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有人報出9億的系統輸入最大額,杭州對車牌競價報價“限高”

從這個月起,杭州的車牌競價報價將“限高”。該市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信息系統10日發布的《12月杭州市小客車增量指標競價公告》顯示,競價報價上限為上一期平均成交價的2倍。“主要是為了杜絕誤操作和惡意報價。”11日,市交通局調控處副處長金琳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
11月,當地個人、單位競價平均成交價分別為44175元、43402元,按此規定計算,本月的報價上限分別為88350元、86804元。
3月26日起,杭州在全市范圍實施小客車增量配額指標管理,成為繼上海、北京、貴陽、廣州、天津后第6個“限牌”城市。個人、單位如需購車,必須通過搖號或競價提前獲得相應的增量指標。增量指標1年8萬個,以搖號方式配置6.4萬個、競價配置1.6萬個,按月分配。單位增量指標占配置額度的12%,個人占88%。每個競價指標設1萬元底價、不設最高限價。5月底,限牌后首次搖號、競價舉行。
據金琳介紹,此前的多次競價中出現過惡意競價。10月,還有人報出競價系統所能輸入的最大金額:999999999元。監測到這一異常報價后,工作人員立刻與競價者聯系,經協商,對方修改了報價。但這一事例中凸顯了競價系統的1個漏洞,即只能監測異常報價、不能干預。為此,當時拿出2個解決方案:設置人工干預,直接刪除異常報價,但此舉有人為控制報價之嫌,易產生舞弊,“后來采取了設定最高報價的辦法,2倍是根據前面幾個月的報價分布區間得出來的。”
在“限牌”前,杭州相關部門曾對廣州、天津等地的競價系統做過調研,但由于兩地沒有出現過極端報價,再加上對杭州的市場承受能力還不清楚,當時沒有設定報價上限。“經過半年運行,也由于出現了10月的意外情況,才決心設上限。”金琳說。
澎湃新聞了解到,目前6個“限牌”城市中,實行車牌競價的有杭州、上海、廣州和天津,對報價設上限,杭州還是第一個,此前只有上海有“警示價”制度。
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杭州設置報價上限,也是引導競價價格趨于正常。5月底首次競價前,當地官方預測以1.5萬~2.5萬獲得1個指標的可能性較大。但實際情況是,競價部分的個人平均成交價5月為1.96萬元,隨后的3個月分別為1.53萬、1.77萬、2.45萬,到9月猛漲1萬多元,達到3.68萬,10月再漲1萬多元,達4.78萬。11月,個人競價平均成交價降至44175元——但當月通過資格審核的個人有效編碼數為1577個,而個人成交編碼數只有520個,即通過資格審核的個人放棄出價的比例達到67%,預示著競價者已看淡價格再漲的可能,或者對競價的承受力已到心理極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