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牛市百家壇|明達資產:暴跌不會改變的東西

12月9日,股市在巨幅震蕩中大跌,滬指當日下跌5.4%,震幅更是達到了8%。這是自11月中旬以來,股市大幅上漲之后的首個顯著調整。
暴跌不會讓人變得更加冷靜或者理性。幾乎所有市場的參與者,都難以克服人性中固有的弱點。情緒跟隨著價格,很多時候,如果價格上升,人們會感覺它會繼續上升,如果價格下降,則認為它還會繼續下降。即使是一個很小的價格波動,也會讓一個人懷疑其經過了深思熟慮的觀點——更何況是12月9日這樣的大幅度下跌。
移動互聯時代加劇了這樣的情緒波動。以微信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傳播時間是以秒計。消息擴散的速度,是極其迅捷且全天候的。以微信群、朋友圈為代表的傳播方式,又能夠很直觀的獲得其他人的反饋,這些反饋將直接導致從眾行為。
由此,在這個時間點,回顧一下明達資產曾經深思熟慮的觀點,看看暴跌不會改變的事情。
一,居民財富重新配置的趨勢不會變
近幾年個人資產配置中的房地產投資需求不斷萎縮。未來將有更多的資金流向隱含收益率高的投資品種,我們預計未來國內資產對股市的投資也將被更大程度地激活。
二,資本開放增加投資需求的基本邏輯不會變
人民幣走向國際化,需要給大量在海外的人民幣提供投資工具。人民幣越國際化,對人民幣資產的需求就越強烈,就越需要加大資本開放。資本開放將吸引境外的長期絕對收益的投資者,大量加入中國資本市場,兩到三年可能會有兩到三萬億人民幣的海外投資進入,它會在很大程度改善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并且有效提升具有穩定的絕對收益的藍籌公司的估值水平。
三,無風險利率下降的趨勢不會變
利率下降是未來中期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之一,諸個政策信號表明:政府對利率下降的速度并不盡滿意,而要以更加開放的改革措施來倒逼,使得利率更快速下降,從而支撐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良性互動發展。
四,藍籌股變得稀缺的趨勢不會變
現在,可預見的外資流進的藍籌股投資需求在2-3萬億元;國內的保險基金需求巨大;從房地產投資這些分流的投資需求,預計在10-20萬億元。這些需求總量加起來,未來藍籌股會變得稀缺。
(作者為明達資產副總經理,原人民網財經研究院副院長、原經濟觀察報社編委)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