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復旦投毒案|421寢室:第三個室友的一條短信撥開迷霧

2013年4月1日,復旦大學醫學院研究生黃洋在寢室喝下含有劇毒物二甲基亞硝胺的飲用水,16天后死亡。雖然林森浩一直在法庭上解釋,只是想開一個愚人節玩笑,如今,他是否會被維持一審的死刑判決將有定論。
促使林森浩盡早被警方發現的,是他的另一名室友葛平(化名)。在黃洋中毒后,他用短信提示黃洋師兄,黃洋可能飲用了二甲基亞硝胺。
林森浩、黃洋、葛平,案發時均為復旦大學醫學院的在讀研究生,同住于復旦大學楓林校區西區20號樓421室。
初識
2010年,葛平搬進421室時,與林森浩的關系比較融洽,甚至能把清華大學朱令鉈中毒案作為兩人之間調笑的事例。葛平曾一臉嚴肅卻完全帶著開玩笑的口吻對林森浩說:“你可別(學著)害我啊。” 林森浩對于這個笑話有何反應?葛平完全記不清。
2011年8月,黃洋作為421室的新成員出現在葛平與林森浩的面前。在葛平的回憶里,黃洋進入421室后,三人間的關系無限趨向于“能聊天”。
黃洋是獨子,出生于四川省自貢市榮縣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2000年左右,父母雙雙下崗。其后,黃洋父親黃國強在兒子的母校榮縣中學當寢室管理員,黃洋母親楊國華退休在家,家庭月收入僅2000元左右。
而林森浩的家境相對較好。不過,他本人并非從一開始就熱愛醫學,學醫完全是出于父親林尊耀的希望。
同學們對黃洋的評價大多是“待人友善,比較大方”,對林森浩的印象則是“勤儉,內向,顧家”。但有同學說,黃洋并不認可林森浩的“勤儉”,時常出言相譏。
2013年2月,三人對寢室飲用水如何購買的決定或許是整個寢室關系愈加平淡的開始。林森浩認為自己在寢室中喝水的次數不多,決定不再參與輪流購水,黃洋和葛平合買飲用水。不過葛平稱,“林森浩也偷著喝水。”
關系
葛平對于林森浩的記憶更多一些,“我組織朋友出去玩,有時也會叫林森浩,不過后來的次數就很少。”
黃洋似乎是寢室里相對更具“宅”屬性的人。葛平說,黃洋喜歡看電視劇,隨身的存儲設備里有許多劇集,“以前邀他出去玩桌游,他玩得也不太好,后來就很少一起玩。”
對面的413寢室里,醫學院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研究生趙明(化名)與林森浩關系極好,與黃洋也相處融洽。趙明回憶:“有一次黃洋笑著問我是否畢業旅行一起到東南亞去,然后他又笑嘻嘻地對林森浩說‘你肯定不去的吧?’林森浩低著頭輕輕回答,‘我肯定不去的’后,我覺得林不太高興。”
動機
林森浩稱,2013年3月31日,他聽聞黃洋打算于愚人節前夕整人,自己就準備“先發制人”。
在一審法庭上,林森浩對自己的投毒事實供認不諱,但他辯解這一切本是“愚人節的玩笑”。
但一審公訴人和黃洋的家屬并不這樣認為,因為在黃洋從喝水到死亡的16天里,林森浩始終沒有說出劇毒物和投毒事實。他們認為,如果一開始只是玩笑,后來黃洋病勢沉重就應當盡力彌補,但林森浩沒有,這正說明他殺意已決。
林森浩則以“懦弱害怕”回應了這一質疑。他說,他怕,他一直希望黃洋的一切病癥都只是一個病程,過兩天就會好了。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一審判決林森浩死刑。林森浩接受了這一判決,但其父林尊耀當天即聘請律師上訴,并寫了一封信請律師代交林森浩,勸其以全家為念提起上訴。最終,林森浩在委托授權書上簽字決定聘請律師提起上訴。
據媒體報道,12月4日,林森浩的代理律師斯偉江和唐志堅再次會見林森浩。唐志堅稱,林森浩的身體精神狀態比較正常。在看守所的一年多里,他養成了看書的習慣,最近看的一本書是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
終局
一審宣判后,葛平在接受采訪時展現出一種如釋重負的神情。當時已經從事醫療器械銷售的他感慨道,“如果(2013年)4月1日上午我先于黃洋回到寢室,可能喝水的就是我。”
投毒案發生后,警方曾一度迷茫,是葛平給黃洋師兄發去短信,提示周圍有人使用能導致肝損傷的藥物,才讓警方盡早撥開迷霧。
葛平說不知怎么就想到要發短信,好像突然想起林森浩說過類似實驗。
如果沒有投毒案的發生,葛平認為與過去的同學可能還會有聯系,“現在出這個事情,聯系就很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