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黃興誕辰140周年︱黃儀莊:再憶祖父黃公克強先生

黃儀莊
2014-12-17 20:05
來源:澎湃新聞
? 私家歷史 >
字號

黃興塑像

        我的祖父黃興(1874-1916)字克強,長沙人,華興會創始人、同盟會領導人之一。從1907年起,參與并指揮了反清革命11次武裝斗爭中的多數戰斗,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廣州黃花崗起義和湖北陽夏保衛戰。他歷任戰時革命軍總司令、陸軍總長兼參謀長、南京留守、討袁總司令等職。1916年10月31日病逝于上海,國葬于長沙岳麓山,終年42歲。他的大半生經歷了辛亥革命的醞釀、發生、高潮與南京臨時政府創建的全過程。他與孫中山先生一道,成為辛亥革命與民國創建的主要領導者。

        祖母徐宗漢(1876-1944),學名佩萱,廣東香山人。1907年加入同盟會,1910年參加廣州新軍起義,擔任聯絡工作,密設革命機關。廣州黃花崗起義時,曾秘制炸彈運輸軍械至廣州。激戰中,因祖父右手被擊斷兩指,由徐宗漢護侍,化裝乘船赴港求醫。途中遇清兵盤查,徐宗漢身著長袍,內藏手槍侍立于其身旁,寸步不離。祖父在香港雅麗醫院手術時,她遵例聽從辛亥女杰張竹君之勸,以克強先生妻子身份簽字,黃徐姻緣輒由此而來。祖母在五四運動時發起和領導上海女界聯合會,晚年致力于撫育遺孤和抗日救國活動,68歲時病逝重慶。人稱“香山女俠”。

        祖父生前逝后,受到許多人的尊重與稱頌,也有少數批評與攻擊。在難以數計的文章中,我認為可謂“蓋棺論定”的有兩件:

        一是章太炎先生為克強先生寫的挽聯:“無公則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二是民國著名學者左舜生在1968年所著《黃興評傳》中寫到章太炎在《民報》第八期發表的《曰革命黨人之道德》,列舉革命黨人必須具備的道德但凡四點:一曰知恥,二曰重厚,三曰耿介,四曰必信。“我默察六十年來的革命人物,能做到一兩點已屬難能,對這四點能一一躬行、實踐且至死不懈的,就我所知,殆無出克強先生之右者”。這是對祖父為人最全面而貼切的概括,我試舉例一一說明。

        【知恥】

        祖父曾自述;“我革命的動機,是在少時讀太平天國雜史而起,又眼見韃虜政治腐敗、國內民不聊生,外人則不以人類視我。因此,我決心奮起革命。”他從年輕時就領受到國家與民族蒙受的奇恥大辱,因而投筆從戎,參加革命。除了知國恥外,他一生參加反清武裝斗爭近十次,每次均“以死報國,義勇蓋天下”表現出最高的軍人本色。但打了敗仗,他從不諱言飾過。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時,祖父在香港欲動身北上,行前和譚人鳳先生詩一首,氣概豪邁,態度謙恭:“懷錐不遇粵途窮,露布飛傳蜀道通。吳楚英豪戈指日,江湖俠氣劍如虹。能爭漢上為先著,此復神州第一功。愧我年年頻敗北,馬前趨拜敢稱雄。”對武昌起義的喜悅和贊嘆,勇于知恥的真情流露,人盡可知矣!

        【重厚】

        祖父的品徳,在重厚方面尤為突出。他做人持重敦厚,一生重視行為,淡泊名利,堅持“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的理念,尊重孫中山先生,自己甘居于輔佐位置。

        1907年,章太炎、陶成章以日本捐助費用不清為由,發起罷免孫中山職務,要求改選祖父為總理,祖父從香港復函表示:“革命為黨眾生死問題,而非個人名位問題,孫總理德高望重,諸君如求革命得有成功,乞未誤會而傾心擁護,且免陷興于不義。”另自武昌起義后,祖父屢辭大元帥、南京留守、內閣總理等職,拒受袁世凱頒贈的上將和勛位獎章等,不勝枚舉。

        1912年9月兩次復函袁世凱請辭陸軍上將曰:“患難舊侶,多遭慘斃,獨膺上賞,只增凄痛。”10月21日袁世凱電告授勛一位,他復電拒受,直言:“民國肇造,烈士堪悲,國慶紀念,彌增感痛,興歷年奔走,幸保余生,分所應為,何勛可記?” 書至此處,我心甚痛,蒼天有知,其負何堪?

        長期追隨黃興左右,情同家人的李書誠先生曾感慨地說過:“克強是個最平實的人,做事有功不居,光明磊落,作戰身先士卒,愛護袍澤。做人推誠務實,容忍謙恭,受謗不怨尤,不道人之短,不說己之長。”

        【耿介】

        祖父的耿介之性情,我認為是反映在他堅持原則的立場上。如他與中山先生相處是君子之道,和而不同。他們是革命同志,但亦有意見分歧。祖父經常維護中山先生的威信,尊重他的決定。但在中山先生創意組建“中華革命黨”,并在章程和入黨誓約中要求“首以服從命令為唯一條件,凡入黨者必問甘愿服從文一人,毫無疑問而后可”,還規定于誓約署名下須按指模,以昭信守,部分同志很難接受,祖父亦認為條件不平等而不同意,謝絕參加。但其后,祖父去國赴美,仍在各處宣傳討袁,協助籌款,維護孫中山的威望。

        民國元年四月十三日,上海舉行追悼宋教仁大會,當時南北局勢已陷破裂狀態,對于追究宋案主兇之事各界噤若寒蟬。旋知袁世凱在北京也開會追祭宋教仁,祖父憤極,立即撰一挽聯:

        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又殺宋教仁。

        你說是應桂韾,他說是洪述祖,我說確是袁世凱。

        其耿直與無畏,流露無疑。

        【必信】

        1911年的廣州黃花崗起義事前的策劃十分周詳,而且籌集的款項為歷次之最(共有十七萬馀,其中海外華僑募捐近十萬)。原定起義軍分四路發難,但因各種原因,29日事發當日,陳炯明、姚雨平、胡毅生三隊臨時未動,以致袓父一隊成孤軍奮戰。當時他在痛心異常情況下,決定由他一死拼博,以不辜負海外僑胞,維護黨人信譽。這是一種重然諾,置死地而全大信之精神。

        另一例為:因中山先生未能說服祖父參加“中華革命黨”,他即提出要祖父兩年不問政的請求,“靜養兩年,俾弟一試吾法”。祖父答應對中山先生事業“絕無妨礙”。在他去美國的兩年中,果然沒有接受其他黨員另組黨派的建議,始終信守承諾。

        祖父的嚴于律己還體現在他對后代的諄諄教誨上,他留給我們的祖訓是“篤實”,“無我”。這四個字是我們要謹記并力行的。

        祖父雖與戎馬為伴,馳騁疆場大半生,但他對詩詞書法也很喜愛。在他的墨寶遺跡中,我最喜歡他在1913年10月25日生日當天返湘在船上所作的這首七律:

        卅九年知四十非,大風歌好不如歸。驚人事業隨流水,愛我園林想落暉。

        入夜魚龍都寂寂,故山猿鶴正依依。蒼茫獨立無端感,時有清風振我衣。

        當時我若在他身旁,一定會拉著他的衣袖說;“爺爺,我們回家吧!”

        

        (黃儀莊,北加州湖南聯誼會顧問,黃興之孫女)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门区| 永靖县| 图片| 全椒县| 浦城县| 康乐县| 长宁县| 霞浦县| 康定县| 奈曼旗| 饶平县| 偏关县| 奉新县| 临武县| 囊谦县| 乌拉特前旗| 竹溪县| 青海省| 兴文县| 龙门县| 房产| 大连市| 涿州市| 正蓝旗| 达拉特旗| 金平| 南郑县| 屏山县| 林周县| 安岳县| 稻城县| 临海市| 前郭尔| 聂荣县| 湘潭市| 瓦房店市| 淮南市| 承德县| 甘孜县| 宁安市|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