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百年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小紅船孕育了什么大精神?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繼全國兩會關鍵詞、新中國成立70周年關鍵詞、“四史”關鍵詞等專欄后,澎湃新聞繼續與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政治學會聯合開啟“百年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關鍵詞。
今天的關鍵詞是:紅船精神。
100年前,中華民族內憂外患,如毛澤東所說,“國家壞到了極處,人類苦到了極處,社會黑暗到了極處”。為了救亡圖存,先進的中國人進行了一次又一次不屈不撓的探索。1921年7月23日,毛澤東、李達、董必武等13位年輕人來到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今興業路76號)的一座石庫門房子里,舉行秘密會議。他們的平均年齡是28 歲,懷揣著“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夢想,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因遭法國巡捕搜查,會議最后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舉行,這條“紅船”因而永遠載入了中國革命史冊,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啟了革命航程。
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首次概括了“紅船精神”的內涵: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核心,是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中國共產黨從建立伊始,就有著強烈的首創精神。在共產黨建黨和革命實踐中,李大釗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先進知識分子逐步認識到,要用馬克思主義改造中國,走十月革命的道路。1920年8月,陳獨秀、李漢俊、俞秀松、施存統等人在上海法租界老漁陽里2號《新青年》編輯部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早期黨組織,制訂了黨的第一份政治宣言《中國共產黨宣言》,出版了黨的第一本理論刊物《共產黨》月刊,創辦了黨的第一所干部培訓學校外國語學社,組建了黨領導的第一個工會組織機器工會,并指導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青年組織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實際上起著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作用,它通過寫信聯系、派人指導或具體組織等方式,積極幫助推動北京、山東、湖北、湖南、廣東等地的建黨工作,為組建一個全國性的無產階級政黨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和組織基礎。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不是照搬蘇聯革命道路,而是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開辟了“武裝斗爭、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這無數個開創性的實踐,無不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是中國共產黨的顯著特征。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發生,世界處于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時代變化明確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我們必須繼承和發展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并且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形成符合中國實際的革命目標。在共產黨百年歷史長河中,無數共產黨人不惜流血犧牲,為的就是這個理想和目標。參加中共一大的13 位代表,經過中國革命的大浪淘沙,后來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形成迥然不同的人生歸宿。為什么有些人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能做到矢志不渝,死而后已?而有些人卻在面對復雜局勢時,經不起考驗,信念動搖,甚至叛黨投敵,淪為漢奸?答案只有一個:共產黨員理想信仰的堅定程度,決定了其人生的基本走向。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支柱,是黨和人民事業勝利之本。
革命理想高于天。眾多事實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一個政黨的衰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公開宣布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立黨為公、忠誠為民是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所在。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的58名早期黨員中,很多人出身于殷實家庭,有些還是名門望族。他們投身革命,并非為了改變個人的境遇,而是出于改變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為的是讓貧苦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據統計,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可以查到姓名的犧牲的革命者是370多萬”,無名烈士更是難以計數。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無數革命先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共產黨人在革命實踐中鍛造出的崇高品質,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事業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偉大勝利的力量源泉。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共產黨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懲治一切消極腐敗現象,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永遠保持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本色,永遠走在時代前列,永遠做中國人民的主心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2017年,十九大剛剛閉幕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會址,赴浙江嘉興瞻仰南湖紅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政。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重溫入黨誓詞、感受“紅船精神”,在歷史中汲取力量,為的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這要求在新時代新環境下,更好將紅船精神傳承好發揚好,用偉大精神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教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