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印度如何能在病毒中生存下來
《紐約時間》原創文章,轉載須征求許可,規范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編輯、譯:SUN
來源:紐約時報
【編者按】印度的疫情何時可以控制住?如何才能結束?疫苗能解決問題嗎?印度索尼帕特阿育王大學特里維迪生物科學學院( Trivedi School of Biosciences at AshokaUniversity )的院長、病毒學家沙希德·賈梅爾(Shahid Jameel )于《紐約時報》發表評論,稱“僅靠疫苗是無法拯救這個國家的”,也“不能近靠數據來做決策”。那么該如何做?他在文中給出了答案。


印度如何能在病毒中生存下來
文:沙希德·賈梅爾
截至本周一,印度有超過2675萬報告的Covid-19病例,超過30萬人死亡。真正的數字可能要高得多。
作為一名病毒學家,我在過去一年里密切關注新冠疫情和疫苗開發。我也是印度SARS-CoV2基因組學聯盟科學顧問組的主席,該聯盟由印度政府于今年1月成立,是一個由國家實驗室組成的團體,利用基因測序來跟蹤病毒變體的出現和疫情。我的觀察是,更多的傳染性變體一直在擴散,為了減輕未來的浪潮,印度的疫苗接種量需要遠遠超過現在每天200萬的劑量。
在印度,病毒在新年前后發生了變異,變得更具感染性、更具傳播性,并能更好地躲避原有的免疫力。現在的測序數據告訴我們,助長第二波疫情的兩個變種是B.1.617,12月首次在印度發現,通過大規模事件傳播;以及B.1.1.7,首次在英國發現,1月開始隨著國際旅行者到達印度。B.1.617變體現在已經成為印度最普遍的變體。
5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指定B.1.617為令人擔憂的變體。在倉鼠(人類感染和疾病的合理模型)中進行測試時,與母體B.1病毒相比,B.1.617產生的病毒量更高,肺部病變更多。全球數據顯示,B.1.617變體正在向三個亞系分化。在5月10日發布的一份初步報告中,英國和印度科學家在德里一家醫院的疫苗突破性感染中發現了B.1.617.2變體。
5月10日,美國研究人員報告說,B.1.617.1變體被來自康復的Covid-19患者和接種輝瑞和Moderna疫苗的患者的血清中和了,但效率降低了。印度研究人員在4月23日的一份初步報告中報告了類似的發現。
隨著這些變種在仍未接種疫苗的印度人口中流傳,那里的公共衛生官員正試圖確定第二波可能何時達到頂峰,波幅將達到多少,何時終止。
估算結果差異很大。印度政府傾向采用超級模型小組的估計,他們曾預測在5月的第一周,每天的病例達到約38萬例的高峰。由印度科學家自愿組成的COVID-19研究小組的模擬模型預測,每日病例將在5月中旬的某個時候達到峰值,但它預測的峰值要高得多,大約每日50萬至60萬例。密歇根大學的COV-IND-19研究小組預測在5月中旬達到高峰,每天約有80萬至100萬例。
所有模型都預測印度的第二波疫情將持續到7月或8月,結束時約有3500萬例確診病例,估計可能有5億人感染。這將使印度仍有成百上千萬的易感人群。第三波的時間和規模將取決于接種疫苗的人的比例,是否出現了新的變種,以及印度是否能避免額外的超級傳播事件,如大型婚禮和宗教節日。令我擔心的是,我們甚至可能無法準確地測量峰值病例數字。數據顯示,檢測的增長速度遠遠低于病例的增長速度。在這種情況下,數字將達到一個高點——不是因為病例數停止上升,而是因為檢測能力將被耗盡。全國平均檢測陽性率超過22%,但有幾個邦的檢測陽性率甚至更高,令人震驚——包括果阿的46.3%和舉辦大壺節(Kumbh)的北阿坎德邦的36.5%。"到5月中旬,印度將出現每天約50萬例的人為的高峰,"衛生經濟學家瑞歐·約翰(Rijo M. John)爭論說。
疫苗仍然是最有效的公共衛生工具之一,事實證明,快速接種疫苗可以大大減少新冠病毒的傳播。印度在1月中旬開始了疫苗接種活動,并制定了一個合理的計劃,分階段為3億人接種疫苗——醫護人員、一線工人,然后是60歲以上或45歲以上患有合并癥的人。而作為全球領先的疫苗供應商(印度供應了全球約40%的疫苗)的兩家印度公司,即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和巴拉特生物技術(Bharat Biotech)公司,完全有能力執行。
但到3月中旬,只有1500萬劑疫苗被交付,僅覆蓋了印度人口的1%。印度領導層曾表示印度已經戰勝了病毒,而來自歐洲的消息稱致命的血栓與阿斯利康疫苗有關,這使得疫苗接種活動受到阻礙,而阿斯利康疫苗仍然是印度疫苗接種的支柱。
當第二波到來時,只有3300萬人,約占人口的2.4%,接種了一劑疫苗,700萬人接受了兩劑疫苗。5月1日,印度為18歲以上的所有人開放了疫苗接種,但許多州都報告說出現了疫苗短缺,接種的速度也放慢了下來。當地供應預計將在7月前才能穩定下來,但其低滲透率無法扭轉印度目前的感染和死亡浪潮。
Covid-19疫苗可以緩解疾病,但它們可能無法預防感染,尤其是在傳播率像現在這樣高的情況下。盡管缺乏良好的數據,但具有逃避潛力的變異病毒也可能在疫苗接種者的"突破"感染中發揮作用。
當務之急是通過加強檢測和隔離檢測結果呈陽性的人來減少傳播。印度的幾個邦正處于封鎖狀態。這將"拉平曲線",使衛生保健設施和用品能夠重新組合起來。迅速加強衛生保健基礎設施也能拯救生命。印度應該通過建立臨時設施增加可用的醫院床位,動員退休的醫生和護士,并加強關鍵藥品和氧氣的供應鏈。
同時,印度不能允許接種疫苗的步伐放緩。它現在必須進行大規模的疫苗接種,目標是每天提供750萬至1000萬劑疫苗。這將需要加強疫苗供應,并將交付點增加一倍。現在只有大約5萬個地點可以讓印度人接種疫苗;我們需要更多。由于這些交付點中只有3%是在私營部門,這就是可以增加能力的地方。
所有這些措施都得到了我的印度科學家同行的廣泛支持。但是他們正面臨著以證據為基礎的決策的頑固阻力。4月30日,800多名印度科學家向總理發出呼吁,要求獲得能夠幫助他們進一步研究、預測和遏制這種病毒的數據。
基于數據的決策是另一個犧牲品,因為印度的大流行病已經失去了控制。我們正在承受的人力損耗將留下一個永久的疤痕。
原文鏈接: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3/opinion/india-coronavirus-vaccination.html?action=click&module=RelatedLinks&pgtype=Article
原標題:《如何拯救印度 | 紐約時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