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紅色雙星:追憶田方、于藍”放映活動將于6月舉行
今年6月,中國電影資料館將特別推出“紅色雙星:追憶田方、于藍”專題放映活動,向這對畢生為黨和國家電影事業辛勤工作、無私奉獻的銀幕伉儷緬懷、致敬。
2021年恰逢田方誕辰110周年、于藍誕辰百年。田方和于藍,一同懷著熾熱的革命理想和藝術情懷,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結緣,在解放戰爭的硝煙中并肩奮斗,又在新中國電影園地攜手耕耘,共同為中國電影做出了卓越貢獻。
田方曾參加籌建東北電影制片廠和北京電影制片廠,相繼在文化部電影局、北京電影制片廠等擔任領導職務,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還在《革命家庭》《風從東方來》《英雄兒女》等影片中擔任重要角色,以正直的領導作風、樸素的人格魅力和突出的藝術成就備受尊重與愛戴。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田方和于藍在延安魯藝大禮堂的后山合影
于藍是著名表演藝術家,主演了《翠崗紅旗》《龍須溝》《林家鋪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影片,成功塑造了“江姐”等浩然正氣、令人難忘的經典藝術形象,伴隨和激勵了一代代觀眾的成長。1961年,經周恩來總理提議,于藍入選“新中國人民演員”,躋身“二十二大電影明星”之列。
于藍也是優秀的電影事業家,改革開放后,她倡導創建了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并出任廠長。退出領導崗位后,仍然關心和支持中國電影,尤其是兒童電影的發展,為新一代的電影工作者樹立了榜樣。
中國電影資料館此次專題將放映10部作品,簡介如下:
吳永剛導演,田方、王人美、金焰主演的《壯志凌云》(1936),這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作品由當時“十二大明星通力合作”,是彼時新華影業公司的史詩巨制。

《壯志凌云》海報
于藍主演的第一部電影作品《白衣戰士》(1949),由馮白魯執導,于藍生動刻畫了野戰軍醫療救護隊隊長莊毅這一堅韌璀璨的醫務工作者形象,影片曾獲全國婦聯頒發的“救死扶傷”獎旗。

《白衣戰士》劇照
張駿祥導演的《翠崗紅旗》(1951),又一部紅色經典,影片質樸真誠地呈現了動蕩年代下一個紅軍家庭的悲歡離合,于藍飾演女主角向五兒,她的表演流暢自然,令人感動。毛澤東主席曾三次觀看這部影片。

《翠崗紅旗》海報
根據老舍話劇改編的影史經典《龍須溝》(1952),冼群導演。影片展現了解放前后翻天覆地的變化,于是之演活了程瘋子,于藍則為程娘子賦予了靈魂。

《龍須溝》海報
1959年,于藍在水華導演的不朽名作《林家鋪子》(4K,1959)中飾演張寡婦。影片用凝煉的筆觸與詩意的風格簡潔地勾勒了“一·二八”事變前后時局動蕩、經濟蕭條的江南小鎮生活圖景,承載著那一代電影人對于1930年代的中國的集體記憶。這部中國十七年時期最優秀的作品之一,由資料館修復團隊在2019年完成了4K修復,大銀幕觀看殊為難得。

《林家鋪子》海報
《革命家庭》(1960)同樣由水華導演,夏衍編劇,于藍、孫道臨主演。在影片中,于藍塑造了英雄母親周蓮這個角色,獲得了周總理的點名稱贊:“她演了一個好媽媽!”值得一提的是,在《革命家庭》中,田方出演了一個配角,這也是于藍與田方合作的唯一一部電影作品。

《革命家庭》海報
從延安到北京,田方歷任北京電影制片廠廠長、文化部電影局秘書長、北京電影演員劇團團長等職位,主要承擔繁重的領導工作,因而新中國成立后,田方主演作品不多,紅色經典《英雄兒女》(修復版,1964)正是其中一部,王主任這個角色與生活中的田方恰有共通之處——端正剛直、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英雄兒女》海報
在影片《烈火中永生》(1965)里,于藍飾演“江姐”,這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深入人心的形象之一,永遠的江姐,永遠的精神感召!

《烈火中永生》劇照
而在表演之外,于藍也是中國電影的一位幕后英雄。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于藍就曾擔任藝術性紀錄片《煙花女兒翻身記》(1950)的副導演,影片由那些曾經遭受過舊社會戕害的煙花女兒們主演,敘述并見證了在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取締娼妓業以及改造妓女這一社會歷史事件。

《煙花女兒翻身記》海報
1981年6月1日,北京兒童電影制片廠(后更名為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成立,60歲的于藍出任首任廠長及藝術指導。在任期間,于藍給予了第五代導演極好的鍛煉機會。本次專題放映中,《紅象》(1982)即是兒影廠成立不久之后拍攝的作品,謝小晶、張建亞及田壯壯聯合執導,曾念平、張藝謀、侯詠、呂樂參與攝影,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部影片可以看作是第五代導演的“畢業作品”。

《紅象》海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