結扎手術部位淺,創(chuàng)口小,當天手術完就可以回家,比女性結扎容易安全得多。那些傳統(tǒng)上對男性結扎的偏見和忌諱,要么是缺少醫(yī)學常識,要么就是純粹的自私。
現(xiàn)在想來,當時仍然未婚未育的我,能下這樣的決心真的很勇敢。
本地公立醫(yī)院幾乎都不幫未婚未育的人做結扎手術,于是我只好找了一家不那么在意個人情況的外省私立醫(yī)院。那時候是學生,沒有固定收入,最后手術費還是用花唄付的。
手術全程都是我獨自面對的,之前我也曾和一些男性朋友聊起過結扎手術,他們都認為我瘋了,想來要獲得他們的協(xié)助支持也很難。
還好整個過程很順利,正如我事先研究過的那樣,手術時間并不長,歸根結底還是個小手術,術后也沒有什么不適的情況。
完成手術后,我才例行公事般通知了父母,感到莫名的暢快,畢竟之前跟他們討論的時候,他們都完全不當一回事。不過說實話,我也不在乎他們的反應,我一直覺得如何處置自己的身體是不需要他們同意的。
至今距離手術完成已經快兩年了,并沒有傳說中的后遺癥出現(xiàn)。在術后一年的時候,手術部位曾有過輕微脹痛,大約是附睪淤積,這在我的預料之中,一周后癥狀就很快消失了。我仍然會定期檢查精子活力,還好至今它們仍然乖乖地顯示為零。
在這段時間里,我畢了業(yè),成為了一名法醫(yī),準備掙很多的錢,直到夠我丁克一輩子,老了也不需要子女養(yǎng)活。
我沒變,我的觀念也沒有改變,也從未為結扎而后悔過。直到無限久遠的未來,“為自己而活”仍然都將是我的座右銘。
* 文中內容僅代表采訪對象觀點,對結扎手術感興趣的讀者,還請多做了解,謹慎決定
素材整理:egnaroo & 宋尼扣
采訪:PP & egnaroo
原標題:《嚴肅研究:當一個男人決定結扎,他在想什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