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歷任國民黨主席中,誰最戀棧?

中國國民黨歷任最高領導人
1、孫中山:1919年10月10日-1925年3月12日
2、張靜江:1926年5月19日-1926年7月6日
3、蔣介石:1926年7月6日-1927年3月11日
4、1927年-1935年間,中國國民黨采取集體領導制,不設最高領導人職位。
5、胡漢民:1935年12月7日-1936年5月12日
6、蔣介石:1938年4月1日-1975年4月5日
7、蔣經國:1975年4月28日-1988年1月13日
8、李登輝:1988年1月13日-2000年3月24日
9、連戰:2000年3月24日-2005年8月19日
10、馬英九:2005年8月19日-2007年2月13日
11、吳伯雄:2007年4月11日-2009年10月17日
12、馬英九:2009年10月17日-2014年12月3日

最高領導人的稱謂有哪些變化?
國民黨早期設“總理”一人,1919年至1925年孫中山任總理至去世。孫中山去世后保留總理一職,以示紀念。孫中山之后的國民黨實行執行委員集體負責體制,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行使其權力,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
1938年3月29日-4月1日,中國國民黨在武漢召開了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在蔣介石的主導下,這次會議決定改變國民黨的領導體制,以“總裁”替代“總理”一職,自此蔣介石擔任總裁一直到其1975年去世。
蔣介石去世后,國民黨最高領導人才改稱主席。而“總理”與“總裁”兩個職位,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孫中山、蔣介石的“專屬職稱”。

在國民黨的歷史上,毫無懸念當屬蔣介石擔任最高領導人的時間最長。他從1926年7月6日到1927年3月11日擔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從1938年4月1日-1975年4月5日擔任總裁,加起來將近38年。其次是蔣經國的13年和李登輝的12年。

張靜江是在孫中山去世后的過渡選舉前1926年5月19日-1926年7月6日擔任國民黨首位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只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張靜江早年留學法國,曾于法國經商,在經濟上資助孫中山及同盟會。蔣介石加入中華革命黨時,張為監誓人。他被稱為“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1950年9月3日病死于巴黎。

吳伯雄生于1939年,他首次當選國民黨主席時是68歲。2007年2月13日,馬英九因為在任臺北市長期間的“特別費案”而辭去國民黨主席一職,吳伯雄先是擔任代理主席,隨后決定競選黨主席,期間由副主席江丙坤代行主席職權。2007年4月11日,吳伯雄正式當選國民黨主席,時年68歲。其次,蔣經國和李登輝都是65歲時才當選。
當選時年紀最小:蔣介石
蔣介石生于1887年,他在1926年7月6日當選國民黨主席時,只有39歲。

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孫中山無疑是在黨內最受推崇和尊敬的人物,因為無論是國民黨的早期組織興中會、同盟會以及由同盟會改組而成的國民黨,還是1914年重組的中國革命黨及由此而來的中國國民黨,他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因此,為了彰顯孫中山對國民黨的重要性,國民黨不僅生前選舉孫為中國國民黨總理,賦予他很大權力,而且在他去世后,國民黨中央仍在黨章中保留《總理》一章,以示紀念。

國民黨的歷史上第一位主動請求辭職的主席是李登輝。2000年3月,中華民國“總統”大選,國民黨輸掉政權,當時黨內出現一股要李登輝負責的聲浪。3月24日,李登輝決心辭去黨主席,結束了他在國民黨掌權長達12年的時代。

蔣介石首次擔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是在1926年7月6日,隨后因為他統軍北伐,便于7月17日補選張靜江為代理主席(1926年7月17日-1926年12月5日)。
1936年5月12日,胡漢民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的任內病逝,主席缺位時則由當時作為副主席的蔣介石代理。
1938年3月29日,在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蔣介石被選舉為總裁。
此外,蔣介石的政治生涯中有過三次下野,但都很快復出。第一次是在寧漢對峙期間,1927年8月13日下野,12月10日復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第二次是在1931年12月,1932年1月21日復出,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參謀長。第三次是在國共決戰期間,1949年1月21日下野,1950年3月1日重任“總統”兼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1952年10月在中國國民黨“七大”上連任總裁。

1936年5月12日,胡漢民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任內病逝。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國民黨總裁任內病逝。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在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任內病逝。

榮譽主席職位為榮譽職,不具有實權。連戰2005年卸任后成為首位榮譽主席,吳伯雄2009年卸任后成為榮譽主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